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d id="4ea3t"><ruby id="4ea3t"></ruby></td>
  • <track id="4ea3t"><strike id="4ea3t"></strike></track>
    <p id="4ea3t"></p>
    <table id="4ea3t"><option id="4ea3t"></option></table>
  • 當前位置: 首頁 > 新聞 > 重要新聞

    核電整合傳聞再起,權威人士:并非空穴來風

    能源雜志發布時間:2020-03-09 08:40:28  作者:沈小波

      近日,關于中廣核集團分拆,核電業務并入中核集團的消息在坊間流傳。有兩位權威人士告訴《能源》雜志記者,傳言 “并非空穴來風”,其中一位為接近發改委的一家官方機構的高管,另一位曾為中廣核集團的高管。

      多位核電業內人士表示,關于中廣核集團核電板塊并入中核集團的傳言并非最近才有,在核電業內已經流傳了很多年。

      中核集團的一位退休高級專家說,去年8月,美國將中廣核集團及其三家附屬公司列入實體清單后,就有類似消息流傳,聽說最后是國資委一位主要領導極力反對,才最終沒有落地。

      上述中廣核集團高管表示,類似傳言一直都有,有傳并入中核,也有傳并入其他央企的。他懷疑類似傳言,背后都有推動力量??赡苡兄泻思瘓F在背后推動。“傳并入中核集團的,就有兩三次了。”

      中核集團一名內部人士表示,他聽說了傳言,沒有任何消息,但認為這次傳言很可能是來真的,因為人事已經有動作,“和之前幾次不一樣。”

      所謂人事動作,即指近期以來,中核集團頻頻對外輸出領導人才。

      今年1月20日,國資委企干二局相關負責人在中廣核宣布了一個不尋常的人事任命:楊長利任中廣核集團黨委副書記、董事、總經理;張善明不再擔任中廣核黨委副書記、董事、總經理職務。

      調任之前,楊長利任中核集團副總經理。這是中廣核集團自1994年正式成立以來,首次有中核系統出身的管理調任中廣核任董事長、總經理級別的高層管理者。

      再者,中廣核集團董事長賀禹出生于1957年3月,到今年3月就年滿63周歲,這是央企正職領導退休的最后紅線,大概率會在今年年內退休。

      3月4日,國家電投集團、華能集團、大唐集團密集人事調整。

      原中核集團董事、黨組副書記祖斌調任國家電投集團董事、黨組副書記;原國家電投董事、黨組副書記時家林調任大唐集團董事、黨組副書記;原大唐集團董事、黨組副書記王森調任華能集團董事、黨組副書記。

      有觀察人士據此大膽推測,假設傳言為真,那么楊長利很可能扮演一個過渡角色,在賀禹退休后接任董事長,中廣核拆分并入中核后,再回中核任董事、黨組副書記,相比之前在中核的副總經理職務,位次提前,相關職務也正好空缺(中核董事、黨組副書記祖斌已調任國電投),“這樣就都說的通了。”

      接近發改委的一家官方機構的高管表示,相關傳言并非空穴來風,相關方面正在研究,但具體中廣核集團是否拆分,是否如傳言一般,核電業務并入中核,非核電業務并入國電投,“肯定都還沒有定數。”

      中廣核集團一位高管也認為,相關傳聞不是空穴來風,但肯定都沒確定。“如果上面確定了,還會只是一些傳言嗎?”

      傳言版本甚多,有傳言中廣核核電板塊并入中核集團,也有傳言,國電投、中廣核的核電業務并入中核,核電“大一統”。

      上述中核集團退休高級專家認為,“大一統”的可能性不大,因為反對核電“大一統”的力量不小。中廣核集團核電業務并入中核的可能性存在,理由有二,一是都并入中核,“華龍一號”的融合問題就很容易解決了;其次,并入后,可以減少核電內部消耗,也符合央企做大做強的目標。

      “這樣中國核電就會形成中核‘華龍一號’和國電投AP1000兩條技術路線并行的局面。”該專家認為,由于主導中廣核版“華龍一號”的中廣核下屬設計院與中核過去不和,很可能不愿并入中核,去國電投下屬上海核工院可能性也不大,更可能去中國國家核安全局,充實核安全局的技術力量。

      中核集團和中廣核集團都根據自己的技術積累開發了各自的三代核電技術,后在國家能源局強令下融合為“華龍一號”,具體仍有差別。中核版“華龍一號”安全系統特征為“二列能動+非能動”, 中廣核版“華龍一號”特征為“三列能動+非能動”,由該系統差異也引申出支持系統、電源、廠房結構等區別。

      中國核能行業協會一位專家表示,兩個版本“華龍一號”并不是壞事,面對國際客戶,可以提供多種選擇,“也許有的國家喜歡中廣核版,有的喜歡中核版呢?”

      具體中廣核集團前途命運如何,還需等待時間驗證。

    評論

    用戶名:   匿名發表  
    密碼:  
    驗證碼:
    最新評論0

    相關閱讀

    日本東京電力稱需花10年為取出福島核電站燃料碎片打基礎

    近日,針對被視為福島核電站反應堆報廢工作中最難關卡的燃料碎片取出作業,日本東京電力公司反應堆報廢推進部門最高負責人小野明稱,“希望在未來10年左右的時間,為正式回收夯實基礎”。
    國際新聞2020-03-06

    福島核電站所在地部分地區首次解除避難指令

    日前,據媒體報道,日本放送協會(NHK)報道稱,福島核電站所在地福島縣雙葉町部分地區的避難指令于當地時間3月4日0時起被解除。
    國際新聞2020-03-05

    山東核電獲國家高新技術企業認證

    近日,山東核電有限公司國家高新技術企業認定正式獲得了國家科技部火炬高技術產業開發中心的批復,標志著山東核電正式取得了國家高新技術企業的認證。
    企業風采2020-03-04
    未來到底如何發電,核電站究竟能不能建?中國的核電技術有多強?

    未來到底如何發電,核電站究竟能不能建?中國的核電技術有多強?

    從1938年德國科學家奧托哈恩和莉澤麥特納建立世界上第一個成功的核裂變裝置以來,人類對核能的使用至今已經有接近80年的歷史。
    電力朋友圈2020-03-04
    核電老兵張善明辭任中國廣核董事長

    核電老兵張善明辭任中國廣核董事長

    根據中國廣核電力股份有限公司公告,公司董事會于3月3日收到了張善明的書面辭職報告,其因工作調整向董事會請求辭去公司董事長、非執行董事、董事會提名委員會委員及董事會核安全委員會主任職務。
    重要新聞2020-03-04
    華龍一號全球首堆熱態性能試驗完成

    華龍一號全球首堆熱態性能試驗完成

    3月2日9時12分,我國具有完全自主知識產權的三代核電華龍一號全球首堆——中核集團福清核電5號機組熱態性能試驗基本完成,為后續機組裝料、并網發電等工作奠定了堅實基礎。
    重要新聞2020-03-03

    中廣核考慮將港股新能源上市平臺私有化

    3月2日晚間,中廣核新能源公告稱, 2月28日獲控股股東中國廣核集團有限公司(下稱中廣核集團)通知,后者可能通過中國廣核能源國際控股有限公司作為潛在要約人,以協議安排的方式將中廣核新能源私有化。
    國內新聞2020-03-03

    中核集團獲批將開展新冠病毒核酸檢測

    中核集團中國同輻企業——武漢中核中同藍博醫學檢驗實驗室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武漢藍博”)獲得了湖北省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指揮部的批準,即將開展新冠病毒核酸檢測。
    重要新聞2020-03-03

    巴西與美國深化核電合作

    日前,美國西屋電氣公司與巴西國有核能企業Eletronuclear公司簽署了一項諒解備忘錄,擬深化雙方在核能領域的合作。
    國際新聞2020-02-28

    臺海核電:2019年虧損2.71億元

    臺海核電(002366)2月27日晚披露業績快報。2019年,公司實現營業總收入7.57億元,同比下降45.13%;實現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虧損2.71億元,上年同期為盈利3.36億元;基本每股收益虧損0.31元。
    國內新聞2020-02-28
    人人超碰人人爱超碰国产|秘书高跟黑色丝袜国产91在线|国内少妇偷人精品免费|9久久无色码中文字幕

    <td id="4ea3t"><ruby id="4ea3t"></ruby></td>
  • <track id="4ea3t"><strike id="4ea3t"></strike></track>
    <p id="4ea3t"></p>
    <table id="4ea3t"><option id="4ea3t"></option></tab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