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d id="4ea3t"><ruby id="4ea3t"></ruby></td>
  • <track id="4ea3t"><strike id="4ea3t"></strike></track>
    <p id="4ea3t"></p>
    <table id="4ea3t"><option id="4ea3t"></option></table>
  • 當前位置: 首頁 > 新聞 > 國內新聞

    建設金沙江清潔能源基地對實現“雙碳”目標作用重大

    中國電力網發布時間:2021-12-06 00:00:00

      本網訊(任紅 謝澤 王旭輝)2022年7月,白鶴灘水電站全部機組投產后,金沙江下游四座梯級水電站每年發電量可達2000 億千瓦時,每年可替代標準煤6152 萬噸、減少二氧化碳排放15030萬噸。建設金沙江清潔能源基地和構建長江清潔能源走廊將對我國實現“雙碳”目標發揮怎樣的作用?近日,記者專訪了中國工程院院士杜祥琬、張超然。

      中國工程院院士杜祥琬

      

      中國工程院院士、

      三峽集團原總工程師張超然

      “雙碳”目標將實現經濟、

      能源、環境、氣候的共贏

      記者:

      什么是“碳達峰”和“碳中和”?我國提出實現“雙碳”目標的背景是什么?

      杜祥琬:

      所謂“碳達峰”,就是“碳排放達峰”。碳排放峰值指一個經濟體(地區)二氧化碳的最大年排放值,而碳排放達峰就是碳排放量在某個時間點達到峰值。核心是碳排放增速持續降低至不再增長直至負增長?!疤贾泻汀眲t指在一定時間內經減排后直接或間接產生的溫室氣體剩余排放總量,通過植樹造林、碳吸收等形式予以抵消,實現二氧化碳等溫室氣體的“凈零排放”。

      “碳達峰”和“碳中和”兩者密切相關。碳達峰是高質量經濟發展同時的達峰,是產業結構調整、能源結構優化和技術進步導致碳排放強度逐步降低實現的達峰,是瞄準碳中和的達峰。

      人類對于全球氣候變化問題的認識和應對是逐步加深的。在過去的 100 年,地球正經歷一次顯著的以全球變暖和極端天氣頻發為主要特征的變化,而過去的 10 年(2010-2019 年)則是有史以來最熱的 10 年?,F代氣候變化的主因是人類活動排放的溫室氣體。世界溫室氣體排放主要是二氧化碳(占 73%),而 90% 的二氧化碳來自于化石燃料(煤、油、氣)的燃燒。

      1992 年的《聯合國氣候變化公約》緩緩拉開了全球氣候治理的序幕,為未來應對氣候變化國際合作打下了框架基礎;隨后是 1997 年的《京都協議書》、2007 年的《巴厘路線圖》,全球主要國家對氣候變化問題逐漸重視起來。2009 年的《哥本哈根協議》就未來應對氣候變化簽署了新的協議。2015 年,《巴黎氣候協議》(即“巴黎協定”)代表了全球綠色低碳轉型的大方向,確定了保護地球需要采取的最低限度行動,要求各國必須邁出決定性步伐,具有劃時代的重要意義。

      當前,全球已有約 132 個國家和地區提出了實現碳中和的時間。歐盟提出了“綠色復蘇計劃”,要努力成為第一個碳中和大陸。印度、孟加拉和越南等發展中國家也在加快新能源發展步伐。

      我國于 2012 年提出了“綠色發展、低碳發展、循環發展”的基本發展路徑;時隔兩年后,習近平總書記在中央財經領導小組第六次會議上發表了“能源革命”的重要講話;2015 年,我國提出新發展理念,并在促成“巴黎協定”中作出了重要貢獻?!笆濉逼陂g,我國將能源強度、碳強度列入考核目標;2019 年,我國提前實現2020年碳強度比 2005 年下降 40%-45% 的指標;2020 年,我國提出了 2030 年前實現“碳達峰”,2060 年前實現“碳中和”的溫室氣體減排目標。

      實現“雙碳”目標,是我國積極應對氣候變化的國策,是基于科學論證的決策,是從我國國情出發的行動目標,也是高瞻遠矚的長期發展戰略。低碳轉型與保障能源安全、推動經濟高質量發展并行不悖,是實現經濟、能源、環境、氣候的共贏,將深刻推動經濟和社會進步。

      水電開發將為實現“雙碳”目標

      作出重要貢獻

      記者:

      建設金沙江清潔能源基地和構建長江清潔能源走廊將對我國實現“雙碳”目標發揮怎樣的作用?

      張超然:

      金沙江水能資源達1.12億千瓦,其中技術開發量約9000萬千瓦,年發電量約5100億千瓦時,目前已建和在建裝機容量達6200多萬千瓦,年發電量約2800億千瓦時。其中金沙江下游河段還匯集了我國第三大水電基地雅礱江的徑流量(占烏東德水庫入庫徑流量的一半),加上雅礱江的技術可開發量3000萬千瓦,水能技術可開發總量達1.2億千瓦。

      截止到 2021 年 7 月底,僅金沙江下游向家壩、溪洛渡、烏東德和白鶴灘水電站已累計發電 7310 億千瓦時。2022 年 7 月,白鶴灘水電站機組全部投產后,四座水電站每年發電量可達 2000 億千瓦時,每年可替代標準煤 6152 萬噸、減少二氧化碳排放15030 萬噸,相當于種植 66.2 萬公頃闊葉林。

      因而,金沙江清潔能源基地建設對實現我國“碳達峰、碳中和”的目標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杜祥琬:

      重新認識我國的能源資源稟賦,對于國家長遠的能源安全、引導能源轉型具有重要意義?!案幻骸薄叭庇汀薄吧贇狻币呀洸荒軠蚀_描述我國能源資源稟賦,豐富的可再生能源資源是我國能源資源稟賦的重要組成部分。目前,我國已開發的可再生能源不到技術可開發資源量的十分之一,我國能源低碳轉型具有豐厚的資源基礎。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需要能源支撐,但能源應該是清潔和高效的,是可以通過技術進步實現的。因此,我國能源發展要聚焦節能提效、高比例發展非化石能源。

      非化石能源中,水電是清潔能源、可再生能源,是比較穩定的能源。由三峽集團建設的白鶴灘水電站,及其所在的長江清潔能源走廊將對我國實現“雙碳”目標作出重要貢獻。

      風光水儲一體化

      將是金沙江清潔能源基地發展方向

      記者:

      作為建設金沙江清潔能源基地和構建長江清潔能源走廊的重要力量,三峽集團還可以在哪些方面發力清潔能源開發?

      杜祥琬:

      能源低碳化事關人類未來,已是全球高度共識。對于中國來說,我們要深入貫徹落實“四個革命、一個合作”能源安全新戰略,樹立供需安全、環境安全和氣候安全的新的能源安全觀,加快構建以新能源為主的新型電力系統。

      跟水電不同,我國風能、光伏等新能源過去開發是不夠的。新能源是低碳的、清潔的,同時又是波動性、間歇性的。但用戶的需求卻不是隨著太陽和風的變化而變化的。要解決這個問題,就要建設大量調峰、儲能的設施,這對能源行業是個新問題。

      在這方面需要打組合拳:目前成熟的儲能技術,能實現的是應對一段時間的波動性,這其中,抽水蓄能是比較成熟的方式,我們可以實現水電的儲能、調峰。

      三峽集團正在往這個方向發力,風能、光伏需要用靈活性的資源作為補充,用數字化技術和儲能技術,實現供需平衡,符合用戶的需求。這是需要下一番功夫的,我相信三峽集團有基礎、有能力。

      張超然:

      據四川和云南兩省“十四五”能源發展規劃,在“十四五”期間,兩省風電和光伏新增裝機容量在4000萬千瓦以上。金沙江為干熱河谷地區,具有豐富的風能和太陽能資源,且河谷兩岸邊坡不少地方巖石裸露、荒草地較多,為建設風能和太陽能電站提供可選擇的場地。四川、云南兩省也將金沙江納入新能源重點開發基地和“風光水儲一體化”示范建設地區。

      目前在金沙江中下游已建設白鶴灘、溪洛渡、烏東德等調節性能較好的水電站,并建成“西電東送”多條特高壓直流和交流輸電大通道,有利于建設水風光多能互補的清潔能源基地。

      實施水風光一體化調度,水電優異的調節能力可使風光發電間歇時,保障電力供應。在風光發電高峰期時,用水庫將水能儲存起來優先讓風光發電。在枯水期,水電站出力大幅減少,此時降水稀少,太陽能輻射往往較強,風力也處較強的時段,可為風電和光伏留出較充裕電力輸出空間。金沙江已建水電站年利用小時數一般4000小時到5000小時,輸電線路還有較大的富余空間,外送風電和光伏還可提高送出通道利用率。而豐水期(每年僅 7 月到 9 月三個月),由于降水較多,風速及太陽能輻射較弱,經優化調度可將部分風電和光伏電量經水電站輸電線路送出。

      在水電站庫區再配套建設一定數量的抽水蓄能電站,可將風電、光電依托抽水蓄能電站儲備調節,更有利于將風光發電量經梯級水電站強大的輸電通道送出或就地消納。

      同時要加快構建以新能源為主體的新型電力系統,根據光伏、風電基地規劃同步建設配套的送出工程,提升電網接納新能源的能力,實施風、光、水、儲一體化協調發展和科學調度。

      金沙江下游風電、光伏電站可優先修建在烏東德、白鶴灘、溪洛渡和向家壩水電站周邊,有利于將風光發電量通過已有特高壓通道送往廣東、廣西、浙江、江蘇或留四川、云南消納。

      目前,僅三峽集團已與四川、云南兩省簽訂新能源合作開發項目,其裝機容量已近 800 萬千瓦,以推進金沙江風能和太陽能資源合理、有序開發,打造金沙江下游風光水互補清潔能源示范基地,促進地區經濟社會發展。

      杜祥琬:

      我們國家風、光資源是有的,但是過去可開發能力較差,現在技術進步了,成本降低了,社會能接受了。三峽集團正在打造的烏蘭察布源網荷儲示范項目和金沙江水風光清潔能源走廊非常好。風電、光伏等新能源供給增加后,其自身帶來的波動性對于電力輸出影響很大,需要縱向源網荷儲和橫向多能互補來實現優質的電力輸出,三峽集團正在做這方面的探索,希望三峽集團能夠為國家趟出一條可借鑒、可復制、可推廣的路子來。

      三峽集團清潔能源和長江生態環?!皟梢睚R飛”是同頻共振、協同發展。生產清潔能源能夠助力能源、電力系統減碳,讓空氣更加清潔;做好長江生態環保工作,則是在提供清潔的水,同時開展循環經濟,做到節能提效。這兩方面的工作對于實現“雙碳”目標同樣重要,希望三峽集團能夠聚焦主責主業、多作貢獻,為“雙碳”目標的實現貢獻更多力量。

      張超然:

      當前,三峽集團發電裝機容量已達1.02億千瓦,其中清潔能源裝機占比超過96%,是全球最大的水電開發運營企業和國內最大的清潔能源集團,是綠色能源生產者。

      今年 3 月,三峽集團作出鄭重承諾,力爭于2023 年率先實現碳達峰,2040 年實現碳中和,比國家提出的目標整整提前 20 年。

    評論

    用戶名:   匿名發表  
    密碼:  
    驗證碼:
    最新評論0

    相關閱讀

    無相關信息
    人人超碰人人爱超碰国产|秘书高跟黑色丝袜国产91在线|国内少妇偷人精品免费|9久久无色码中文字幕

    <td id="4ea3t"><ruby id="4ea3t"></ruby></td>
  • <track id="4ea3t"><strike id="4ea3t"></strike></track>
    <p id="4ea3t"></p>
    <table id="4ea3t"><option id="4ea3t"></option></tab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