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d id="4ea3t"><ruby id="4ea3t"></ruby></td>
  • <track id="4ea3t"><strike id="4ea3t"></strike></track>
    <p id="4ea3t"></p>
    <table id="4ea3t"><option id="4ea3t"></option></table>
  • 當前位置: 首頁 > 新聞 > 國內新聞

    信物百年 | 三峽大壩之“芯”筑成民族千年大計

    中國電力網發布時間:2021-09-01 00:00:00

      為慶祝中國共產黨成立一百周年,國務院國資委聯合中央廣播電視總臺共同推出微紀錄片《信物百年》,以“紅色信物”為切入點,由以中央企業為代表的100家國有企業黨委(黨組)負責人介紹企業的企業信物,以小見大,以物證史,揭開企業澎湃發展歷程背后鮮為人知的動人故事,見人、見物、見精神,講述信物故事,傳承紅色信仰,堅定理想信念。

      今天,為您分享《信物百年》第69集《三峽大壩混凝土芯樣》,聽信物講述人,中國三峽集團黨組書記、董事長雷鳴山講述三峽大壩之“芯”的故事。

      “自宜昌而上,入峽行,

      當以水閘堰其水”。

      1918年,孫中山在《實業計劃》中

      首次提出在長江三峽河段

      修建閘壩的設想,

      這是三峽大壩第一次

      以文字形式正式展現在世人面前。

      混凝土質量決定大壩“壽命”

      為三峽大壩研制一款特殊的混凝土

      信物講述人,中國三峽集團黨組書記、董事長雷鳴山介紹道,這些柱子是三峽大壩的混凝土芯樣,整個三峽大壩就是用這樣的混凝土一點點澆筑起來的,它們反映的就是大壩的質量狀況。三峽工程是當今世界上規模最大、綜合效益最廣泛的水利樞紐工程,混凝土澆筑量就達2700多萬立方米,相當于把直徑1米的混凝土實心管道繞地球赤道一圈。

      興建三峽工程是中華民族的百年夢想,卻因戰亂時局一直未能實施。新中國成立后,三峽大壩的建設構想再次被提上日程。1958年夏,毛澤東聽取關于三峽工程的匯報,并指出:“這是百年大計、千年大計?!鼻甏笥?、國運所系,三峽工程質量重如泰山。

      三峽大壩是由混凝土、金屬結構等組成,混凝土的質量決定著大壩的“壽命”。經過多次分析論證,科研專家一致決定,為三峽大壩研制一款特殊的混凝土。

      中國三峽集團科技創新部主任李文偉介紹道:“(過去)大部分是以強度為主來設計混凝土的,自從三峽開始,我們從強度設計轉變為耐久性設計?!?/p>

      高耐久性混凝土是一個專業課題,沒有經驗可循,李文偉就帶領科研團隊不斷試驗、不斷探索,從全國數百家水泥廠中甄選出8家水泥廠,通過試驗上百種配比,終于調試出適用于三峽大壩的高耐久混凝土。

      然而,高耐久混凝土僅僅只是個開始。

      ▲三峽工程二期混凝土澆筑

      打破“無壩不裂”的魔咒

      建成世界規模最大的混凝土大壩

      信物講述人,中國三峽集團黨組書記、董事長雷鳴山介紹道,在國內外水利水電工程建設中,歷來有混凝土大壩“無壩不裂”之說。為了打破“無壩不裂”的魔咒,建設一座讓黨和人民放心的工程,三峽建設者精益求精、勇攀高峰,每次澆筑完之后,工作人員都會隨機鉆取一段芯樣,以此來觀察大壩混凝土是否有缺陷。這些芯樣,砂子、石子分布均勻,膠結很好,為達到這一要求,科研人員花了不少心思,其中最為人熟知的就是“夏吃冰棒冬穿棉襖”的施工工藝。

      “夏吃冰棒冬穿棉襖”形象地描繪出三峽的溫控技術。要避免裂縫,溫控是關鍵,三峽地區的年高溫季節長達五個月,地表砂石料最高溫度可達攝氏50度,這些都對混凝土的預冷工藝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中國三峽集團科技創新部主任李文偉說:“為了做到溫控防裂,我們一般都避開高溫季節。但是我們建大壩需要連續生產,高質量地、快速地建設大壩?!?/p>

      常規溫控技術是用冷水浸泡石子,但三峽工程的混凝土澆筑量太大,既沒有足夠的場地來浸泡石子,又難以處理因此而產生的大量廢水??蒲行〗M將傳統的水冷改為風冷,砂子、石子、水泥等進入攪拌樓后再次加入冰屑。正是依靠嚴格溫控和工藝創新,三峽大壩的建設者攻克了高溫季節不宜大規模澆筑混凝土的工程難題。

      ▲三峽大壩夏季混凝土澆筑

      2006年5月20日,三峽右岸壩頂最后一方混凝土澆筑完畢。至此,世界規模最大的混凝土大壩終于在長江西陵峽全線建成。

      三峽大壩攔蓄上游洪水,確保了長江中下游的安瀾,32臺70萬千瓦的大機組,年發電量可達1000億度。高峽平湖的出現,結束了川江自古不夜航的歷史,萬噸級船隊可直抵重慶。

      ▲三峽大壩上游高峽平湖美景

      ▲高峽平湖的出現,結束了川江自古不夜航的歷史

      三峽工程的成功建成和運轉,成為改革開放以來我國發展的重要標志。

      大國重器護佑長江安瀾

      三峽工程見證中國水電事業的跨越式發展

      信物講述人,中國三峽集團黨組書記、董事長雷鳴山動情地說,這些芯樣,代表著三峽工程的優良質量,凝結著三峽工程建設者的智慧和汗水,見證著中國水電事業的跨越式發展。巍巍大壩橫跨長江兩岸,高峽平湖繪就盛世良景。三峽工程作為人類歷史上最宏偉的水利工程,以大國重器之力護佑長江安瀾。2021年6月28日,世界在建規模最大、技術難度最高的白鶴灘水電站首批機組投產發電,進一步鞏固了中國在世界水電行業中的引領地位。

      放眼百年歷史長河,

      立足中華民族偉大復興全局,

      中國三峽集團將繼續傳承三峽精神,

      為全面建成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

      作出新的更大貢獻!

    評論

    用戶名:   匿名發表  
    密碼:  
    驗證碼:
    最新評論0

    相關閱讀

    無相關信息
    人人超碰人人爱超碰国产|秘书高跟黑色丝袜国产91在线|国内少妇偷人精品免费|9久久无色码中文字幕

    <td id="4ea3t"><ruby id="4ea3t"></ruby></td>
  • <track id="4ea3t"><strike id="4ea3t"></strike></track>
    <p id="4ea3t"></p>
    <table id="4ea3t"><option id="4ea3t"></option></tab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