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12日,中國電建安谷水電站啟動“補充大渡河魚類資源,保護流域生態環境”為主題的人工增殖放流活動,將30萬余尾魚苗放歸大渡河。自2014年以來,安谷水電站已連續八年開展魚類人工增殖放流活動,用實際行動踐行“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發展理念,積極保護大渡河及周邊流域生物多樣性,努力改善水質環境和保持生態平衡。
活動現場,在四川省樂山市沙灣區公證處的公證下,包括國家二級保護動物胭脂魚、長薄鰍、巖原鯉等9種魚類魚苗共30.04萬尾,同時通過安谷水電站營地生態河道、安谷水電站庫區草壩碼頭及沙灣水電站庫區福祿鎮3地放流大渡河。
大渡河作為長江支流岷江的最大支流,流域內水產和植物資源十分豐富,具有不可忽視的生態功能。中國電建圣達公司始終堅持綠色低碳發展理念,把水生生物資源的保護作為改善水域生態環境和構建生態文明體系的重要舉措,每年向大渡河放流各類魚苗數十萬尾,已累計放流魚苗240余萬尾。
中國電建安谷水電站以“沫水青綠 三色交輝”黨建品牌為引領,充分發揮“綠色開發”黨建帶頭作用,致力于提升生態系統質量和穩定性,守護自然生態安全,助推“雙碳”目標實現,以實際行動踐行“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發展理念,以實干實績實效貫徹落實黨的二十大精神。
魚類增殖放流活動現場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