習近平總書記強調指出,國有企業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重要物質基礎和政治基礎,是黨執政興國的重要支柱和依靠力量,必須理直氣壯做強做優做大。
改革,是搞好國有企業的關鍵一招。
黨的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以前所未有的決心和力度,開啟了氣勢如虹、波瀾壯闊的全面深化改革新征程,而深化國有企業改革是其中的重要篇章。隨著改革的持續深入推進,國有企業煥發出新活力,展現了新氣象。
然而,改革不平衡、落實不到位的情況依然存在,一些重點難點問題還沒有完全解決。為更好推動國企改革“1+N”政策體系落地落實,解決頑疾補齊短板,黨中央決定實施國企改革三年行動。2020年6月30日,習近平總書記主持召開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員會第十四次會議,審議通過《國企改革三年行動方案(2020—2022年)》(下稱方案)。
中國社會科學院經濟研究所所長黃群慧認為,這個方案是立足“兩個大局”、滿足新發展階段新要求的國有企業改革系統深化的行動計劃,對整體、系統和協同推進國有企業改革深化,進一步完善社會主義基本經濟制度具有重要意義。
習近平總書記高度重視國企改革三年行動工作。三年來,習近平總書記在黨的十九屆五中、六中全會,中央經濟工作會議,中央政治局會議等重要會議上,先后多次對國企改革三年行動作出重要指示。
國有企業改革三年行動是落實國有企業改革“1+N”政策體系和頂層設計的具體施工圖。與此前的國有企業改革相比,其最大的特點,是“可衡量、可考核、可檢驗、要辦事”。
為了增強國企改革三年行動的可執行性,國務院國有企業改革領導小組連續組織召開多次會議進行部署落實。2020年9月,國務院國有企業改革領導小組召開第四次會議和全國國有企業改革三年行動動員部署會議。會議強調,要強化部門責任落實,建立責任制,發揮地方積極性,創造性落實方案。在這次會議之后,層層立下軍令狀,成為上上下下壓實責任的重要舉措。
國務院國資委認真履行國務院國有企業改革領導小組辦公室職責,始終把實施三年行動作為頭等大事,探索形成“系統性推進、清單化舉措、定量化督辦、穿透式操作、典型性推廣”的一整套工作機制。印發《貫徹落實〈三年行動方案〉改革舉措工作臺賬》,將29個部門改革任務細化為337項具體舉措。
在改革推進過程中,國務院國企改革領導小組辦公室每月一主題,召開視頻推進會,與會者包括各央企、各地方國資委和國企,實現“一竿子插到底”。與會者積極交流經驗、深入查找問題。比如,2022年7月5日,國務院國企改革領導小組辦公室以視頻方式召開專題推進會,強調要以高質量黨建引領國企改革三年行動,大力弘揚企業家精神激勵干部擔當作為。
各地方黨委和政府把推進國企改革三年行動作為重大政治責任。河南省新一屆省委每次財經委會議均專題研究國企改革工作,提出了“理順關系、優化布局、戰略重組、防化風險、激發活力”的重組整合總體思路,明確用一年時間基本完成全省國企重組,不斷優化布局結構,提升配置效率。山東省在全國首創了國企改革述職問詢制度。每年組織省屬企業負責人就抓國企改革向省國企改革領導小組述職并接受問詢,分管副省長全程參與并現場提問、點評,確保點準穴位、戳到痛處。
相關企業廣泛深入開展宣貫培訓,把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系列重要論述作為首要政治任務,組織廣大干部職工深入學懂弄通做實。中央企業集中培訓覆蓋子企業超3.6萬戶;地方國企開展集中培訓覆蓋各級子企業超4.9萬戶,凝聚起人人關心改革、落實改革的磅礴力量。
擊鼓催征,春潮涌動;千帆競渡,奮楫者先。
“2022年,決戰決勝國企改革三年行動實現高質量圓滿收官。”在剛剛召開的中央企業負責人會議上,國資委黨委書記張玉卓表示,國企改革三年行動實現了“三個明顯成效”預期目標:在形成更加成熟更加定型的中國特色現代企業制度和以管資本為主的國資監管體制上取得明顯成效,在推動國有經濟布局優化和結構調整上取得明顯成效,在提高國有企業活力和效率上取得明顯成效。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