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以來,國網浙江省電力公司在打造高彈性電網的基礎上,提出“數字化牽引新型電力系統”,圍繞提升系統調節能力、提升社會能效和支撐碳排雙控三條主線,再次更新對新型電力系統省域建設的認知與實踐。
在此背景下,國網紹興供電公司積極探索數字化平臺建設,推動企業全面提質增效,為加快構建新型電力系統提供強力支撐。
新型儲能促使系統調節更從容
2022年夏季,浙江面臨極端高溫、極少降雨、高電力負荷疊加的嚴峻局面。面對挑戰,國網紹興供電公司多措并舉,依托靈活電網調度系統與新型電力負荷管理系統,讓電網運行更加從容。
在迎峰度夏工作中,國網紹興供電公司投運的35千伏中壓直掛式儲能電站對緩解供電緊張問題發揮了積極作用。儲能電站每天可有效緩解區域約6000戶居民的用電緊張問題,確保了周邊6到7個小區穩定可靠用電。
“白天我們基本借助光伏進行發電,光伏出力可達到20萬千瓦左右。到了晚上,光伏無法繼續供電,這時候儲能電站將接過‘接力棒’,在夜晚用電高峰時段給220千伏道墟變下居民用戶供電兩小時左右,有效緩解電網負荷壓力。”國網紹興市上虞區公司調度控制分中心負責人王建軍介紹。
在紹興新昌,國網新昌供電公司利用小水電資源豐富的優勢,在帶蓄水能力的庫容水電站安裝遠動控制裝置,通過全流域梯級水電站協同優化調度控制策略,將小水電從單一的低碳供能單元轉變為提高區域電網應急能力、調節城市電力峰谷的“充電寶”,一定程度上填補了迎峰度夏期間區域供電缺口。
當前,國網紹興供電公司已初步建成源、網、荷、儲綜合示范區,打造了包含電網側直掛式儲能電站、用戶側分布式儲能設備、用戶側“光伏+儲能”微電網等多種形態的儲能實踐應用,新型儲能的規?;瘧貌粌H優化了電力調度運行方式,還大幅提升了電力系統的靈活調節能力。
挖掘資源數據 助推社會能效再提升
國網紹興供電公司深挖能源電力大數據資源“富礦”,積極拓展大數據產品的深度和廣度,為當地政府提供用電量分析周報等電力數據,輔助政府決策,助力地方夯實智慧發展底座。2022年以來,該公司依托能源大數據中心開展電力與經濟相關性分析,為政府部門提供基于電力視角的咨政服務。
此外,該公司在充分調研、總結電力數據產品現狀的基礎上,借鑒證券軟件的設計理念和產品功能,研發了數字經濟通用型產品——電力“指南針”,為能源數據智能化應用提供了新的技術路徑。
電力“指南針”匯集了近五年紹興市27000余家高壓用戶的實時用電數據,通過大盤板塊宏觀呈現全市經濟運行周期,融合道瓊斯指數、K線圖等經典算法和LSTM、皮爾遜分析模型,實現了電力經濟產品從監測評估向“預測預警、戰略決策支撐”功能轉變,可滿足市、區縣、鎮街及不同專業部門對經濟運營監測的需求。
紹興供電公司相關負責人表示,公司作為國網數字化綜合示范單位,將依靠數字化牽引,加快新型電力系統省級示范區的市域樣板建設,通過數字技術讓電網更堅強、服務更優質、能源更綠色,為地方經濟高質量發展作出更大貢獻。(王乾鵬、嚴璐瑤)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