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從南方電網公司安監部(應急指揮中心)獲悉,南方電網公司首個基于人工智能的虛擬數字安監工程師——氣象災害預警數字安監工程師今年“上崗”后,實現了對公司經營區域所有縣級區域氣象災害的全天候監測預警、預警信息智能通知到位、履職情況自動收集確認,有效提升了應急信息傳遞效率、降低了人工成本、強化了應急管理的穿透性。
“要深刻總結河南鄭州‘7·20’特大暴雨災害的經驗教訓,創新監測預警手段,以現代化技術提升應急監測預警能力,堅決守牢安全底線。”南方電網公司安監部(應急指揮中心)有關負責人表示,該虛擬數字安監工程師的建設思路重點聚焦在利用數字化、智能化的技術手段,解決過往國內特大暴雨災害中暴露出的氣象災害預警響應不及時、通知不全面、預警行動不重視、履職不到位等痛點問題。
防災抗災初見成效
氣象災害預警數字安監工程師自2022年1月1日試運行以來,在南方電網2022年初低溫雨雪冰凍災害應急處置工作中初見成效。
“【災害預警提示】貴州銅仁市萬山區2022年01月31日06時27分發布暴雪紅色預警,請您組織做好防范應對工作。收到請回復?!竟景脖O部數字工程師】”2022年1月31日,銅仁萬山供電局應急人員收到一條預警短信,這是虛擬數字安監工程師在自動監測獲取氣象信息中心的預警信息后,根據預警等級情況通過手機短信主動通知有關責任人員,提醒開展防范應對工作。
“虛擬數字安監工程師的應用,能主動提醒預警,對應急組織機構人員提前做好防范應對工作有較大的幫助。”來自安監部的一份調研記錄顯示,各單位應急指揮人員和管理人員大多對虛擬數字安監工程師應用效果表示滿意。
據統計,今年冰災期間,虛擬數字安監工程師共監測到預警信息4567條,氣象災害覆蓋率99.9%;累計發送預警通知短信113758條,發送履職短信627條,語音電話催辦1386次,工作監督覆蓋率達100%,有效提醒基層各單位開展災害防范應對工作。
通過各單位應用對比發現:預警通知回復率、履職到位率較高的單位,其用戶報障數、停電用戶數、平均復電時間均大大優于未上線時期以及通知回復率、履職到位率較低的單位。
數字應用保安全
近年來,南方電網公司加快構建數字能源生態,致力培育“電力”+“算力”跨界融合應用新模式。公司圍繞數字化轉型的目標,打造“能看、能做、能督”的虛擬數字安監工程師,有效提升應急預警監測能力,保障電網安全風險。
“能看”,通過接入國家氣象臺各類預警信息,全天24小時自動監測氣象預警狀態。
“能做”,采用智能數據分析技術,主動向應急管理人員通知預警信息;根據氣象災害預警發布的頻次和等級,和自動研判緊急程度,并通知本單位應急指揮人員和上級單位管理人員,避免出現因重視不足帶來的災害影響擴大;通過自動整合梳理故障停電、作業風險等信息,對相關應急人員進行災害影響風險告警提醒。
“能督”,采用智能語音技術,針對未能及時閱知掌握預警信息的人員,通過語音電話自主催辦,確保預警通知到位;通過智能語音,采用可視化和語音播報方式,對本單位當前氣象預警監測、作業風險管理、各級人員履職到位等情況進行實時工作匯報,幫助隨時掌握狀況。
“氣象災害預警數字工程師的應用,標志著南方電網公司虛擬數字安監工程師實現了從0到1的突破。”南方電網安監部(應急指揮中心)相關負責人表示,當前,虛擬數字人在傳媒、教育、金融、影視、文旅等領域得到廣泛應用,為企業數字化轉型發展提供了新的路徑。
近年來,南方電網公司加快構建數字能源生態,致力培育“電力+算力”跨界融合應用新模式。接下來,公司將在應急處置、安全巡查等領域繼續推進數字工程師建設,深挖創新創造,優化完善數字安監工程師的數據基礎、內核算法、服務內容,不斷推動安監業務提質增效,以數字化促進公司安全生產管理效能提升,實現“應急不出門、能應天下急;安監不出門、能督天下事”。
暢想未來,以虛擬數字安監工程師建設為起點,南方電網公司將著力創建多專業、各領域的虛擬數字工程師,構建人機物深度融合的生態系統,開創數字電網新局面。(黃勇華 袁帥 余志緯)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