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d id="4ea3t"><ruby id="4ea3t"></ruby></td>
  • <track id="4ea3t"><strike id="4ea3t"></strike></track>
    <p id="4ea3t"></p>
    <table id="4ea3t"><option id="4ea3t"></option></table>
  • 當前位置: 首頁 > 資訊 > 行業分析

    新基建帶來的電力行業新挑戰

    中國電力企業管理發布時間:2020-05-21 10:25:23

      2020年在宏觀經濟領域最火的概念莫過于“新基建”了,盡管這并不是一個新的概念。

      早在2018年底召開的中央經濟工作會議就明確了5G基建、特高壓、城際高速鐵路和城際軌道交通、充電樁、大數據中心、人工智能、工業互聯網等被納入“新型基礎設施建設”,新基建概念由此而生。其后,在2019年初的“兩會”上也有相應政策和部署出臺,只是尚未引人注意。直到新冠疫情暴發的2020年初,為恢復生產、重振制造業和科技創新的信心,2020年3月4日,中共中央常委會強調,加快5G網絡、數據中心等新型基礎設施建設進度。

      隨后“新基建”這一概念在資本市場一石激起千層浪,股票市場中特高壓與充電樁概念輪番上漲。有關新基建的領域和范圍存在諸多說法,直到4月20日發改委再度明確了中國“新基建”的范圍、當前的工作重點,強調了“新基建”的內涵、外延不是一成不變的,當下要抓住三個重點:

      一是信息基礎設施。主要是指基于新一代信息技術演化生成的基礎設施,比如以5G、物聯網、工業互聯網、衛星互聯網為代表的通信網絡基礎設施,以人工智能、云計算、區塊鏈等為代表的新技術基礎設施,以數據中心、智能計算中心為代表的算力基礎設施等。

      二是融合基礎設施。主要是指深度應用互聯網、大數據、人工智能等技術,支撐傳統基礎設施轉型升級,進而形成的融合基礎設施,比如智能交通基礎設施、智慧能源基礎設施等。

      三是創新基礎設施。主要是指支撐科學研究、技術開發、產品研制的具有公益屬性的基礎設施,比如重大科技基礎設施、科教基礎設施、產業技術創新基礎設施等。

      如上總結,從新基建概念推出的脈絡和市場反應來看,對于電力甚至整個能源行業而言應當有非常清晰且清醒的認識,那就是:挑戰大過機遇,擔憂多過慶幸。

      其一:新基建的重點不在投資基建,而在帶有資本屬性的運營,這對過往的基于重資產的“老基建”行業即使不是沉重的打擊,也是必須脫胎換骨的挑戰。

      這次新基建的概念橫空出世很好地普及了Infrastructure這個詞。這一詞從原義上來講其實是歐美國家在早年城市化的時候提出的公路、電廠、醫院、加油站等城市化運營最基礎的工業設施,隨著時代的發展和中國經濟的不斷加強,中國在能源、交通、通信領域站據全球領先地位之后率先提出新基建,其實是對原有工業系統的一次升級解讀:基礎需求都已解決之后,中國的城市基礎設施已經需要再提升到隨處5G、全面大數據、環保智能又健康的水平。

      在這樣的背景解讀之下,逢山開路、通水送電、造船架橋、上天入地的老基建模式推動下的經濟發展模式,需要在數字化、智能化、多元化這三個維度上把人類需要的更高級的服務,通過更加虛擬、融合、創新的新基礎設施滿足實現,這就使得原先簡單直觀的投資拉動、勞動密集產業的發展模式,要轉向運營拉動、技術密集產業的發展模式,這對于以重資產運營為主的電力能源行業來講,是巨大的挑戰。

      傳統電力行業發展電力的邏輯,是強調投資、基建,EPC+BOT構成主流,以不停歇的電廠開工、電網擴建、技改消缺為指向來拉動行業發展,這樣的發展模式在城市經濟到達一定高度之后就會無可避免地面臨升級需要。

      運營,幾乎是必然的下一步發展邏輯。當今中國繁榮的餐飲業就是明證,酒香可以不怕巷子深,但是必須要有公眾號、朋友圈、外賣團購和直播帶貨,這些都是運營而不是生產。

      從電網公司的角度去理解電力這個行業,其運營內涵實際上就是兩條線:一是沒電的送電,包括規劃、初裝、業擴,承擔社會責任或者滿足客戶需求;二是有電的停電,包括調度、檢修、運行、保護,以及為了長久用電所必須的定期停電檢修、緊急停電應急、有序停電等維護電力系統的安全性和可靠性需求的工作。由于用電成熟度的提高和電網技術的發展,電力行業逐漸呈現出投資回報率極低、重資產牽引力極強、專業門檻極高的狀態。所以電力行業可能擁有最長的固定資產攤銷周期,最復雜的輸配電價核準體系,并且近三十年來還建設了電力市場以成功地構建電力在年、月、周、日、小時、15分種甚至是秒級的基于功和功率的不同衍生品種參與交易以獲取更加靈活的價格制度。

      但所有的這一切,包括背后的信息化投資、創新改革、社會責任和公益作用,都沒有被資產的持有者以充分運營的方式沖破行業本身的束縛,走到可以被公眾和資本充分接受的區域,形成真正帶有資本屬性的運營——擴大營收、獲取利潤、穩健現金流是高質量運營的唯三標準。

      其二:新基建對于電力行業的企業而言看上去是百搭融合,實際上掉隊可能極高,電力行業的創新儲備正處于歷史最低,新基建之后過頂業務OTT將成為創新主流。

      在對新基建的投資解讀中,預計2020年5G投資規模近3000億元、特高壓投資規模超600億元、軌道交通投資規模在5000億元左右、充電樁投資規模約100億元、數據中心投資規模約1000億元、人工智能投資規模約350億元、工業互聯網投資規模達100億級,總計約1萬億元的規模。

      即使算上工業互聯網,與電力行業直接相關的特高壓和充電設施加在一起也不過1000億元,尚不足其他熱點領域尤其是5G和軌道交通的零頭。對于一個新推出的全國研究的宏觀概念而言,出現如此不均衡的分布本身就是值得思考的。這其實也側面映證了:如果算上特高壓連帶的數萬億電力消費的運營和充電設施背后的數萬億新能源汽車市場,再加上不斷增加的5G、軌道交通、數據中心的大量用電消費,新基建其實已為電力行業提供了足夠的想象空間。

      但是這樣的想象空間,卻是以前所未有的產業融合和恰如其分的產業定位為前提來實現的。融合基礎設施和創新基礎設施是在暗示很多企業應該在充分信息化、數字化的基礎上,打開產業壁壘,賦能并且輔助通用性的創新工具具備在多個行業貫通的可能,同時又要在行業專屬區域內甘做OTT業務的背書,讓終端用戶服務區輕松創新而不必花更多精力在業務下沉區。

      對于電信、電力、油氣這些具備強烈壟斷色彩和頭部企業、綜合實力均強的行業來講,做到這一點非常之難。在互聯網出現之前,成熟的電力行業其實已經達到了一個很高的境界:廠網分開,輸配分離,配售分開,現貨市場——這十六個字描述之下的電力生態圈非常健康,電廠與電網連接有序并且數字化、自動化程度很高,輸電網堅強、智能、自動化和信息化水平也很高,成百上千的中小公司依托大的電力公司作為行業領頭羊進行細分領域的發展,需求側響應、能效管理、分布式能源站、多能互補等偏用戶側的技術層出不窮。在如德國、法國這樣市場化程度比較高的國家,OTT(即過頂虛擬運營業務Over The Top)繁榮昌盛,電網公司們已經被成功管道化,用戶都在互聯網小公司和虛擬運營商手里。

      但自從2014年“能源+互聯網”高調出現后,電力企業意識到,同樣是基礎設施的OT(運營),無論是數字化還是通信系統,包括天然氣、水、熱等,運營的條件和難度都是類似,還不如綜合到一起打穿互聯網的底部,把電力網與其他網合在一起綜合運營效益倍增,同時提升競爭門檻,消解被日進斗金的互聯網公司搶奪地盤的虞憂。這也就是能源互聯網和后來綜合能源大行其道的由來。

      但是這一切在2015~2020這5年的嘗試中被浪費了,雖然產業的網絡還沒有完全被互聯網顛覆或者占領,但是這關鍵的5年至少讓所有人都認清了互聯網的“快”這一黃金法則的有效性,相比之下,傳統產業的企業實在是太慢了。這5年,巨無霸們已經被甩在身后。

      OTT業務的精髓是不要把精力集中在互聯互通上面,比如5G基站建設運維、電力的計量擴容、高鐵地鐵的規劃運營,而是把資本的注意力放在底層網絡之上的數字化模型上。類似人工智能、大數據分析、無人機等這些具備通用功能的創新,或者像微信、直播、會議這樣的通用工具,應當是聚焦在某一兩個行業內突破示范,而后瞬間在各行業內推廣,行業壁壘被數字化平臺壓入OTT的頂部之下,而不是原有的運營公司期望憑借簡單的基建優勢慣性開發增值業務。

      融合的實質不是消除競爭,而是在兼容價值最優處完成淘汰。

      其三:新基建最容易被低估、也是最可能成為電力行業引領風騷的板塊是充電樁領域,但其重點恰恰又在樁后面的網。

      如果沒有手機,通信業包括整個互聯網行業都不會像今天這樣發達。但是很少有人會注意,在手機出現以前,整個電信網絡里99%的元件和設備也都是不能移動的,也就是說這個網絡實質上是不具備互動性、移動性的。

      現在電力網、能源網也是一樣,99%的變壓器、發電機、電纜都在原地不能動,沒有技術上的必要也沒有商業模式對應,但是,隨著電動車的不斷引入,隨之上漲的不光是充電樁的數量,而且還有整個網絡的移動性。

      微信建一個群,這就是社交的移動性、靈活性、定制性?;丶业穆飞仙右粋€乘客,這就是共享經濟的移動性、靈活性、定制性。同樣,電動車這個產業的魅力,遠不在提供給人們便利和駕駛電動車的極致體驗,而在于這幾乎是工業世界里唯一一個足以跨界連接電網、交通、通訊、物流、金融、休閑購物等多端行業的巨大平臺——這是多個行業的交叉點,這是海量用戶的入口,這是各種科技交融角逐的戰場。發展電動汽車行業的關鍵和最大的紅利,在于得以借機梳理整個城市的配套公共設施,形成新的生態供應模式,確立更清晰的城市規劃和協作模式,帶動多個產業的綜合發展。

      以電動汽車為首引發的整個汽車世界的互聯網及物聯網化,將是接下來10年人們看到的最波瀾壯闊的行業轉變。比如如火如荼的5G通信網絡,其未來最大的實用之處就是放進車內,把汽車變成一個大的智能手機以拓展人類的外部互聯。這樣無論是車內操作系統的開發與更新,還是網站設計、社交通訊、購物導航,現在已存的互聯網生態圈必將圍繞電動汽車進行改變,在人們平均每天都會在汽車上度過超過30分鐘的今天,電動汽車將聯手5G通信系統成為新的互聯網入口端而重新分割競爭格局,而充電站也將成為如蘋果專賣店一樣的演示窗口和服務中心,甚至形成專業的電站管理系統:與所有入網的汽車通訊并監測電量、預估充電可能或預留充電時位、駕駛安全評分系統并與保險結合、刷新汽車軟件同步工作文檔等。

      事實上,新基建對原有行業最大的挑戰,就在于能不能轉換角度站到用戶側去,而對于新進涉足者最大的挑戰,是對專業行業的直覺顆粒度最大可以多模糊和需要多長時間。電力行業與銀行、鐵路、航空、通信這些老基建專業行業相比,無疑在這種角色轉換上面臨巨大的挑戰。

      所謂“天行有常,不為堯存,不為桀亡”,面對新基建的種種挑戰,傳統行業應當及時審視自身的短板,在易被攻擊的地方先建立護城河,充分認識到新基建之后必然會出現的各種趨勢和后果從而及時應對,不要輕率地陷入老模式的基建狂歡,錯失行業革新和自身發展機會。

      本文刊載于《中國電力企業管理》2020年04期,作者單位:德國華人新能源協會

    評論

    用戶名:   匿名發表  
    密碼:  
    驗證碼:
    最新評論0

    相關閱讀

    新基建春風吹,充電樁蓬勃發展

    今年疫情的影響基本已經過去,我們之前就講過在未來只要GDP增速跟得上,就可以視為對經濟沒有影響,目前高層已經出臺了各種政策來保證經濟的穩定發展,基建、新基建、消費是加力最大的方向。
    產業財經2020-05-21

    【兩會】全國人大代表楊元慶:提升“5G+工業互聯網”融合應用能力

    今年將圍繞建設新一代互聯網醫療健康平臺、推動信息產品消費、大力發展“5G+工業互聯網”、推動新基建和智慧經濟建設、推動制造業高質量發展等熱點話題向大會提出建議。他表示,十分看好新基建,更期待新基建帶來智慧智能經濟。
    專家觀點2020-05-21

    中電聯公布2020年4月電力市場交易信息

    2020年4月,我國疫情防控向好形勢進一步鞏固,生產生活秩序加快恢復,制造業和非制造業生產經營活動繼續改善。制造業PMI為50.8%,比上月回落1.2個百分點;非制造業商務活動指數為53.2%,比上月上升0.9個百分點;綜合PMI產出指數為53.4%,比上月上升0.4個百分點。
    重要新聞2020-05-21

    關于開展2019年度中國電力網先進供稿單位、優秀通訊員的通知

    關于開展2019年度中國電力網先進供稿單位、優秀通訊員的通知。
    站務公告2020-05-20
    光伏巨頭晶科科技登陸A股主板 敲響疫情后現場上市第一鐘

    光伏巨頭晶科科技登陸A股主板 敲響疫情后現場上市第一鐘

    2020年5月19日,晶科電力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股票簡稱:晶科科技,股票代碼:601778)在上海證券交易所主板掛牌上市,敲響了疫情發生以來第一聲現場上市鳴鑼。作為國內領先的光伏電站投資運營商和光伏電站EPC承包商,晶科科技的資本市場之路,已正式開啟。
    行業要聞2020-05-20

    孟加拉學者:煤炭和液化天然氣過度依賴進口會導致電力行業走向金融

    周一,能源經濟和金融分析研究所發布的一項新研究稱,孟加拉國對進口煤和液化天然氣的過度依賴將導致重大的財政后果。
    國際新聞2020-05-20

    AEMO發布高比例可再生能源電力系統改革大綱

    咨詢公司麥肯錫近期發布的一項報告顯示,電網阻塞已經限制澳大利亞的可再生能源投資。在當前電網系統下,開發商被告知,即使正在建設中的可再生能源項目也可能無法按時接入電網,尤其是在維多利亞州西部,將會延遲長達9個月。
    國際新聞2020-05-20

    包頭供電局石拐分局電力設施保護宣傳走進工地

    5月20日,在施工現場發放保護電力設施法律相關資料后,來自石拐分局的兩名宣傳員又來到吊車旁,為司機講解保護電力設施的重要性。隨著復工復產的節奏加快,該工地抓緊建設進度,挖掘機、鏟車等大型機械數量持續增加,架空線路、地下電纜等電力設施遭破壞的風險也在不斷增大。
    營銷服務2020-05-20

    國華電力京燃熱電廠榮獲AAA級機組第一名

    近日,國華電力京燃熱電廠在中電聯公布的2019年電力行業燃氣發電機組能效水平對標競賽中,榮獲AAA級機組第一名,這是該廠繼2018年獲得AAA級機組第二名后排名的再次提升。
    企業風采2020-05-20

    國華電力綏中電廠完成二期碼頭項目浮標技術測定

    近日,國華電力綏中電廠二期碼頭工程配套項目浮標技術測定順利完成。
    科技信息2020-05-20
    人人超碰人人爱超碰国产|秘书高跟黑色丝袜国产91在线|国内少妇偷人精品免费|9久久无色码中文字幕

    <td id="4ea3t"><ruby id="4ea3t"></ruby></td>
  • <track id="4ea3t"><strike id="4ea3t"></strike></track>
    <p id="4ea3t"></p>
    <table id="4ea3t"><option id="4ea3t"></option></tab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