2023中國(南昌)數字經濟與新基建產業發展大會、2023中國(南昌)數字經濟與新基建產業博覽會定于2023年11月28日至30日在南昌綠地國際博覽中心隆重舉辦。
10月12日,本次大會新聞發布會在江西南昌舉行。南昌市人民政府黨組成員、副市長趙捷,江西省國有資產監督管理委員會黨委委員、副主任盧正大,中國國際貿易促進委員會江西省委員會黨組成員、副會長朱曉燕,江西省交通投資集團有限責任公司黨委委員、副總經理段衛黨出席發布會并答記者問。
組委會介紹了大會籌備工作進展情況。2023中國(南昌)數字經濟與新基建產業發展大會由南昌市人民政府、江西省國有資產監督管理委員會、中國國際貿易促進委員會江西省委員會共同主辦,以“數智賦能產業升級,科技引領創新發展”為主題。同期將舉辦2023中國(南昌)數字經濟與新基建產業博覽會,圍繞數字經濟領域創新成果、數字政府與政務、數字基礎設施與數實融合、數字金融、5G技術及5G基站建設、特高壓、城際高速鐵路和城市軌道交通、新能源汽車充電樁、大數據中心、人工智能、工業互聯網、央企和國企新基建規劃建設與數字化轉型成果等12個重點領域設置展覽展示,全面覆蓋數字經濟與新基建領域全產業鏈,搭建政、商、產、學、研高端對話與合作平臺,促進產業發展,為所有參展商和參會者提供商務洽談、項目展示、信息交流的平臺。
為深入貫徹落實國家“十四五”新型基礎設施建設規劃,推進以技術創新為驅動、信息網絡為基礎的新型基礎設施建設,打造經濟發展新引擎和新動能,展會將舉辦開幕式及會議論壇10余場,擬邀 5位“兩院”院士、20多位行業領軍人士、50多位專家學者和企業高管發表演講和對話交流。
在主辦單位和行業組織領導的關懷支持下,目前各項籌備工作進展順利。我們有信心為業界獻上一場盛會,為深入推進數字中國建設,搶抓新產業發展機遇,構建數字經濟與新基建產業發展江西高地做出貢獻。
在記者提問環節,趙捷副市長答記者問并指出南昌市作為2023中國(南昌)數字經濟與新基建產業發展大會的舉辦地,具有以下幾個方面的考量和優勢:一是信息底座穩。南昌市是全國首批“千兆城市”之一,信息基礎設施水平在全國處于領先水平。二是產業協同強。南昌市是全國重要的制造業基地,產業集群與數字經濟和新基建密切相關,具有良好的產業協同效應。三是區位優勢好。南昌市作為唯一同時與長三角、珠三角和海西經濟區相毗鄰的省會城市,共建“一帶一路”、長江經濟帶、中部地區高質量發展等國家戰略在南昌疊加集成,南昌的區位、產業、生態、資源、政策優勢將進一步凸顯。同時,省委十五屆四次全會明確提出實施“省會引領戰略”,為推動南昌高質量發展帶來了前所未有的重大機遇。四是城市魅力大。今年以來,南昌正逐步成為一座備受矚目的“網紅”城市,加上南昌原有的文化底蘊、城市魅力、政通人和的干事創業氛圍,能給本次大會吸引更多的關注。
盧正大副主任答記者問并指出,省國資委將積極發揮項目帶動作用,共同推動數字經濟與新基建產業的發展。同時以科技創新為動力,加快提升企業的核心競爭力;以產業合作為渠道,加快推動數字產業融合發展;以政策引導為支撐,加快營造產業發展良好環境;以重大項目為抓手,加快推進新型基礎設施建設等四個方面推動省出資監管企業在新型基礎設施建設中發揮主力軍作用。
朱曉燕副會長答記者問并指出,江西省貿促會作為2023中國(南昌)數字經濟與新基建產業發展大會的發起單位之一,將深入貫徹黨的二十大精神,全面貫徹新發展理念,圍繞江西省制造業重點產業鏈現代化建設“1269”行動計劃,充分發揮“橋梁”“紐帶”作用,加快新型基礎設施建設,推進江西省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具體計劃和措施為:發揮貿促優勢和資源,搭建貿易投資合作平臺。發揮橋梁紐帶作用,推動政策落實和項目實施。積極開展數字經濟與新基建領域的專題調研和課題研究。加強宣傳和推廣,提高江西省數字經濟與新基建的知名度和影響力。
段衛黨副總經理答記者問并指出,近年來,交投集團按照交通運輸部、省委省政府、省國資委、省交通廳安排部署,加快推進高速公路新型基礎設施建設,持續加大投入,取得了一些成效,也精心挑選了一些主要成果參展本次大會,將圍繞四大領域成果,集中亮相本次大會,一是科學精準的智慧交通解決方案;二是穩定可靠的智慧交通硬件裝備;三是實用高效的智慧交通軟件產品;四是行業領先的高速公路服務品牌。
下一步交投集團將按照上級單位關于數字經濟、數字交通的整體部署,立足新發展階段,貫徹新發展理念,構建新發展格局,以推動交通運輸高質量發展為主題,以助推建設交通強省為導向,堅持創新驅動、智慧發展,促進交通運輸提效能、擴功能、增動能,不斷增強人民群眾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將重點做好以下三個方面的工作:做優做強交通數字經濟;深入推進交通新基建;攜手共建產業生態圈。
南昌市人民政府、江西省國有資產監督管理委員會、中國國際貿易促進委員會江西省委員會誠摯邀請數字經濟與新基建產業鏈企業、兄弟城市、科研院校、行業協會共赴盛會,搶抓新機遇,共謀新發展,攜手構建數字經濟與新基建產業生態體系,為經濟高質量發展注入強大動能。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