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1月12日,國務院在印發的“十四五”數字經濟發展規劃中指出,“十四五”時期我國數字經濟發展要以數字技術與實體經濟深度融合為主線,賦能傳統產業轉型升級。根據規劃,到2025年,我國數字經濟核心產業增加值占GDP比重將達到10%。這意味著中國的數字經濟建設,需要加速從傳統的量變積累,步入更高階的質變階段。
“在數字經濟發展的康莊之衢上,通信央企始終踐行使命職責,發揮著基石作用。”張云勇在提案中表明了這一觀點。他認為,為了提供百姓“用得上、用得起、用得好”的信息通信服務,通信央企堅定落實“提速降費”政策,積極推行惠民便民措施。
據測算,目前我國通信服務資費水平僅為國際平均水平的一半左右,移動通信用戶ARPU(每用戶平均收入)僅相當于美國的18%、韓國的26.7%。如此大規模的提速降費讓利需求,給通信央企的生產經營帶來巨大壓力,這意味著僅作為通信管道的管理者,依靠傳統基礎通信服務汲取收入,通信央企將面臨可持續發展的難題。為破此局,通信央企唯有圍繞5G新基建,推進數字產業化和產業數字化,探索發展數字經濟新模式,開拓轉型改革的新路徑。新時期、新形勢、新格局需要通信央企履行新使命、新定位、新戰略,在數字經濟發展進程中,應持續充分發揮通信央企穩就業、抓創新、促增長、調結構、惠民生的多重政治責任履行能力?;诖?,張云勇提出以下三條建議:
第一,鼓勵通信央企充分踐行大國頂梁柱之使命,旗幟鮮明地引領數字經濟創新發展,落實《“十四五”數字經濟發展規劃》,持續打造自身成為數字信息基礎設施運營服務的國家隊,網絡強國數字中國智慧社會建設的主力軍,數字技術融合創新的排頭兵。
第二,鼓勵通信央企發揮創新主力軍作用,勇擔破解科技難題重任。激勵通信運營商等通信央企在數字經濟領域跨周期地投入資源于國家性突破任務中,解決一系列制約國家和行業發展的“卡脖子”問題,積極主導國家級實驗室建設,主動承擔產業鏈鏈長角色,通過國資賦能形成跨專業優勢互補的聯合體,以一代百打好團體賽。
第三,鼓勵通信央企落實數字中國、智慧社會戰略部署,推進5G應用“揚帆”行動計劃實施,在國家區域重點戰略、區域協調發展戰略、主體功能區戰略和軍民融合戰略中充分利用央企國家隊、主力軍、排頭兵的創新能力與資源稟賦,加大力度促進政務服務、醫療健康、通信社交、高鐵民航、金融行業、教育培訓、文化娛樂等重點民生場景的數字化建設。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