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d id="4ea3t"><ruby id="4ea3t"></ruby></td>
  • <track id="4ea3t"><strike id="4ea3t"></strike></track>
    <p id="4ea3t"></p>
    <table id="4ea3t"><option id="4ea3t"></option></table>
  • 當前位置: 首頁 > 儲能 > 動態

    長三角成為儲能產業高地

    解放日報發布時間:2023-06-14 14:00:06  作者:連俊翔

      “雙碳”背景下,萬億級儲能賽道呈現一片欣欣向榮的景象,而長三角則是全國儲能產業的高地。數據顯示,截至2022年,全國共有370家與儲能相關企業,長三角的占比超過40%。

      并且,產業規模還在不斷擴大。2022年,全國新增13家儲能企業,其中有8家在長三角。在今年4月初,特斯拉更是宣布將在上海新建首個海外儲能超級工廠,為長三角儲能產業注入新活力。

      在上海“十四五”規劃中,儲能產業便作為重點發展的戰略性新興產業與先導產業。數據顯示,截至2022年底,上海共有36家相關企業,遠超第二名蘇州。

      其中,大部分企業得到市場的肯定,超過41%的企業已獲得不同次數的融資,平均融資總額超過2.9億元。

      在產業鏈分布上,上海儲能企業的上、中、下游分布較為均衡。其中,以儲能系統集成和應用端為主的下游稍占優勢。這也與上海“十四五”規劃方向同步,“突破大規模儲能電池等儲能裝置在電網側及用戶側的應用”是上海儲能產業的重點發展方向。

      放眼整個長三角,中下游是目前儲能產業的大頭,占比分別達到38%、34%。

      中游主要圍繞儲能電池系統,包括電池管理系統、模組生產、電池芯制作、組合加工四大部分。其中,長三角的業務主要集中在電池管理系統與組合加工上。

      值得注意的是,雖處于中游,但部分企業的業務不限于電池系統的生產。例如上海的派能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業務包括了上游的電芯生產、中游的電池管理系統、下游的能量管理系統,具有垂直整合產業鏈的能力。

      產業鏈下游則以儲能系統集成業務為主,包括實現儲能資源與需求匹配的能量管理系統、控制儲能電池組充電和放電過程的儲能變流器等。

      從企業分布上來看,浙江與上海相似,下游企業數量較多,占比較大。江蘇與安徽的儲能企業則重點分布在中游,特別是安徽,中游占比達到64%。

      雖然長三角產業鏈中下游儲能企業數量較多,但從近5年的融資情況來看,以電池芯原材料研究、生產為主的產業鏈上游企業更受投資者的歡迎。

      據不完全統計,在融資總額前5名中,上游業務占據3位,包括鋰離子電池制造、正負極材料以及隔膜。其中,鋰離子電池制造最受歡迎,5年內融資8次,總額接近500億元。這主要是因為目前市場上儲能電池以鋰離子電池為主,據統計,其占比超過80%。盡管上游是近兩年的融資方向,但并不意味著中、下游被拋棄。中游的“電池管理系統”“組合加工”,下游的“系統集成”,近5年發展指數較為穩定,“電池管理系統”僅次于“正負極材料”,依舊是投資的熱點。

      來源:解放日報 連俊翔




    評論

    用戶名:   匿名發表  
    密碼:  
    驗證碼:
    最新評論0
    人人超碰人人爱超碰国产|秘书高跟黑色丝袜国产91在线|国内少妇偷人精品免费|9久久无色码中文字幕

    <td id="4ea3t"><ruby id="4ea3t"></ruby></td>
  • <track id="4ea3t"><strike id="4ea3t"></strike></track>
    <p id="4ea3t"></p>
    <table id="4ea3t"><option id="4ea3t"></option></tab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