截至5月20日,中國電力財務有限公司企業級大數據平臺已集成源數據項1.51萬個,日采集數據量突破1600萬條,實現了中國電財內部數據一個源。
自2020年9月大數據平臺建成投運以來,中國電財持續在集聚數據資源、完善平臺功能上下功夫。平臺現已對外提供數據服務3300余萬條,有力支撐了國家電網有限公司財務數據監控及產業鏈金融業務數據回傳需求,并且在中國電財業務統計、運營監測、金融監管數據報送等工作中發揮了作用。
多源數據匯集一個池,提升數據處理能力
“建數據、管數據、用數據”,近年來,中國電財在實際業務中突出數字化經營理念。
中國電財建設實施大數據平臺項目是對國家電網公司數字化轉型工作部署的全面落實和積極響應。“中國電財高度重視發揮金融科技驅動力,近年來,率先在國網金融板塊通過信息化企業驗評,率先在全國257家財務公司中采用商業銀行架構的核心業務系統。2020年,我們在前期數字化建設的基礎上,率先在行業內啟動大數據平臺建設。”中國電財互聯網金融科技部負責人介紹。
大數據平臺實現了對中國電財各業務系統的數據集成,基本實現企業數據統一歸集、統一處理、統一提供,初步建成統一數據池,為數據的共享應用打下基礎。平臺以提升數據處理能力為主線,日采集數據量為報表平臺采集數據量的兩倍。中國電財數據日處理時長由平臺建成前的3小時縮短到半小時。同時,大數據平臺注重外延數據管理能力,在平臺落地數據核驗規則270條,為提升數據質量、落地數據管理提供系統支撐。
數據標準與制度建設雙向發力,夯實數據治理基礎
數據標準建設是大數據平臺建設的核心內容,也是數據共享的基礎。在大數據平臺建設過程中,中國電財在落實國家電網公司統一數據模型(SGCIM-4.8)的基礎上,借鑒商業銀行的實踐經驗,融合形成具有企業特色的數據模型,落地8個一級業務主題模型,涵蓋29個二級主題226個數據實體、7015個數據項。
通過數據模型建設,中國電財實現了企業內數據統一的語義、編碼、源頭、規則和存儲,消除了數據歧義,為實現數據橫向貫通、縱向穿透、高價值應用提供基礎支撐。
從實踐經驗看,科學的數據治理機制是建好、用好大數據平臺的機制保障,可以保障大數據平臺的穩定運營及數據資產的質量。“中國電財的信息化建設始終堅持業務驅動的原則,一方面以信息化建設支撐業務創新,另一方面以信息化建設推動運營變革。大數據平臺的建設同樣堅持了這一原則。”中國電財大數據項目負責人說。
今年2月,中國人民銀行發布了《金融業數據能力建設指引》,規定了數據治理、數據保護、數據質量、數據應用等8個能力域劃分和29個對應能力項,提出了每個能力項的建設目標和思路。對標《指引》,中國電財構建符合自身經營管理現狀的數據管理體系,先后印發了《數據管理實施細則》《數據標準管理實施細則》《數據質量管理實施細則》《大數據平臺數據應用工作指導意見》等制度規范,完善了中國電財數據治理體系。
數據資產化,多場景應用“全面開花”
以數據應用為驅動,中國電財大數據平臺在全場景規劃發展藍圖的基礎上,從高價值數據集場景啟動建設,以應用效果為導向,對內助力管理精益化,對外提升金融服務水平,發揮金融大數據的集聚和增值作用,實現數據資源深度整合和應用。
去年12月份,中國電財新、老電票系統進行切換。在新、老電票系統數據結構差異巨大的情況下,系統切換絲毫沒有影響信貸業務統計報表的自動化生成,沒有給基層和本部業務統計人員帶來額外的工作。“這在大數據平臺上線前是不可想象的。”中國電財信貸管理部統計專責說。
截至目前,中國電財已完成了63張報表的上線工作,實現內部統計報表升級應用,提高了統計報表的質量,擴大了數據的共享范圍。
搭建統一監管數據集市,實現監管報送“一口對外”,是大數據平臺應用的另一個重要方向。“去年7月,我們接到中國人民銀行提出的金融基礎信息報送工作要求。依托大數據平臺,我們快速落實要求,在不足三個月的準備期內,按規定實現了高質量的數據報送。在中國人民銀行去年舉辦的相關經驗交流會上,中國電財代表財務公司作了典型發言。”中國電財人行金融基礎數據統計報送人員介紹。
今年,中國人民銀行提出了按日報送利率報備監測數據的監管要求,銀保監會全面推廣應用現場檢查分析系統。“金融監管正在加速向數字化監管的方向發展。大數據平臺建設恰逢其時。對中國電財來說,建設統一監管數據集市是下好了應對監管新要求的先手棋。”中國電財大數據項目負責人說。
“電e金服”是國家電網公司線上產業鏈金融平臺,要求數據回傳響應速度快、質量有保證。大數據平臺上線以來,累計為“電e金服”提供90余萬條數據,為服務國家電網公司線上產業鏈金融平臺建設、深化產融協同發揮了電財數據價值。
目前,大數據平臺正在為中國電財運監中心項目建設提供數據應用服務,為中國電財實現業務“全天候、全場景、多角度、多層次”運營監測、推動中國電財數字化轉型提供支撐。中國電財將進一步釋放大數據平臺應用價值,依托人工智能、區塊鏈等技術,將大數據平臺建設為數據融合、業務貫通協同的樞紐和數據共享共建共贏的工具,推動數字電財、生態電財、智慧電財發展理念落到實處,為國家電網公司提質增效提供全方位、多層次的金融和數據服務。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