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d id="4ea3t"><ruby id="4ea3t"></ruby></td>
  • <track id="4ea3t"><strike id="4ea3t"></strike></track>
    <p id="4ea3t"></p>
    <table id="4ea3t"><option id="4ea3t"></option></table>
  • 當前位置: 首頁 > 新聞 > 深度閱讀

    準確把握新型電力系統的內涵特征

    國家電網報發布時間:2021-07-21 08:58:23  作者:本報評論員

      在國家電網有限公司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七一”重要講話精神加快推動新型電力系統建設研討會上,公司圍繞貫徹落實 “四個革命、一個合作”能源安全新戰略和碳達峰、碳中和部署,深入闡述了構建以新能源為主體的新型電力系統的重大意義、內涵特征和原則要求,系統回答了“為什么”“是什么”“怎么干”等重大問題,為公司上下在推動構建新型電力系統、助力“雙碳”進程的大局中找準定位、聚焦發力,進一步理清了思路、明確了目標、指明了方向。

      電網連接能源生產和消費,是能源轉換利用和輸送配置的樞紐平臺。隨著新型電力系統構建深入推進,電網的作用將更加突出,同時也面臨新的更高要求。以新能源為主體的新型電力系統是傳統電力系統的跨越升級。我們要從多個維度來認識。

      從供給側看,新能源將逐步成為裝機和電量主體。截至2020年年底,我國風電、太陽能發電裝機約5.3億千瓦,占總裝機容量的24%。隨著能源轉型步伐持續加快,預計2030年風電和太陽能發電裝機達到12億千瓦以上,規模超過煤電,成為第一大電源;到2060年前,新能源發電量占比有望超過50%,成為電量主體。此消彼長中,煤電將從目前的裝機和電量主體,逐步演變為調節性和保障性電源。

      從用戶側看,發用電一體“產消者”大量涌現。隨著分布式電源、多元負荷和儲能快速發展,很多用戶側主體兼具發電和用電雙重屬性,既是電能消費者也是電能生產者,終端負荷特性由傳統的剛性、純消費型,向柔性、生產與消費兼具型轉變,網荷互動能力和需求側響應能力將不斷提升。

      從電網側看,以大電網為主導、多種電網形態相融并存的格局將呈現。交直流混聯大電網依然是能源資源優化配置的主導力量,配電網成為有源網,微電網、分布式能源系統、電網側儲能、局部直流電網等將快速發展,與大電網互通互濟、協調運行,電網的樞紐平臺作用進一步凸顯,有效支撐各種新能源開發利用和高比例并網,實現各類能源設施便捷接入、“即插即用”。

      從系統整體看,運行機理和平衡模式出現深刻變化。隨著新能源發電大量替代常規電源,以及儲能等可調節負荷廣泛應用,電力系統的技術基礎、控制基礎和運行機理將深刻變化,平衡模式由源隨荷動的實時平衡,逐步向源網荷儲協調互動的非完全實時平衡轉變,氣候因素的影響顯著增大,電力系統與天然氣等其它能源系統日益成為協調互動的整體。

      新型電力系統是清潔低碳、安全可控、靈活高效、智能友好、開放互動的系統,與能源互聯網在基本內涵上具有高度一致性,都指明了電網轉型發展的方向。相對而言,新型電力系統更加強調新能源的主體地位和技術變革,能源互聯網更加突出多能互補、數字化和產業變革。推動電網向能源互聯網升級的過程,就是推動構建新型電力系統的過程,二者最終統一落實到公司戰略實施和高質量發展的實踐中。

      使命在肩,擊鼓催征。我們要準確把握新型電力系統的內涵特征,深入分析構建新型電力系統帶來的新機遇新挑戰,深刻認識電網發揮的重要作用和公司肩負的重大責任,立足實際找準切入點、發力點,樹立系統思維、底線思維、創新思維和開放思維,加快推動電網向能源互聯網升級,在構建新型電力系統中發揮行業龍頭作用,為實現碳達峰、碳中和目標貢獻國網力量。

    評論

    用戶名:   匿名發表  
    密碼:  
    驗證碼:
    最新評論0

    相關閱讀

    無相關信息
    人人超碰人人爱超碰国产|秘书高跟黑色丝袜国产91在线|国内少妇偷人精品免费|9久久无色码中文字幕

    <td id="4ea3t"><ruby id="4ea3t"></ruby></td>
  • <track id="4ea3t"><strike id="4ea3t"></strike></track>
    <p id="4ea3t"></p>
    <table id="4ea3t"><option id="4ea3t"></option></tab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