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d id="4ea3t"><ruby id="4ea3t"></ruby></td>
  • <track id="4ea3t"><strike id="4ea3t"></strike></track>
    <p id="4ea3t"></p>
    <table id="4ea3t"><option id="4ea3t"></option></table>
  • 當前位置: 首頁 > 能源互聯網 > 焦點頭條

    中國首個大數據綜合試驗區的“融合”發展之道

    中新網發布時間:2020-06-01 13:31:22  作者:劉鵬

      作為中國首個國家級大數據綜合試驗區的貴州近年來將“融合”二字貫穿經濟社會發展始終,探路傳統企業轉型升級的同時,創造了大數據與實體經濟深度融合發展的“貴州模式”。

      記者從貴州省大數據發展管理局獲悉,通過“千企改造”“萬企融合”等行動,貴州目前打造形成了300多個典型示范項目、2100多個示范項目,帶動3900多戶實體經濟企業與大數據深度融合,一大批傳統企業在“云”上實現新舊動能轉換,提質增效。

      為何融。隨著中國云計算、量子通信、人工智能等新一代信息技術加速發展,大數據普遍認為是實體經濟發展的一劑“良藥”,是傳統產業的配速器、加速器、催化劑。

      同時,運用大數據技術手段可推進傳統全產業鏈、企業研發、生產、銷售、服務各環節優化重組,持續改造提升傳統產業,不斷培育壯大新業態,促進實體經濟向數字化、網絡化、智能化轉型,從而推動經濟發展質量變革、效率變革、動力變革。

      如何融。在中國范圍內都沒有可供借鑒的范本的時候,貴州率先探索,從頂層設計和融合路徑著手。率先發布中國首個省級層面數字經濟發展專項規劃;率先編制《貴州省大數據與實體經濟深度融合實施指南》和《大數據與實體經濟深度融合評估體系》;首次提出了科學分析、精準施策的融合路徑,并在貴州各行業、各地區、各領域開展“萬企融合”大行動;成功探索出抓住評估服務、會診對接、貫標實施“三個關鍵環節”和構建服務隊、解決方案、公共服務平臺、融合園區載體、標桿樣板案例庫“五個支撐能力”以及打造中國和本地化咨詢服務機構“兩類咨詢團隊”的“352”工作思路,形成推動大數據與實體經濟深度融合的“貴州模式”。

      目前,貴州大數據與實體經濟深度融合推動傳統產業轉型取得顯著成效,貴州數字經濟增速連續五年位居中國第一。

      工業方面,大數據與工業深度融合助推基礎能源、先進裝備制造業等十大工業產業振興發展,貴安電子信息產業園、貴陽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入選工信部國家大數據新型工業化示范基地;農業方面,大數據與農業深度融合助推脫貧攻堅,貴州修文獼猴桃、羅甸火龍果入選中國“大數據+扶貧”十大應用案例;服務業方面,大數據與服務業深度融合助推現代服務業發展,“一碼游貴州”全域智慧旅游平臺覆蓋415家A級景區、酒店、文化場館等基礎數據,游客只需使用一個“二維碼”,即可在貴州享受吃、住、行、游、購、娛等服務。

      大數據與各行各業深度融合上取得顯著成效更為推動貴州“智造”贏得發展先機。當前,隨著中國5G商用步伐加快,工業互聯網新興基礎設施建設和“5G+工業互聯網”融合創新應用迎來了重要機遇。

      貴州將“融合”進行到底,貴州官方近日明確提出,要在工業智能化改造方面實現重大突破、大力發展工業互聯網,并規劃2020年推動3000家工業企業實施數字化網絡化智能化改造。

      今年以來,為應對新冠肺炎疫情沖擊,貴州不少傳統企業加快了轉型升級步伐。貴州省大數據發展管理局副局長胡建華表示,疫情給數字經濟發展帶來新機遇。加快推進大數據“融合”發展,貴州將推動龍頭企業、平臺企業搭建公共服務平臺,提升行業綜合服務能力實現產業鏈打通;強化數字化轉型服務產品供給,更大力度促進數字化轉型服務供需對接。

    評論

    用戶名:   匿名發表  
    密碼:  
    驗證碼:
    最新評論0

    相關閱讀

    國家發改委將出臺新基建政策:實施全國一體化大數據中心建設

    5月30日,新華社受權發布《關于2019年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計劃執行情況與2020年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計劃草案的報告》(以下簡稱《報告》)。
    重要新聞2020-06-01
    朱巖:數據如何成為要素及其增值方式探討

    朱巖:數據如何成為要素及其增值方式探討

    2020 年 4 月 9 日,中共中央國務院發布《關于構建更加完善的要素市場化配置體制機制的意見》(簡稱《意見》),在傳統的要素之外,文件還把數據納入了生產要素的范圍,從而為落實中央用數字化轉型帶動中國新經濟發展奠定了堅實的政策基礎。
    專家觀點2020-06-01

    能源互聯網如何助力“新基建”——數據中心“能耗大戶”的摘帽?

    以“云大物移智鏈”為代表的互聯網技術助推數字經濟快速發展的同時,將會有海量的數據需要感知、存儲、加密、傳輸、調用、計算以及交易。進而,作為數字基礎設施的重要載體,新基建——數據中心的存儲、計算、運營的“算力”將不斷提高。
    大數據2020-05-28
    騰訊未來5000億投入新基建 打造多個實驗室和數據中心

    騰訊未來5000億投入新基建 打造多個實驗室和數據中心

    5月26日消息 騰訊云與智慧產業事業群總裁湯道生宣布,騰訊響應國家號召,將在未來五年投入5000億元人民幣,用于新基建項目進一步布局。
    企業報道2020-05-27

    “新基建”背景下的大數據中心的規劃建設新挑戰

    數據中心的建設是一項系統工程,從規劃到設計,從選址到建筑,從計算機設備到制冷系統,從網絡安全到備災,無一不需要合理規劃。數據中心通??梢赃\行大約15年。為了使數據中心保持15年的經濟狀態,需要考慮許多復雜的因素。例如,有必要考慮更換各種設備。
    產經信息2020-05-26

    王繼業:勇立數字經濟潮頭 加快建設一流大數據中心

    數字經濟已經成為引領全球經濟增長的重要引擎,數據作為核心生產要素,日益成為數字經濟時代的重要戰略資產。釋放數據能量、激發數據活力、創造數據價值,成為數字經濟時代大型企業促進新舊動能轉換、培育競爭新優勢的普遍選擇。
    專家觀點2020-05-21

    國網信通產業集團承建IEEE PES(中國)電力信息通信大數據技術分委

    成員招募為搭建中國與世界各國在信息通信技術領域的學術交流和國際合作平臺,促進信息通信技術國際化發展,IEEE PES中國區擬成立IEEE PES電力系統通信與網絡安全技術委員會(中國)及下屬電力信息通信大數據技術、電力信息通信人工智能技術、電力信息通信區塊鏈技術等七個技術分委會。
    綜合新聞2020-05-21

    華為與星環科技簽署生態合作備忘錄,共建數據基礎設施

    在華為第17屆全球分析師大會期間,華為與星環科技就數據存儲與大數據領域的生態合作正式簽署備忘錄,圍繞華為海量數據存儲與星環大數據平臺進行聯合解決方案開發、市場培育和產業推進,共建數據基礎設施。
    綜合新聞2020-05-21

    【兩會】全國政協委員、中國工業互聯網研究院院長徐曉蘭:發揮工業

    消費互聯時代,消費大數據支撐數字經濟蓬勃發展,僅2018年我國數字經濟總量占GDP比重達34.8%。
    專家觀點2020-05-20

    基于工業大數據的新一代數據中心建設

    5月13日,工信部發布《關于工業大數據發展的指導意見》(以下簡稱《意見》)。對我國工業大數據發展進行了全面部署,進一步促進大數據與工業深度融合。
    大數據2020-05-18
    人人超碰人人爱超碰国产|秘书高跟黑色丝袜国产91在线|国内少妇偷人精品免费|9久久无色码中文字幕

    <td id="4ea3t"><ruby id="4ea3t"></ruby></td>
  • <track id="4ea3t"><strike id="4ea3t"></strike></track>
    <p id="4ea3t"></p>
    <table id="4ea3t"><option id="4ea3t"></option></tab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