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兩年來,儲能賽道企業瘋狂融資、擴產,高歌猛進的態勢亦帶來了人才需求的暴增,預計2021-2030年,儲能人才年度需求近5萬人。
01.儲能:不缺資金、不缺業務、只缺人
《中國制造業人才發展規劃指南》預計,2025年中國清潔能源行業整體人才需求為120萬人,人才缺口為103萬人,供需缺口巨大。
根據獵聘大數據研究院的統計,2022年3月~2023年2月,新能源行業新發職位同比增長52.22%,增幅位于15個戰略新興行業之首。(注:15個戰略新興行業是指新能源、新材料、新能源汽車、綠色低碳、芯片、智能制造、人工智能、大數據、區塊鏈、游戲、生物技術、網絡/信息安全、物聯網、航空航天、電子商務。)
儲能則是新能源領域中,當之無愧的就業高地,儲能市場“求賢”的需求升溫于2022年第二季度。當時,中國發改委、能源局發布《“十四五”新型儲能發展實施方案》指出:2025年,儲能行業要從商業化發展初期步入規?;l展;2030年,新型儲能要實現全面市場化發展。
伴隨著明確的政策指引,除了頭部企業加速擴張之外,更有大量創業企業蜂擁入場儲能賽道,不少行業的龍頭民營企業也開始籌劃跨界轉型。
據業內人士透露,某頭部儲能公司去年至今瘋狂挖人,朋友圈都被挖遍了,總監級普遍都開到100萬年薪。就連稍微高級些的市場崗位、市場研究分析崗位,差不多都被獵頭許諾了100萬的年薪,部分人還被許以期權。據悉,業內還有公司不得不集體漲薪,以阻止人才不斷流失的趨勢。
有資深獵頭表示,位于新賽道的儲能企業不差錢,對核心崗位很舍得給錢,一個PCS團隊總監,年薪最高可達200萬。主力儲能玩家還是具備成本優勢和產業優勢的電池廠商。整體來看,儲能行業還處于擴張期,技術類人才稀缺。
獵聘網招聘需求顯示,3年~5年經驗的逆變器工程師,月薪區間普遍在2萬~4萬元
2022年頭部儲能企業發布的前15個熱招職位中,有13個是“工程師”職位
02.儲能行業對人才有多渴求?
以行業明星公司海辰儲能為例,據企查查,海辰儲能近三個月新增職位數量513個,崗位平均月薪近1.8萬元,本科以上學歷要求占比82.07%,三年以上經驗職位占比約90%。
2022年5月,海辰儲能西南智能制造中心及研發中心項目落戶重慶銅梁區,總投資130億元,建設56GWh新一代儲能鋰電池和22GWh儲能模組的生產基地和研發中心。整個項目全部建成并達產后,預計將有8000人左右的用工量。
當年年底,海辰儲能發布的校園招聘啟事顯示,廈大相關專業博士畢業生年薪可達40-60萬,本科11萬、碩士20萬起。
獵聘發布的《2023屆高校畢業生就業數據報告》中也顯示,由新能源行業企業發布的崗位數量同比增長了93.90%,增幅僅次于人工智能大模型行業的職位數量增長。
與空缺職位一樣在飛速增長的還有薪酬。
根據獵聘大數據研究院的統計,2022年3月~2023年2月,新能源行業平均年薪水平達到21.2萬元,同比漲薪率達到9.52%,僅次于智能制造、航空航天、芯片等行業的漲薪幅度。
數據顯示,2023年第一季度,新能源行業已躋身市場全部行業平均薪酬排行榜前十。
其中,“電力電子研發工程師”平均招聘月薪接近2.5萬元,儲能業務領域的“電池工程師”平均招聘月薪達到1.8萬元,接近2萬元。
此外,在行業排名靠前的儲能企業中,以“高級品質工程師”在2022年的漲薪幅度最大,平均漲薪33.2%;其次是“項目經理”和“嵌入式開發工程師”,分別漲薪25.5%和22.8%。
2022年頭部儲能企業熱招崗位漲薪變化
在儲能領域,除了技術、項目類崗位,市場營銷崗位的薪酬也處于“第一梯隊”。2022年,一線城市“儲能銷售經理”“儲能大客戶經理”,全年固定薪酬平均在20萬元~30萬元,較高資質水平的經理還可能達到40萬元以上;若再加上獎金、傭金等銷售激勵,這些職位的年度總現金收入,較高水平的可以達到65萬元~74萬元,較低水平的收入也能達到35萬元~40萬元,已經顯著高于證券、奢侈品、科技金融等在常規認知中屬于高收入行業的資深銷售人員的收入。
03.就業,行業發展的“晴雨表”
就業是經濟的“晴雨表”,同時也是行業發展的“晴雨表”。
自2020年中國正式提出2060年要完成“碳達峰”“碳中和”的“雙碳”目標開始,業界對于新能源人才的需求一路激增。
中國石油和化學工業聯合會產業發展部副主任李永亮曾表示,“十四五”期間中國需要的“雙碳”人才估計在55萬至100萬之間,而目前的從業人數只有10萬人左右。
事實上,當下新能源行業不僅人才數量缺口大,還正處于人才供應 “青黃不接” 的瓶頸時期。
相關行業專家預計,到2030年儲能產業鏈人才需求約66萬人。2020年我國儲能從業者僅為17萬出頭,與2030年相比尚有近49萬的缺口。這意味著,2021-2030年,儲能人才年度需求近5萬人。
展望未來,持續不斷的政策利好,疊加巨大的市場需求,儲能產業發展勢如破竹,爆發在即,前景巨大!
來源:韓創資本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