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d id="4ea3t"><ruby id="4ea3t"></ruby></td>
  • <track id="4ea3t"><strike id="4ea3t"></strike></track>
    <p id="4ea3t"></p>
    <table id="4ea3t"><option id="4ea3t"></option></table>
  • 當前位置: 首頁 > 新聞 > 重要新聞

    全球最大“人造太陽”核心安裝開啟

    經濟日報發布時間:2020-06-16 10:19:42

    起重機將國際熱核聚變實驗堆的杜瓦底座吊入托卡馬克基坑內。

    中核集團建造的中國環流器二號。

    可控核聚變裝置俗稱“人造太陽”,是照亮人類未來的終極能源夢想。近日,我國傳來好消息:由中核集團牽頭的中法聯合體為“人造太陽”核心設備安裝工作全面開展創造了有利條件——這是中國向核能高端市場邁出的實質性步伐,將為我國深度參與聚變國際合作、自主設計建造未來中國聚變堆奠定堅實基礎。

    近日,位于法國的世界上最大的核聚變反應堆——國際熱核聚變實驗堆(ITER)項目迎來了重要里程碑時刻,施工人員開始安裝反應堆托卡馬克的首個主要部件。此前,由中核集團牽頭的中法聯合體按期開展了相關安裝底座——杜瓦底座的接收及吊裝準備工作,為核心設備安裝工作全面開展創造了有利條件。這是中國向核能高端市場邁出的實質性步伐,將為我國深度參與聚變國際合作、自主設計建造未來中國聚變堆奠定堅實基礎。

    從“靠太陽”到“造太陽”

    可控核聚變裝置俗稱“人造太陽”,是全球核聚變人一代代接力奔跑,致力于照亮人類未來的終極能源夢想。伴隨全球人口增長與經濟發展,能源需求將持續增長。然而,地球化石燃料的儲量有限,尋找未來能源成為當務之急。

    萬物生長靠太陽,無論是傳統的化石能源,還是風能、生物能等新型能源,其本質都是太陽能。而太陽的能量,科學家們早已探明究竟:來自其內部的核聚變反應。

    那么,我們是否可以模擬太陽產生能量的原理,研發可控核聚變技術,從而制造“太陽”呢?

    專家的回答是肯定的:不僅可以,而且是必須。

    “可控核聚變是目前人類認識到的,可以最終解決人類社會能源與環境問題、推動人類社會可持續發展的重要途徑之一。”中核集團核工業西南物理研究院院長段旭如表示。

    從必要性來說,化石能源不可再生且有污染,風能、水能不穩定,核裂變能原料有限、核廢料有放射性污染,因此,需要尋找資源豐富、清潔高效的新能源——目前,最有可能擔當這一角色的只有可控核聚變能。而且,可控核聚變不排放有害氣體,有利于解決當前的環境污染問題。

    從可行性來說,核聚變的原料是氫的同位素(氘和氚),地球上含量極為豐富。“氘在海水中儲量極大,1公升海水里提取出的氘,在完全聚變反應后,可釋放相當于燃燒300公升汽油的能量。”段旭如說。

    一字之差的困難

    從核裂變到核聚變,從不可控到可控——僅一字之差,但技術難度差別太大了。“世界上首顆原子彈爆炸后不到10年,核裂變技術就實現了和平利用,建成了核電站。”中核集團核工業西南物理研究院特聘研究員鐘武律說,因此,許多人曾樂觀地認為,用不了多久就能實現核聚變的和平利用——然而,經過全世界科學家超過半個世紀的努力,至今仍未成功。

    鐘武律做了一個簡單比較。太陽能穩定核聚變,是因其內部不僅有1500萬攝氏度以上的高溫,且約有3000億個大氣壓的超高氣壓。而地球上無法達到如此高的氣壓,只能在高溫上下功夫了,需要把溫度提高到上億攝氏度才行。“先不說如何產生這么高的溫度,就算產生了,也找不到容器‘盛放’它。”鐘武律說,地球上最耐高溫的金屬材料鎢在3000多攝氏度就會熔化。

    不過,人類不會被困難嚇倒。20世紀50年代開始,科學家們就經歷了一系列磁約束技術路線的探索,到20世紀60年代,蘇聯科學家提出托卡馬克方案,效果驚人,備受關注。托卡馬克,簡單來說是一種利用磁約束來實現受控核聚變的環形容器。它的中央是一個環形真空,外面圍繞著線圈。通電時,其內部會產生巨大螺旋形磁場,將其中的等離子體加熱到很高溫度,以達到核聚變目的。

    “核聚變能是清潔安全的,但仍需科學普及。”段旭如表示,就聚變堆而言,燃燒等離子體被約束在真空室內,且所含聚變堆中的氘氚燃料含量低,不會爆炸,也不會導致泄漏,幾乎沒有放射性污染。

    勇擔重任的中國核電人

    我國可控聚變研究始自20世紀50年代,幾乎與國際上聚變研究同步。

    1965年,根據建設需要,我國建立了當時國內最大的聚變研究基地——西南物理研究所,也就是中核集團核工業西南物理研究院的前身。

    正是在這里,中國核聚變領域第一座大科學裝置——中國環流器一號(HL-1)托卡馬克裝置于1984年建成,成為我國核聚變研究史上的一個重要里程碑。它的成功建造與運行為我國自主設計、建造、運行核聚變實驗研究裝置積累了豐富經驗,培養了我國第一批核聚變工程技術及實驗運行人才隊伍,為我國發展更高參數的磁約束聚變大科學裝置奠定了堅實基礎。

    從此,中國磁約束聚變一步步從無到有,從小到大。1995年,中國第一個超導托卡馬克裝置HT-7在合肥建成;2002年中國建成第一個具有偏濾器位形的托卡馬克裝置中國環流器二號A(HL-2A);2006年,世界上第一個全超導托卡馬克裝置東方超環(EAST)首次等離子體放電成功……

    預計今年在四川成都投入運行的“中國環流器二號M”裝置,將成為我國規模最大、參數最高的磁約束可控核聚變實驗研究裝置。它可將我國現有裝置的最高等離子體電流從1兆安培提高到3兆安培,離子溫度也將達到1億攝氏度以上。

    人類的共同目標

    正如太陽造福于整個地球,“人造太陽”的研制,將為人類帶來巨大福祉。但其技術挑戰大,研發困難重重,因此需集全球之力共同來攻克。

    基于此,國際熱核聚變實驗堆(ITER)計劃2006年應運而生,由中國、美國、歐盟、俄羅斯、日本、韓國和印度7方參與,計劃在法國普羅旺斯地區共同建造一個電站規模的聚變反應堆,也即世界上最大的托卡馬克裝置。ITER是目前全球規模最大、影響最深遠的國際科技合作項目之一,凝聚了國際聚變界多年來的研究成果以及國際聚變界的技術力量。

    “該項目也是中國以平等身份參加的最大國際科技合作項目。其中,中國承擔了約9%的采購包研發任務。”段旭如表示:“簽署這個計劃,正是希望集中全球科技力量,共同攻克難題。”

    “這些年來,我國磁約束聚變研究進展得益于參加ITER計劃。”段旭如說,利用這一良好國際合作平臺,在國家有關部委的大力支持下,我國核聚變研究實現了高質量發展,磁約束核聚變研究從過去地跟跑步入了并跑階段,部分技術達到了國際領先水平。

    中國的積極參與也推動了ITER計劃的快速發展。鐘武律表示,參加ITER計劃以來,中國積極參與建設,承擔著諸多核心部件研發制造(采購包)任務。“目前,中國承擔的ITER采購包,不管是在研發進度還是在完成質量方面,均處于7方的前列,為ITER建設貢獻了中國力量與智慧。在國際聚變舞臺上,中國有了更大的話語權。”

    除了承擔中方承諾的任務外,中方還積極爭取ITER其他關鍵任務。去年9月,中核集團牽頭拿下了ITER迄今金額最大的主機總裝1號合同。這個工程安裝的是ITER裝置最重要的核心設備,其重要性相當于核電站的反應堆、人體里的心臟。這是有史以來中國企業在歐洲市場中標的最大核能工程項目合同。

    “通過國際競標拿到了ITER項目最核心部分的安裝工程,證明我們的團隊在世界上是領先的。”中核集團董事長余劍鋒表示。

    “從ITER計劃的進展以及國際核聚變發展進程看,我們有信心到21世紀中葉實現可控的核聚變發電。”段旭如充滿信心。

    評論

    用戶名:   匿名發表  
    密碼:  
    驗證碼:
    最新評論0

    相關閱讀

    “新疆三峽”工程大壩主體提前完工

    “新疆三峽”工程大壩主體提前完工

    經過五年建設,近日,國家重大水利工程——新疆阿爾塔什水利樞紐工程大壩主體提前3天完工,達到抵御200年一遇特大洪水的條件,標志著葉爾羌河徹底告別千年水患,同時也為電站投產發電目標奠定了堅實基礎。
    國內新聞2020-06-12

    中核集團積極部署、深入推進“執行力提升年”專項工作

    集團領導深入總部部門黨支部,與總部員工交流思想,探討推進作風轉變、提升執行力的方法和路徑,引導干部員工振奮精神、凝聚力量。
    國內新聞2020-06-11
    中核集團召開在鄂單位加快推進生產經營座談

    中核集團召開在鄂單位加快推進生產經營座談

    6月5日,中核集團以視頻形式召開集團公司在鄂單位加快推進生產經營座談會,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重要講話和指示批示精神,貫徹落實黨中央、國務院決策部署和全國兩會精神,支持在鄂單位在疫情防控常態化條件下加快推進生產經營,助力湖北省疫后重振發展。
    國內新聞2020-06-08

    中核中原面向中核集團系統內公開招聘中層干部

      中國中原對外工程有限公司(簡稱中核中原)是中國核工業集團有限公司核電“走出去”的專業化平臺,是中國第一個海外核工程建造商,開創了中國核工業走向世界的先河,先后在阿爾及利亞、巴基斯坦成功建設核研究中心和商
    招聘公告2020-06-04
    中核集團與中國安能會談

    中核集團與中國安能會談

    6月2日,中核集團黨組書記、董事長余劍鋒在集團公司總部會見了中國安能建設集團有限公司黨委書記、董事長周國平一行,雙方就開展全方位合作進行了深入溝通交流。集團公司黨組成員、副總經理申彥鋒,中國安能黨委副書記、董事曹厚琪參加會見。
    國內新聞2020-06-03
    中核集團傳達學習習近平總書記重要講話和全國兩會精神

    中核集團傳達學習習近平總書記重要講話和全國兩會精神

    6月1日,中核集團舉辦黨組中心組2020年第5次(擴大)學習會暨中核大講堂第54講,傳達學習習近平總書記重要講話和全國兩會精神。
    國內新聞2020-06-02

    遼寧核電面向中核集團系統公開招聘中層干部

    遼寧核電中核遼寧核電有限公司成立于2009年3月27日,是徐大堡核電項目的業主單位。徐大堡核電項目是遼寧省沿海經濟帶單體投資最大的項目,總投資1400億元以上,項目按6臺百萬千瓦級機組規劃,一次規劃,分期建設。核電廠全面建
    招聘公告2020-05-31
    中核牽頭,國際熱核聚變堆完成“黃金節點”

    中核牽頭,國際熱核聚變堆完成“黃金節點”

    記者從中核集團獲悉,當地時間5月28日,在法國南部卡達拉舍,國際熱核聚變實驗堆(ITER)重達1250噸的杜瓦底座平穩落位于托卡馬克裝置基坑內臨時支撐上,杜瓦底座吊裝工作圓滿完成,拉開了國際熱核聚變實驗堆(ITER)主設備安裝的序幕。
    重要新聞2020-05-29
    中核集團黨組書記、董事長余劍鋒:攜手同心干好新時代重大工程

    中核集團黨組書記、董事長余劍鋒:攜手同心干好新時代重大工程

    5月26日~27日,中核集團黨組書記、董事長余劍鋒一行先后赴福建省霞浦核電、福清核電檢查指導工作。
    國內新聞2020-05-28

    【兩會】全國政協常委王壽君:核工業第二個春天來了

    “核工業第二個春天來了,現在處于早春,后面的好日子還長著呢?!痹谌珖鴥蓵磳⒄匍_之際,全國政協常委、中國核學會理事長王壽君接受記者采訪時對我國核工業未來發展如是說,指出我國核工業正處于重要戰略機遇期。
    國內新聞2020-05-27
    人人超碰人人爱超碰国产|秘书高跟黑色丝袜国产91在线|国内少妇偷人精品免费|9久久无色码中文字幕

    <td id="4ea3t"><ruby id="4ea3t"></ruby></td>
  • <track id="4ea3t"><strike id="4ea3t"></strike></track>
    <p id="4ea3t"></p>
    <table id="4ea3t"><option id="4ea3t"></option></tab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