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d id="4ea3t"><ruby id="4ea3t"></ruby></td>
  • <track id="4ea3t"><strike id="4ea3t"></strike></track>
    <p id="4ea3t"></p>
    <table id="4ea3t"><option id="4ea3t"></option></table>
  • 當前位置: 首頁 > 能源互聯網 > 產經信息

    3年投2000億加碼新基建,阿里云還欲在滬落地新經濟發展

    第一財經發布時間:2020-04-21 11:13:49
      4月20日,阿里云宣布,未來3年再投2000億元,用于云操作系統、服務器、芯片、網絡等重大核心技術研發攻堅和面向未來的數據中心建設。

      近期,谷歌、美團等相繼關閉或收縮云計算業務。在當前經濟形勢下,阿里云是否會縮減投入?阿里云智能總裁張建鋒表示:“我們對未來有信心,對數字經濟有信心。云智能是阿里巴巴的核心戰略之一,我們已經堅持投了11年,不會因為疫情而減少投入,反而要加大投入。未來三年,阿里云再投2000億,用來搞新技術、新基建。”

      第一財經記者了解到,截至目前,阿里云在全球21個區域部署了上百個云數據中心,并廣泛采用液冷、水冷、風能等節能技術降低能耗,阿里云飛天操作系統管理的服務器規模在百萬臺,3年再投2000億,意味著阿里云的數據中心和服務器規模再翻3倍。

      當天,國家發改委在例行新聞發布會上表示,將加強頂層設計,研究出臺推動新型基礎設施發展的有關指導意見;加快推動5G網絡部署,促進光纖寬帶網絡的優化升級,加快全國一體化大數據中心建設;穩步推進傳統基礎設施的“數字+”“智能+”升級。

      阿里云的起源要從12年前說起。2008年9月,阿里云創始人王堅帶著解決大規模算力瓶頸的任務加入阿里。他發現,無論是Oracle還是Greenplum、Hadoop,都不是大規模數據計算的最優解,要研發一套新的技術架構來換掉阿里巴巴的舊引擎。

      新的架構需要足夠便宜,而且為了滿足阿里巴巴龐大的計算任務,這套系統至少要比IOE表現更好,能同時調度數千臺計算機。王堅需要從零開始建立這個云計算系統。2008年10月,這套云計算系統被團隊定名為“飛天”。

      隨著“去IOE”的實施,阿里IT發展策略逐漸從依賴“商業軟件”、到擁抱“開源軟件”最終演變為自主技術和云計算服務能力,更為2009年“阿里云計算有限公司”的成立埋下伏筆。

      “如今,飛天操作系統能夠在10萬臺級別以上的服務器里面做調度,2019年雙11有非常多的應用,但是它并不是說每一個時間點,所有應用負載都是一樣的。”張建鋒表示,他們在零點把大部分計算機資源分配給交易等應用,過了凌晨1點之后,把數據分配給數據處理系統,2017年當天處理了300PB的數據,2018年處理了600PB的數據,2019年要處理970P左右的數據。

      不只是云計算,過去11年阿里云在人工智能、物聯網、芯片、區塊鏈、量子計算等前沿科技領域取得了一系列突破,率先在全球完成了“去IOE”的進程,首創了城市大腦、數據中臺、新零售等創新技術與產業。

      目前,這些技術已由阿里云賦能給各行各業與世界各地。

      以上海為例,2018年8月,上海市政府和阿里巴巴集團達成戰略合作協議,阿里云在數字政府、工業互聯網平臺、社會治理、交通管理等多個領域與上海展開合作。如今,上海地鐵部分站點已開始應用阿里云語音技術支持的智能購票系統;臨港聯合阿里云應用人工智能技術進行城市管理的經驗,已經寫進了上海市AI賦能社區五年行動計劃。

      上海本土企業光明乳業、林清軒、伽藍集團、日播時尚等企業,通過上云、搭建中臺、建立釘釘智能導購等技術實現新零售轉型。比如,林清軒通過釘釘+手淘的智能導購,快速將線下業務搬到線上,業績做到了平時的200%

      4月13日,上海市經信委發布《上海市促進在線新經濟發展行動方案(2020-2022年)》,“云游覽”、“云服務”、“云上購物節”成為關鍵詞。數字政府、新零售、新金融等領域全面上云,成為在線新經濟的標桿。

      據阿里云內部人士透露,《上海市促進在線新經濟發展行動方案(2020-2022年)》發布后,上海更多領域正與阿里云接觸,希望借助技術升級,促進城市與新經濟發展。

    評論

    用戶名:   匿名發表  
    密碼:  
    驗證碼:
    最新評論0

    相關閱讀

    被納入“新基建”范疇,區塊鏈未來投資方向在何處?

    4月20日,國家發改委創新和高技術發展司司長伍浩在例行發布會上回答記者提問時表示,新型基礎設施主要包括信息基礎設施、融合基礎設施、創新基礎設施等3個方面內容。
    市場研究2020-04-21

    衛星互聯網入圍“新基建”,入場布局的巨頭都有哪些?

     4月20日,在國家發改委舉辦的新聞發布會上,衛星互聯網首次明確入圍“新基建”。
    市場研究2020-04-21

    從模型階段走向實戰階段:發改委正式將區塊鏈納入新基建 

     4月20日的國家發改委新聞發布會上,官方首次明確了“新基建”的范圍,這包括信息基礎設施、融合基礎設施、創新基礎設施三個方面。
    電力物聯網2020-04-21

    萬國數據董事長黃偉:數據中心要為新基建“打好底”

    在當前新舊動能轉換的關鍵時期,數字經濟正在強勢崛起,并改變著人類的生產、生活和消費行為,已成為我國經濟增長的新引擎。
    專家觀點2020-04-21

    上海臨港新片區新基建規劃:探索國際互聯網訪問監管模式

    4月20日,《中國(上海)自由貿易試驗區臨港新片區通信基礎設施專項規劃(2020-2025)》(下稱“《專項規劃》”)正式發布。上海市通信管理局臨港新片區辦事處正式揭牌、組建運行。
    綜合新聞2020-04-21
    國家首次劃定“新基建”范圍 區塊鏈入圍

    國家首次劃定“新基建”范圍 區塊鏈入圍

    4月20日,國家發改委舉行4月份例行新聞發布會,就宏觀經濟運行情況進行介紹,并回應熱點問題。
    焦點頭條2020-04-21
    國家首次明確“新基建”范圍 三大領域七個方面

    國家首次明確“新基建”范圍 三大領域七個方面

    4月20日,國資委和國家發展改革委同時召開經濟運行例行發布會,分別就一季度中央企業經濟運行情況和經濟運行情況回答媒體提問。
    重要新聞2020-04-21

    “新基建”視角下我國電力消費結構的演變

    受中美貿易摩擦和新冠肺炎疫情的影響,我國經濟“三駕馬車”中的消費和出口受阻,投資成為了短期經濟復蘇的主要驅動力。
    深度閱讀2020-04-20

    國家電網:以“新基建”升級“新消費”形成增長新動力

    當下,“新基建”成為廣受社會關注的熱詞。作為中國經濟“頂梁柱”的中央企業,充分發揮產業鏈主力軍優勢,用投資驅動和硬核科技領跑“新基建”,努力做好“新基建”產業鏈的投資者、研發者和建設者,以“新基建”升級“新消費”,形成增長新動力,推動我國經濟實現高質量發展。
    重要新聞2020-04-20

    發力“新基建” 特高壓建設火力全開

    陜北—湖北?800千伏特高壓直流工程湖北段日前正式開工,武漢換流站施工現場繁忙有序。這是伴隨著復工復產步伐,湖北省開工的首個重大能源項目,拉開了湖北未來3年新增近3000千米特高壓輸電線路的建設大幕。
    特高壓2020-04-20
    人人超碰人人爱超碰国产|秘书高跟黑色丝袜国产91在线|国内少妇偷人精品免费|9久久无色码中文字幕

    <td id="4ea3t"><ruby id="4ea3t"></ruby></td>
  • <track id="4ea3t"><strike id="4ea3t"></strike></track>
    <p id="4ea3t"></p>
    <table id="4ea3t"><option id="4ea3t"></option></tab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