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3日,江蘇無錫新吳區供電公司大客戶經理李曉東登錄“電力雙碳智慧大腦”管控系統,生成新吳區2月份碳排放綜合分析報告,并將報告呈送給政府相關部門。
2月14日,由無錫供電公司開發的“電力雙碳智慧大腦”管控系統在新吳區正式上線。無錫是長三角地區傳統的工業大市。在碳達峰碳中和背景下,無錫市加速推進低碳城市建設。2021年5月份起,無錫供電公司將電力大數據與服務碳達峰碳中和目標結合,探索從電力視角對區域碳排放情況開展監測分析,構建可靠的碳排放監測系統和“雙碳”指數,并形成專業的減排策略建議。
按月監測分析全市碳排放情況
在“電力雙碳智慧大腦”管控系統指揮大廳的智慧大屏上,柱形圖、折線圖、餅狀圖等多種圖示展現著區域碳排放等數據,直觀又清晰。“這個界面可以看到各街道的‘雙碳’指數。熱力圖的顏色越深,代表‘雙碳’指數越高,說明這個區域減碳工作做得好。2月份,新安街道的‘雙碳’指數最高。”李曉東點開“雙碳”指數熱力地圖,查看各街道的數據。
區域碳排放數據如何準確獲取,一直是困擾各方的難題。無錫供電公司基于數據中臺獲取了監測區域、企業的用電量數據,同時從政府部門獲取區域規模以上企業的化石能源消耗情況,根據聯合國政府間氣候變化專門委員會公布的碳排放系數進行換算,得出以月為單位的區域、企業碳排放量。該公司還采用加權評分法,研發了多層次、多維度、動態衡量碳排放情況的“雙碳”指數算法模型。“雙碳”指數通過研究典型指數構成和分析方法,識別影響碳排放變化趨勢的關鍵因子,并據此形成減排策略和建議。
“傳統的碳排放測算周期一般以年為單位,且人工統計費時費力。有了這個系統后,點點鼠標,后臺的智能算法就自動測算數據,又快又準,隨時都能看。”無錫供電公司科技互聯網部副主任沈超說。
截至目前,該系統已覆蓋無錫全市8個區縣,具備監測紡織業等七大重點工業行業和萬余家規模以上企業碳排放的能力。
支撐零碳科技產業園發展
無錫零碳科技產業園是江蘇省首個以零碳為主題的科技產業園,計劃圍繞減碳、零碳和負碳核心技術,鼓勵先進綠色技術試點應用,形成行業應用示范地和綠色技術策源地。目前,已有20家工業企業入駐無錫零碳科技產業園。
2021年11月中旬,“電力雙碳智慧大腦”管控系統進入試運行階段,并生成了第一份碳排放分析報告。這份報告顯示,無錫零碳科技產業園“雙碳”指數處于70分以下,仍處于高碳、快速發展階段。無錫供電公司向政府部門呈送報告,建議該產業園優化能源結構,促進規?;瘍δ?、智能電網、分布式可再生能源應用,實現低碳能源的規?;瘧?。
春節前,無錫供電公司與園方等相關方簽訂《無錫零碳科技產業園低碳示范工程建設合作協議》,助力園區開展分布式屋頂光伏系統建設。根據該公司的建議,園區利用企業廠房等建筑屋頂,建設總面積約4萬平方米、共0.4萬千瓦的分布式光伏電站,提升園區用能中可再生能源的比例。
“‘電力雙碳智慧大腦’管控系統實現了對全域點、線、面碳排放數據的收集分類、轉化分析、結果分享,既方便我們全面掌控區域碳排放的宏觀情況,又保證我們精準掌握節能減碳的微觀薄弱環節,輔助我們更好地建設發展零碳科技產業園。”新吳區發展和改革委員會副主任鄒峰說。
企業節能減排有了專業建議
“2月份,業成光電(無錫)有限公司的雙碳指數得分最高,為78分,敦南科技(無錫)有限公司以71分位居第二。”李曉東在管控系統里點擊了“電力碳排”板塊,典型企業雙碳指數清晰可見。
針對企業,“電力雙碳智慧大腦”管控系統對碳排放、能源管控、碳排放履約、碳減排四個方面數據進行測算并賦予相應得分,各部分得分相加得出典型企業雙碳指數。數值越高,代表企業生產運營越低碳、越環保。
除了能清晰展示典型企業的雙碳指數,“電力雙碳智慧大腦”管控系統還會根據企業的碳減排需求,定期生成個性化用能方案,供企業參考。施耐德無錫工廠便受益于此。
施耐德電力集團計劃內部實體運營在2030年實現凈零排放目標,在2050年達到上下游整個供應鏈凈零排放目標。根據無錫供電公司提供的用能方案,施耐德無錫工廠決定與無錫供電公司合作,共同開展廠區內分布式光伏、儲能電站、微網系統、新能源汽車充換電設施的規劃、投資、建設和運維等工作。目前,雙方已計劃投資建設500千瓦/2小時的儲能系統,與內部負荷控制進行聯動,構成廠區微網。
“無錫供電公司給出的企業雙碳指數可以簡潔明了地評估我們的碳排放情況,給出的用能建議也很專業,可以讓我們有針對性地補足薄弱環節。”施耐德無錫工廠總經理萬蓓介紹。
下階段,無錫供電公司將加強與政府部門的溝通,依據更多有關數據提升碳排放監測精準度,持續完善系統功能,助力地方低碳發展。(岳蕓 金佳奔 丁罕)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