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d id="4ea3t"><ruby id="4ea3t"></ruby></td>
  • <track id="4ea3t"><strike id="4ea3t"></strike></track>
    <p id="4ea3t"></p>
    <table id="4ea3t"><option id="4ea3t"></option></table>
  • 當前位置: 首頁 > 智庫 > 專家觀點

    曹湘洪:管控氫能安全風險要堅持預防為主、防患未然

    央廣網發布時間:2023-05-09 14:20:25

      作為實現“雙碳”目標的重要手段,氫能的戰略價值不言自明,但也常因其危險性令不少政企、民眾談“氫”色變。氫能的安全風險體現在哪里?如何建立風險防控措施?

      近日,中國工程院院士曹湘洪在氫能應用現代產業鏈高質量發展推進會暨專家咨詢委員會成立大會上強調,管控氫能安全風險要以預防為主、防患未然,同時堅持本質安全、系統防控。從技術角度講,一方面要系統開展氫能安全技術研究,并修訂和完善氫能安全國家標準,另一方面要建立進行氫能系統各種設備、管道管件、閥門、儀器、儀表等的檢測檢驗機構。

      要和管控天然氣安全一樣管控氫氣安全

      氫氣的安全防控在我國工業生產中并非新鮮命題。在石化產業中,氫氣作為石油煉制、生產甲醇及合成氨等的重要原料被廣泛應用;隨著我國航天事業的發展,液氫已經成為新一代發動機燃料。2021年,我國氫氣產量超過3300萬噸,在制氫與用氫中已積累了不少安全管控經驗。

      “雙碳”目標下,氫氣的清潔能源屬性更加受到重視,新的應用場景紛沓而至,由此也為氫能安全風險管控帶來新的挑戰。例如,在制氫過程中,如何做好各類大規模電解水制氫裝置和大規模儲氫裝置的安全防控;在氫氣運輸過程中,如何應對高壓氣瓶運輸中氫氣裝瓶、車輛行駛、氫氣卸車全過程的安全風險等。

      氫氣儲運裝備一旦失效,可能發生泄漏、燃燒、爆炸,造成重大人員傷亡和財產損失。不過,與另一種易燃易爆的氣體——天然氣相比,防控氫氣爆炸更具有利條件。

      據曹湘洪介紹,氫氣的燃燒與爆炸濃度范圍遠大于天然氣。天然氣的燃燒濃度下限和爆炸濃度下限分別是5.3%和6.3%,氫氣則分別是4.0%和18.3%。換言之,與天然氣相比,氫氣泄漏積聚到爆炸濃度下限需要更大的泄漏量或更長的泄漏時間。

      曹湘洪表示,氫氣和天然氣物理化學性質的對比表明,氫氣從產到用全過程做到一不泄漏,二泄漏后及時發現,三泄漏后不積聚,就能實現不發生燃爆事故。概括起來就是“要和管控天然氣安全一樣管控氫氣安全。”

      堅持“預防為主、防患未然”

      談及管控氫能安全風險的具體方針,曹湘洪概括為16個字:預防為主、本質安全、系統管控、防患未然。

      從技術角度來講,首先,要系統開展氫能安全技術研究。形成以國家重點實驗室為主體,社會科技力量積極參與的氫能安全技術研究體制,堅持問題導向和發展目標導向,總體規劃,加大投入。已經進入氫能業務的國內企業和科研單位也要根據自己的業務需求,針對安全風險管控中的問題開展研究工作。

      其次,要修訂和完善氫能安全國家標準。組織專門團隊,梳理我國已有的和正在制定過程的氫能安全國家標準,從氫能全產業鏈現狀和發展對氫能安全管控的要求出發,進行頂層設計,制定、修訂、完善標準的規劃,盡早形成系統完整的標準體系。

      最后,要建立進行氫能系統各種設備、管道管件、閥門、儀器、儀表等的檢測檢驗機構。曹湘洪表示,建設氫能設施檢測檢驗技術研究院技術要求高,資金投入大,還要有專業素質高的專門人才隊伍,建議大型國企主動擔當,國家和地方政府對檢測檢驗技術研究院要有支持和扶持政策。

    來源:央廣網


    評論

    用戶名:   匿名發表  
    密碼:  
    驗證碼:
    最新評論0
    人人超碰人人爱超碰国产|秘书高跟黑色丝袜国产91在线|国内少妇偷人精品免费|9久久无色码中文字幕

    <td id="4ea3t"><ruby id="4ea3t"></ruby></td>
  • <track id="4ea3t"><strike id="4ea3t"></strike></track>
    <p id="4ea3t"></p>
    <table id="4ea3t"><option id="4ea3t"></option></tab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