綜合國內外能源技術發展現狀和存在的主要問題,綜合考慮能源安全、環保要求、能源效率及科技進步等要素,大唐未來能源科創中心認為,在未來10年乃至更長時間,我國能源領域的發展趨勢將主要呈現以下幾個趨勢。
一、一次能源由化石能源為主逐步轉向以可再生能源為主轉變
化石能源逐漸枯竭,在此過程中由于供需關系轉變以及開采成本的提升,化石能源的價格還會上升,導致經濟社會尋求新的能源替代。即使化石能源能夠維持更長時間的能源需求,環境的承載能力也不能接受化石能源的更大規模的使用。
以風電、光伏發電為代表的可再生資源利用成本的大幅下降,也給這種趨勢提供了現實的可能性。
石油、天然氣的對外依存度居高不下,威脅國家能源安全。值得慶幸的是我國有豐富的風光資源,可以從源頭上解決我國能源短缺問題。
二、二次能源由以電為主轉向電氫結合為主轉變
作為一種清潔、高效、便捷的二次能源,電是一種十分理想的終端能源。電是最優質的二次能源,電的發明催生了上一輪的能源革命。
但電作為能源載體也具有明顯的局限性,這就是電能無法大規模、長周期儲存。這一特點導致電網為了維持穩定運行付出了巨額成本,也導致了目前可再生能源開發利用存在的大量棄風棄光棄水現象。在我國,由于大量的可再生資源分布在三北地區,而能源需求更多集中在東部沿海地區。這種不平衡性導致了大量可再生能源因送出原因而無法得到開發。
氫能作為二次能源,可以實現長周期、大規模存儲,因而有效彌補電作為二次能源的局限性。氫與電的互補可以讓更大規模的可再生資源得到開發利用。大規??稍偕茉撮_發利用可以發電,還可以制氫。在電氫結合的二次能源體系中,氫能除了可以承擔大規模儲能的功能外,與其它儲能相比,氫能還可以作為終端能源廣泛使用。
氫氣可應用于燃料電池汽車,替代車用燃油消費,也可以用于家用熱電聯產,減少電力和熱力需求,還可以直接燃燒或者將氫氣摻入到天然氣管網直接燃燒;此外,氫氣可以很方便快捷地應用于分布式能源中,代替燃氣在分布式能源中的作用。氫還可以直接作為化工原料,代替油氣和煤。
相當長時間內,電能仍然是最主要的二次能源。隨著可再生能源的大規模開發,電氫結合將是二次能源的發展趨勢。
三、能源產業由“產供用”相對獨立向綜合服務系統轉變
在傳統的能源集中發展模式中,服務對象主要是成點狀分布的工業用戶,采用大機組和大電網能夠發揮規模效益優勢,以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和規模效益,這也是第三次工業革命的要求。隨著第四次工業革命的到來,工業生產呈現個性化、智能化、分散化的趨勢,這也要求能源產業產業必須適應這一趨勢。而新型能源技術、通信技術的的進步以及數字化智能化技術的發展,也給這種轉變提供了可能。
隨著我國能源消費的增量逐漸向居民生活、商業建筑和戰略性新興產業的轉變,分布式能源供應體系的效率優勢和靈活性逐漸顯現。隨著能源市場競爭日益激烈,實施以需求側響應為目標的能源供應側改革,將成為能源供應商的市場爭奪重點。由于分布式供能系統更容易根據用戶的消費習慣提供定制化的能源服務,能夠充分利用可再生能源,符合我國實現節能減排要求。未來我國增量能源市場將由集中大型能源供應轉為以分散為特征的分布式綜合能源供應,“用能”與“供能”的融合將日益增強。
以可再生能源資源為基礎,以風、光、地熱、生物質等構建多能互補利用系統,以“互聯網+”智慧能源技術、抽水蓄能、電池儲能、儲氫、蓄熱、儲氣等技術,實現用電、熱、冷等能源服務需求的智能調度和自動匹配,這是未來能源體系的一種典型的打開方式。
四、能源行業由自成一體向與其它行業將深度融合轉變
能源產業由“產供用”相對獨立向綜合服務系統轉變,必然要求能源行業要充分關注其它行業的特點及用能的個性化需求,提供更匹配的專業服務,提高能源利用效率。這就要求能源行業必須與其它行業深度融合。
在生產生活領域,利用自動化、信息化、數字化等技術進步,對生產生活過程中的能源生產、輸配和消耗環節實施動態監控和數字化管理,實時改進和優化能源平衡,實現系統性節能降耗的管控一體化。通過能量的分級管理,將能源供應、能源轉換、能源傳輸、能源存儲和能源需求統籌納入區域綜合能源管理系統,發揮大數據、物聯網、云計算等信息技術進步,提高能源綜合管理水平。
能源行業將走進樓宇,走進園區,走進工廠,走進各行各業,走進千家萬戶,提供最高效的能源服務,真正實現能源讓生活更美好。“碳達峰碳中和”時代,綠色能源還將與化工、冶金、建筑、農業等產業深度融合,助力我國的能源結構轉型與工業體系的綠色再造,以保障“3060”目標的實現。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