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d id="4ea3t"><ruby id="4ea3t"></ruby></td>
  • <track id="4ea3t"><strike id="4ea3t"></strike></track>
    <p id="4ea3t"></p>
    <table id="4ea3t"><option id="4ea3t"></option></table>
  • 當前位置: 首頁 > 智庫 > 專家訪談

    煤企在脫困轉型之路上的艱辛與收獲——訪重慶能源集團董事長馮躍

    中國電力網發布時間:2016-08-30 00:00:00

      受能源價格下降和國內宏觀經濟“三期疊加”等多重因素影響,煤炭行業進入需求增速放緩期、過剩產能和庫存消化期、環境制約強化期和結構調整攻堅期“四期并存”的發展階段。在這個階段,煤炭產業從理念到模式、從目標到動力,從保障到約束都已出現新形勢、發生新變化。

      不變即死、應變求生。

      面對新常態,煤炭企業既不等、不靠、不熬,也不被動應付,而是瞄準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和能源革命的大方向毅然決然地開啟新一輪改革:理順體制、完善機制、調整布局。

      重慶能源集團成立于2007年,擁有煤電、燃氣、建設、商貿、清潔能源、鋁業、金融7個產業板塊,二級企業19家、三級企業116家,在冊職工7萬人,其中煤炭企業49個,煤礦職工6.2萬人。

      2014年以來,重慶能源集團面對經濟下行壓力,主動適應新常態,推進煤炭企業供給側改革,優化產業結構,培育發展新動能,保持了企業平穩發展。

      適應新常態,下決心“去產能”

      2013年開始,煤炭價格持續下滑,煤炭企業經營形勢愈加嚴峻。

      通過深入調研,我們認為,煤炭行業供給嚴重過剩,環境對煤炭消費制約增強,而集團旗下大部分煤礦資源稟賦差、質量差、生產效率低,虧損嚴重,不能適應未來市場需求,不及早去除低效、無效產能,等下去只有死路一條。

      基于這一判斷,2014年初,我們下定決心,淘汰煤炭資源稟賦差、安全生產無保障、扭虧無望的煤礦,減人增效,遏制持續下滑的煤炭經營形勢。經過多次論證,我們制定了《煤炭企業2015-2017年脫困轉型方案》,確定了第一輪關閉17個煤礦和5個電廠的計劃,得到了重慶市委、市政府大力支持,并于2015年3月獲得市政府批準實施。針對不同環節可能存在的風險,集團研究制定了《時間節點方案》、《人員分流安置方案》、《資產處置方案》、《資金保障方案》、《安全風險評估報告》、《安全工作方案》、《穩定風險評估報告》、《穩定工作方案》、《宣傳工作方案》、《民主程序方案》等10個實施子方案。

      為做好去產能工作集團及礦業公司分別成立了主要領導掛帥、班子成員齊參加的領導小組,領導小組下設綜合協調、宣傳穩定、職工安置、安全督導、資產處置和資金保障、職代會程序指導、紀律監督七個專項工作組,確定礦業公司為工作主體,集團公司1名領導負責一個礦業公司,對去產能工作進行全面指導和協調。各礦業公司按照集團公司確定的去產能目標任務,制定工作措施、節點任務和責任人,細化實施方案,及風險評估和防控預案,落實到每項工作中,確保工作順利推進。

      在去產能的過程中,我們始終將職工安置作為工作的重中之重,為做好職工安置,我們提出“三堅持”,分別是:

      堅持宣傳引導和政策解答,通過溝通協調贏得共識。

      宣傳引導注重“四性”:即煤礦關閉的必要性、執行政策的合法性、安置方案的公平性、職工安置信息的公開性。

      政策解答要求“四講清”:講清分流安置的范圍、方式、步驟,講清下崗再就業的渠道,講清經濟補償金的計算方式和獎勵標準,講清失業金、養老保險、醫療保險等方面的有關政策。

      通過宣傳形勢和政策解答,吸納職工合理意見,打消了職工顧慮,減輕了下崗安置阻力。

      堅持依法依規和以人為本,通過民主參與體現公平。

      充分發揮基層黨組織和工會、職代會在去產能過程中的重要作用。按“四步法”嚴格履行民主程序:

      第一步細化方案?!耙坏V一策”細化職工分流安置方案,盡量讓職工有多種安置選擇。

      第二步逐一談心。采取“一對一”、“多對一”形式,切實做好職工代表對職工安置方案的宣傳解釋工作。

      第三步分析評估。評估方案,對職工代表存在的疑慮問題,落實人員“一對一”做工作化解,適時召開職工代表大會。

      第四步投票表決。公開透明對職工分流安置方案進行表決,為去產能工作提供法律保障和群眾基礎。

      堅持“溫暖與改革同行”,對困難職工幫扶兜底。

      用十項硬措施分類進行重點幫扶,對關閉退出礦井困難職工,工會統一納入到幫扶體系中,切實兜牢困難職工的生活底線。

      堅持耐心疏導和精心服務,通過包干負責保證穩定。采取專班負責、專人包干,定期開展影響穩定因素摸排、梳理和評估,制定預案和模擬演練,確保礦區穩定。

      截至2016年6月底,重慶能源集團已關閉8個煤礦,停產、停建10個煤礦,減少產能542萬噸,煤炭企業用工比2014年初減少2.1萬人。

      抓轉型升級,培育新動能

      轉型升級實現脫困發展,既是加快培育新動能、保持企業活力的現實要求,也是籌集關閉煤礦資金、拓展人員安置渠道的重要手段。

      改造升級存續煤礦,推行煤礦“四化”建設。對存續煤礦從解決工效低、安全無保障、盈利能力弱為目標,實施“機械化、信息化、自動化、專業化”建設,近年來,煤礦“四化”水平明顯提升,目前原煤人均工效達到2噸/工,比2014年初提升33%。

      抓好煤炭產業鏈延伸,加快實施重點項目。與新加坡勝科公司合作,新建安穩二期2×66萬千瓦火力發電項目,將于年內并網發電。積極推進煤層氣抽采、煤炭地下氣化等煤炭清潔利用項目,中梁山公司煤炭原地氣化第一口科學試驗井已于2016年7月8日點火成功,天府公司第一口試驗井計劃于2017年上半年建成。

      尋求轉型,填補煤炭產業退出空白。為解決煤炭產業退出后的“空心化”,我們充分利用人才優勢,組織銷售經營人才,組建了進出口貿易公司,開展市場有需求的生活消費商品貿易,從能源生產供給體系轉向生活消費體系,加大生活暢銷商品進出口貿易,咖啡貿易額上半年達到3億美元,全年預計達到6億美元。中梁山礦業公司煤礦退出后,轉向咖啡豆深加工產業,正在籌建10000噸咖啡加工產業園。集團與云南宏天實業公司等九家企業發起成立了咖啡交易中心,咖啡交易中心于6月16日正式開業,形成咖啡收儲、加工、交易和進出口貿易的全產業鏈。

      通過供給側結構性改革,重慶能源集團上下對化解過剩產能的認識更加統一,脫困發展的信心更加堅定,煤炭企業產業結構逐步優化、發展質量不斷提升。今年上半年,在煤炭價格持續下跌的情況下,全集團營業收入同比增長2.2%,原煤全員工效增長了11%,原煤制造成本下降了18%。截至6月30日,全集團連續25個月沒有發生較大及以上安全事故,連續安全生產232天,創造了安全生產歷史最長周期,去產能、調結構初見成效。

      國發〔2016〕7號文件印發以來,按照黨中央、國務院和重慶市委、市政府的統一部署,在國家各項政策能夠及時到位的前提下,我們將加快實施第二輪關閉19個煤礦的化解過剩產能計劃。到2020年,全集團煤礦個數由2014年初49個減少至13個,總人數由6.2萬人減少至1.5萬人,煤炭產能由2355萬噸下降到1000萬噸。我們有信心,煤炭企業通過供給側結構性改革,一定能夠走出困境,走向持續健康發展道路。


    評論

    用戶名:   匿名發表  
    密碼:  
    驗證碼:
    最新評論0

    相關閱讀

    無相關信息
    人人超碰人人爱超碰国产|秘书高跟黑色丝袜国产91在线|国内少妇偷人精品免费|9久久无色码中文字幕

    <td id="4ea3t"><ruby id="4ea3t"></ruby></td>
  • <track id="4ea3t"><strike id="4ea3t"></strike></track>
    <p id="4ea3t"></p>
    <table id="4ea3t"><option id="4ea3t"></option></tab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