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國兩會,一頭連著發展大計,一頭連著民生實事,既能觸摸到強勁的時代脈搏,又能感受到枝葉關情的民生溫度。
“啟動鄉村建設行動,加強水電路氣信郵等基礎設施建設”“強化國家鄉村振興重點幫扶縣幫扶措施”“加快發展鄉村產業”“發展智慧城市、數字鄉村”“持續改善民生”“扎實推進共同富裕”……細看今年政府工作報告,鄉村振興和民生保障相關內容不僅出現在經濟社會發展總體要求和政策取向中,也是2022年政府工作任務之一。
鄉村振興,電力先行。許多來自農村地區、關注“三農”工作的代表委員熱議并展望鄉村振興新圖景,期待電力大有作為。
可靠電力服務鄉村振興
3月6日,習近平總書記在看望參加全國政協會議的農業界、社會福利和社會保障界委員時強調:“糧食安全是‘國之大者’。”
“加強糧食等重要農產品穩產保供”“確保糧食能源安全”“糧食調入地區更要穩定糧食生產”……政府工作報告提出,各方面要共同努力,裝滿“米袋子”、充實“菜籃子”,把14億多中國人的飯碗牢牢端在自己手中。
作為經常與鄉村打交道的糧食企業負責人,全國人大代表、河北柏糧糧食儲備有限公司董事長尚金鎖說,隨著農業現代化水平的不斷提高,電力已成為糧食生產的重要生產資料和支撐保障力量。實施高效節水灌溉與高標準農田建設、加快發展設施農業、加強智能糧庫建設,都離不開持續穩定的電力供應,這是鄉村振興的基礎。
安全可靠的電力供應來自堅強可靠的電網。
內蒙古自治區鄂倫春自治旗位于大興安嶺南麓,地處邊遠,基礎設施相對薄弱。全國人大代表、內蒙古自治區鄂倫春自治旗人大常委會主任代喜院介紹,當地電網企業在“十二五”和“十三五”時期投入12.69億元用于電網改造升級,去年又投入5007萬元實施農網鞏固提升工程,大幅提升了供電質量。他說,從助力打贏脫貧攻堅戰到全面推進鄉村振興,電網企業始終履職擔當,推動基礎設施逐步改善、供電質量更加可靠,努力滿足“三農”發展的用電需要。
去年,國家電網經營區供電可靠率已達到99.856%。今年,對照中央一號文件“扎實開展重點領域農村基礎設施建設”“深入實施農村電網鞏固提升工程”等要求,國家電網有限公司印發《2022年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助力鄉村振興工作要點》,提出將大力實施農網鞏固提升工程,進一步增強農村供電保障能力,農村地區綜合電壓合格率達到99.805%,供電可靠率達到99.864%。
我國城鎮化正在轉向全面提升質量的新階段。政府工作報告要求,提升新型城鎮化質量。在3月7日國新辦舉行的新聞發布會上,國家發展改革委副主任胡祖才提出,要著力促進城鄉融合發展,協同推進城市和鄉村現代化。
全國政協常委,黑龍江省政協副主席,民盟中央常委、黑龍江省委主委趙雨森就推進新型城鎮化與鄉村振興協同發展、實現共同富裕向大會提交提案。他認為,要從城鄉融合的視角來推進新型城鎮化與鄉村振興協同發展,構建城鄉互聯互通的農村基礎設施體系。全國政協委員,民建江西省委會副主委、江西農業大學副校長劉木華建議在鄉村建設行動中推動水電氣油數字化等城鄉一體化。
既要更綠色也要更智能
3月8日,十三屆全國人大五次會議第二場“代表通道”上,全國人大代表、河北省張家口市橋東區望山鄉元子河村黨支部書記郭建仁介紹了村民們現在的紅火日子。他說,今年元子河村將推進農光互補新能源項目等,力爭當好鄉村振興和高質量發展的排頭兵。
在鄉村振興戰略總要求中,“生態宜居”為美麗鄉村建設奠定了綠的主色調。碳達峰碳中和大背景下,推進農業農村綠色發展,中央一號文件強調要推進農村光伏、生物質能等清潔能源建設?!?ldquo;十四五”推進農業農村現代化規劃》提出,加快構建以可再生能源為基礎的農村清潔能源利用體系。
今年的全國兩會上,全國人大代表、明陽集團董事長張傳衛重點圍繞構建新型鄉村能源體系和創建“雙碳”經濟示范區等方面內容提出了建議。他認為,建立與鄉村振興相適應的農村新能源供應體系,是加快農業農村現代化步伐,促進農業高質高效、鄉村宜居宜業、農民富裕富足的重要保障。通過風光儲一體化開發建設與鄉村振興、農業農村現代化協同融合規劃,清潔能源將成為農村經濟新的增長點。全國人大代表、西南大學資源環境學院教授謝德體認為,實現農業農村現代化的過程,也是節能減排、實現“雙碳”目標的過程。
全面推進鄉村振興,需要電力發揮基礎保障作用,也對電力提出更高要求——要更綠色,還要更智能。
政府工作報告明確提出發展數字鄉村。用“數字化”賦能鄉村振興,也是今年全國兩會代表委員熱議的話題。
茶葉是江蘇省宜興市西渚鎮白塔村的特色產業。過去,傳統制茶方式污染嚴重、效率低下,難以保障茶葉品質。在當地供電公司的幫助下,白塔村大力開展“以電制茶”,創新打造“數字茶業”,建成了清潔智能的無煙化制茶機械生產流水線,推動茶產業轉型發展。全國人大代表、白塔村黨總支書記歐陽華介紹,村里用上了全自動化生產線后,炒制1500余斤茶葉所需的人力只需過去的五分之一,增加了產業經濟效益。
數字化轉型逐步下沉,電力大數據與鄉村振興碰撞出更多火花。今年,國家電網公司將結合各地需求開展電力看鄉村振興大數據分析,配合地方政府開展易地扶貧搬遷入住率、扶貧車間開工率等專題電力數據分析,推動電力大數據融入“數字鄉村”建設體系。小到一個農產品加工車間通過度電產值大數據分析開展的節能改造,大到全國范圍內的農業生產自動化和數字鄉村建設,電力大數據將在鄉村振興中發揮特有的作用。
服務優環境好實現“筑巢引鳳”
鄉村振興,關鍵在人。全國人大代表、中國社會科學院農村發展研究所所長魏后凱說,人才短缺是目前縣域鄉村經濟發展的短板。他建議為人才創造良好環境,包括優化營商環境、提供政策支持等,讓人才進得來、留得住、干得好。
栽好梧桐樹,自有鳳凰來。農村地區筑巢引鳳,電力是關鍵一環,不僅利好眾多鄉鎮企業,也吸引了更多青年人才返鄉創業。
全國人大代表葛樹芹擔任河南省湯陰縣宜溝鎮向陽莊村黨支部書記已有17年,目睹了向陽莊村的發展和變化。她說:“這幾年農網持續改造升級,供電質量和供電可靠性都大幅提升,我們的鄉村產業和電商物流都發展起來了。不少年輕人選擇返鄉就業、創業,給我們村增添了不少活力。”
產業興旺是鄉村振興的“里子”,不僅需要可靠供電保障,也離不開優質供電服務和良好的電力營商環境。
全國人大代表、浙江省桐廬縣江南鎮環溪村村監會主任周忠蓮說,供電公司依托環溪村便民服務中心創建“紅船·光明驛站”,為客戶提供差異化服務,實現客戶“辦電不出村”“一次不用跑”,極大提高了服務水平,改善了電力營商環境,也吸引了更多年輕人返鄉創業。人才持續涌進鄉村,拓寬了致富的路子,也必將把廣大農村建設得越來越好。
今年全國兩會,從涉及“三農”工作的議案提案看,許多代表委員提出了全面推進鄉村振興必須壯大鄉村產業的觀點。
在四川省北川羌族自治縣擂鼓鎮五星村,種植黃連是一項老傳統,當地氣候、溫度、土壤等自然條件非常適宜種植各類中藥材。全國人大代表、五星村黨支部書記、村委會主任余紹容說,黃連種植、灌溉、晾曬、存儲等環節都需要可靠的電力保障,有了“放心電”,村里還發展起了茶產業,打響了“五星茶葉”品牌。她希望電力繼續為鄉村振興注入活力,為更多特色產業發展打下堅實基礎。
春耕春種的大幕已在大江南北陸續拉開,各地縣域經濟蓬勃發展、欣欣向榮,城鄉一體化的“進度條”正逐步加速向前。描繪產業興旺、生態宜居、鄉風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鄉村振興畫卷,推動城鄉一體化發展,電力將繼續發揮基礎保障作用,為農村經濟社會發展提供動能。(李婕茜)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