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d id="4ea3t"><ruby id="4ea3t"></ruby></td>
  • <track id="4ea3t"><strike id="4ea3t"></strike></track>
    <p id="4ea3t"></p>
    <table id="4ea3t"><option id="4ea3t"></option></table>
  • 當前位置: 首頁 > 新聞 > 國際新聞

    歐盟“禁燃令”落定 能源轉型艱難推進

    經濟參考報發布時間:2023-03-30 09:26:50  作者:廖冰清

      當地時間3月28日,歐盟理事會通過了從2035年起禁售二氧化碳排放車的法案,標志著這項歷史性法規即將正式生效。同日,歐盟成員國達成協議,將自愿減少15%天然氣需求的目標延長一年。近期,歐盟在保障能源安全、推動能源綠色轉型方面取得不少進展,但由于歐盟內部利益訴求差異巨大,且面臨日趨復雜的外部環境,整體能源緊缺問題短期內難以改變,未來能源轉型改革仍面臨嚴峻挑戰。

      達成多項能源協議

      歐盟理事會28日通過了一項提案,將從2035年起禁售會導致碳排放的新燃油乘用車和小型廂式貨車。根據這項法規,從2030年到2034年,新乘用車和小型廂式貨車的二氧化碳排放量將比2021年分別減少55%和50%,到2035年均減至零。

      歐盟委員會表示,這項新法案旨在推動汽車行業向零排放轉變,并確保該行業的持續創新。據悉,歐盟理事會通過該提案是立法程序的最后一步,法規將在歐盟官方公報上發布20天后生效。

      這項具有里程碑意義的新規是歐盟委員會于2021年7月提出的應對氣候變化一攬子提案“適應55”的重要部分。根據“適應55”一攬子提案,歐盟計劃到2030年溫室氣體凈排放量與1990年的水平相比至少減少55%,并在2050年實現碳中和。

      同日,歐盟成員國達成政治協議,同意將自愿減少15%天然氣需求的目標延長一年,即在2023年4月1日至2024年3月31日期間,將天然氣消費量與2017年4月1日至2022年3月31日期間的平均消費量相比減少15%。根據規定,歐盟理事會保留了在出現供應安全問題時,強制性要求成員國減少天然氣需求的可能性。

      近段時間以來,歐盟在推動能源綠色轉型方面接連取得重要突破。3月15日,歐盟委員會通過了修訂后的歐盟電力市場改革提案,旨在通過使用長期合約、提高電力系統靈活性等措施,增加可再生能源發電占比,提升電力市場穩定性,幫助歐洲降低能源成本。

      3月16日,歐盟發布《凈零工業法案》和《關鍵原材料法案》提案,計劃到2030年,將光伏和電池等關鍵綠色工業的本土產能提高到40%,實現5000萬噸二氧化碳捕獲目標,每年10%以上的關鍵原材料開采、至少40%的關鍵原材料加工、15%的關鍵原材料回收都來自歐盟內部。

      據彭博社報道,電力市場改革方案、《凈零工業法案》和《關鍵原材料法案》這三項法案是歐盟對美國一攬子綠色產業補貼計劃回應的一部分。分析人士稱,一系列能源相關協議有助于提升歐盟在全球清潔能源產業的競爭力,推動促進綠色經濟轉型。

      爭議不斷效果存疑

      盡管已達成多項重要協議,但歐盟近期推動能源轉型的努力仍然引發了不少爭議。分析人士指出,歐盟內部利益分歧難以從根本上彌合,不少協議是各方妥協之后的“縮水版”,實際效果存疑。

      根據歐盟理事會28日發布的一份聲明,應德國的要求,使用碳中性電子燃料的新燃油車仍可在2035年后繼續銷售。

      據悉,歐盟委員會原本希望禁止所有新燃油車,但傳統燃油車制造大國德國提出,希望在2035年后能繼續銷售使用碳中性電子燃料的新燃油車。25日,歐盟委員會與德國達成妥協,掃清了立法障礙。

      這一做法遭到了一些歐盟成員國的反對,他們認為修改后的提案有失公允。更有環保組織認為,歐盟的妥協是氣候政策的倒退,因為電子燃料生產成本更加高昂,是長生產鏈的能源密集型企業,因此污染嚴重。

      關于核能在應對氣候變化中的作用是歐盟內部另一大分歧點。據路透社報道,此前歐盟輪值主席國瑞典表示已就此問題起草了一份妥協方案,但歐盟在28日就是否將核能納入可再生能源目標范圍進行的談判中未達成共識。

      德國、奧地利、西班牙等國家認為,核能應該被排除在可再生能源目標之外,否則將削弱大規模擴大風能和太陽能的努力。而法國、芬蘭、意大利等擁核國家則認為,應該鼓勵各國使用基于核能生產的氫氣,因其不含二氧化碳。

      路透社和法新社指出,關于核能的爭論破壞了歐盟各國的團結性,并有可能推遲歐盟的主要可再生能源政策。

      歐盟國家對電力市場改革方案也一如既往地反應不一。本次電改方案并未要求電價與天然氣價格脫鉤。德國、荷蘭等國家對方案表示歡迎,認為謹慎的改革有利于提振能源領域投資信心,但包括法國和西班牙在內的一些國家則認為應對電力市場進行全面改革,認為這份改革方案過于保守。

      轉型改革步履維艱

      近年來,在綠色低碳發展和碳中和目標的激勵下,歐盟聚焦保障能源安全和發展可再生能源兩個渠道,力圖加快能源轉型。

      2022年5月,歐盟宣布將在5年內增加2100億歐元投資,支持加快綠色能源發展。該方案的內容包括推動節約能源、能源供應多元化、加速可再生能源發展等。這一方案還提出,到2030年將可再生能源在歐盟能源消費中的比重從40%提高至45%。

      不過,綠色能源發展尚需時日,而歐盟內部利益訴求差異巨大,且面臨日趨復雜的外部環境,整體能源緊缺問題短期內難以改變,因此,能源轉型改革仍面臨嚴峻挑戰。

      國際能源署執行干事法提赫·比羅爾此前表示,歐盟2023年可能面臨約270億立方米的天然氣缺口,約占歐盟天然氣基準總需求的6.8%。歐盟輪值主席國瑞典能源與工商大臣埃芭·布施3月28日也表示,歐盟并沒有完全擺脫能源危機,歐盟成員國需要在下一個冬天前做好準備。

      數據顯示,烏克蘭危機升級前,歐盟30%的石油、45%的天然氣和46%的煤炭來自俄羅斯。歐盟想要改變這種能源供應結構,并非短期內就能實現。

      不少專家認為,能源價格飆升將迫使歐洲加快能源轉型,“被動”引入更多綠色能源,但短期內對傳統能源的依賴有可能不降反增,綠色可再生能源“遠水解不了近渴”,能源轉型眼下還難以根本化解能源危機。

      由于歐盟成員國的能源需求、對供應商依賴程度以及能源結構各異,調劑能力不一,歐盟內部協調整體能源政策始終存在分歧。難以形成堅實的合力給歐洲能源領域改革帶來極大挑戰。

      歐盟能源轉型也正在遭遇美歐爭奪綠色經濟等困境。有分析稱,隨著綠色發展日益成為全球性戰略大勢,各國在相關領域的博弈必將長期持續。但歐洲的綠色轉型,不僅面臨俄烏沖突的沖擊,更要遭遇“美國優先”的反噬,這一進程很可能會舉步維艱。(來源: 經濟參考報 記者 廖冰清)


    評論

    用戶名:   匿名發表  
    密碼:  
    驗證碼:
    最新評論0
    人人超碰人人爱超碰国产|秘书高跟黑色丝袜国产91在线|国内少妇偷人精品免费|9久久无色码中文字幕

    <td id="4ea3t"><ruby id="4ea3t"></ruby></td>
  • <track id="4ea3t"><strike id="4ea3t"></strike></track>
    <p id="4ea3t"></p>
    <table id="4ea3t"><option id="4ea3t"></option></tab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