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d id="4ea3t"><ruby id="4ea3t"></ruby></td>
  • <track id="4ea3t"><strike id="4ea3t"></strike></track>
    <p id="4ea3t"></p>
    <table id="4ea3t"><option id="4ea3t"></option></table>
  • 當前位置: 首頁 > 新聞 > 國際新聞

    德國“找氣”,沙特擬增產,全球能源格局生變?

    解放日報發布時間:2022-03-22 09:29:36  作者:安崢

      最近一段時間,德國正為減少對俄羅斯的能源依賴四處奔波。剛剛過去的周末,德國不僅與挪威達成了共建氫氣管道的協議,還與卡塔爾敲定建立長期能源伙伴關系,共同推動液化天然氣供應計劃。

      與此同時,沙特阿拉伯國家石油公司(沙特阿美公司)20日高調宣布將投資增產石油——將增加石油生產支出以滿足不斷增長的全球需求……到2027年將把原油“最大可持續產能”提高到每天1300萬桶。

      一時間,惴惴不安的市場似乎吃到了“定心丸”。在西方對俄封鎖、油價持續飆升的背景下,歐洲經濟巨頭德國、全球產油大佬沙特的上述舉動將對全球能源格局產生怎樣的影響?

      德國態度變了?

      身為歐洲最大經濟體,德國在能源供應方面卻顯得“底氣”不足:55%的天然氣、52%的煤炭和34%的石油都進口自俄羅斯。俄烏沖突發生后,德國擔心能源供給受到打擊,一直拒絕對俄實施全面能源禁運。

      正因如此,最近幾周,西方輿論對德國的質疑和批評不絕于耳。德國也為減少對俄能源依賴絞盡腦汁。除了暫停與俄羅斯的“北溪—2號”天然氣管道項目、減緩煤炭退出計劃步伐外,德國總理朔爾茨上月還宣布在德國北部建造兩個液化天然氣的新終端。

      剛剛過去的周末,在約20名德國商界代表的陪同下,德國副總理兼經濟和氣候保護部長哈貝克開啟對海灣國家卡塔爾、阿聯酋的訪問。在此之前,哈貝克訪問了另一個天然氣出口大國挪威,達成氫管道合作協議。

      輿論認為,德國正在“追求”天然氣生產國,以解燃眉之急。

      3月20日,哈貝克在卡塔爾首都多哈與卡塔爾埃米爾(國家元首)塔米姆會晤,雙方同意建立長期能源伙伴關系。德國經濟和氣候行動部發言人透露,合作已敲定,德國企業代表將就合同條款與卡方談判。不過,德方沒有給出進口計劃的詳細數據。

      卡塔爾是全球最大的液化天然氣出口國之一,目前主要面向亞洲市場。有數據顯示,其天然氣出口總量緊隨俄羅斯和美國之后,位列全球第三??ㄋ柈斕焱硇r候稱,卡方多年來一直尋求向德國出口天然氣,但相關討論并未落實成具體協議。原因之一在于,德方缺乏必要的液化天然氣進口基礎設施。

      這也是德國短期內難以擺脫對俄油氣依賴的困境之一。一直以來,德國沒有液化天然氣接收終端,天然氣進口幾乎完全依賴俄羅斯、荷蘭和挪威的管道。換言之,德國目前仍無法直接從卡塔爾接收液化天然氣,需經荷蘭和比利時的接收站輸送入境。成本自然會比從俄羅斯進口天然氣更高。

      不過,德國這次似乎下定決心。據卡方稱,德方確認將為在德國新建兩處接收站開辟“快速通道”。據業內估計,建成可能需要三年時間。

      “從德國近來的舉動看,它對待俄羅斯的態度有所轉變。”同濟大學德國研究中心主任鄭春榮指出,過去,德國一直認為與俄羅斯的能源合作是經濟項目,不屬政治范疇,即使烏克蘭局勢惡化,俄德仍可以維持正常經濟往來。但此次俄烏沖突發生后,美國一邊拉著歐盟對俄羅斯進行各領域制裁,包括封鎖油氣出口;一邊還不停炒作歐洲對俄羅斯能源的過度依賴,尤其是天然氣方面。

      鄭春榮注意到,在美國的誘導和拉攏下,德國輿論和民意發生一些變化,出現諸如“寧愿挨凍也要自由”等說法。一些民調顯示,不少德國人支持對俄禁運??梢哉f,盡可能減少對俄油氣依賴已成為一種“政治正確”。正因如此,德國政府提出要與俄羅斯油氣資源“作切割”,推動能源供應多樣化,加大對俄羅斯的施壓和制裁。

      與此同時,鄭春榮還提醒道,盡管找到供氣伙伴,但德國仍然面臨挑戰,未來可能會有經濟滯脹的風險。目前德國通脹高企,俄烏沖突之下,又罕見增加國防支出,本來應該投入綠色化、數字化等領域的資金相應地就會被壓縮。不過,經濟前景仍受到俄烏局勢走向、能源市場走勢等因素影響。

      沙特回心轉意?

      四處找“氣”,不是德國一家之舉。在哈貝克抵達海灣前,英國首相約翰遜16日閃電訪問沙特和阿聯酋,試圖說服兩個傳統盟友提高石油產量。但英國媒體報道,約翰遜的中東之行“空手而歸”。

      約翰遜的遭遇并不讓人意外。據稱美國總統拜登此前想與沙特和阿聯酋領導人通話討論石油增產,但遭后兩者“拒接”。不過,就在3月20日,增產形勢似乎有點柳暗花明。

      沙特阿拉伯國家石油公司(沙特阿美公司)20日表示,為滿足全球不斷增長的長期需求,將把2022年石油生產的資金投入增加約一半,至400億至500億美元,以滿足不斷增長的全球需求。公司同時高調曬出“成績單”:2021年凈利潤翻了超過一倍,達1100億美元。

      從拒絕求援到主動投資增產,沙特方面為何“回心轉意”?復旦大學中東研究中心研究員鄒志強認為,在市場供應緊張的背景下,最近一段時間,很多國家都在與海灣國家取得聯系,希望后者增加油氣資源供應。海灣國家的地位無疑水漲船高。但無論卡塔爾與德國合作,還是沙特宣布增產,外部需求和壓力都不是最重要的。它們之所以這樣做,更多還是綜合考量多重因素(傳統政治傾向、市場地位和長遠利益等)后的主動作為。

      首先,自拜登政府上臺以后,沙美關系不睦,沙特此前或有給美國“看臉色”的想法。

      其次,烏克蘭局勢仍在發展中,作出政策決定需要一個過程。“歐佩克+”作為一個機制,內部需要協商。作為核心成員,沙特、阿聯酋需要兼顧各國感受,以及可能帶來的負面結果等。

      再者,油價長期高漲對它們并不利。歷史教訓表明,油價過高,石油被取代的動力就更強、技術進步就更快、它們遭受的反向沖擊就更大。它們近年來已感受到氣候變化帶來的能源轉型壓力。在尚未找到替代石油出口的支柱產業前,油價過高非它們所樂見。

      最后,歸根結底,沙特等國關心的不是一朝一夕的出口量,而是如何提升在全球能源市場的份額、權力和地位。

      據悉,下一輪“歐佩克+”會議將于3月31日舉行。主要產油國的具體增產計劃屆時會更加明朗。

      新一輪大洗牌?

      自俄烏沖突發生后,西方一直在問:它們究竟離得開俄羅斯的石油和天然氣嗎?

      數據顯示,今年全球石油需求或接近每天1億桶。從損失看,俄羅斯石油日產量約為1000萬桶,其中約一半用于出口。一旦全球禁令出臺,俄羅斯或在市場上留下每天500萬桶的供應缺口。天然氣方面,它是世界第一大出口國。“對于任何尋求替代俄羅斯油氣產品的經濟體來說,選擇極為有限。”國際能源署的一份報告指出。

      “歐洲國家不可能一下子砍掉對俄油氣進口。”鄒志強指出,從俄羅斯的油氣產量和出口量規模來看,任何一個國家,包括沙特等海灣國家都沒有足夠的機動石油產量來替代,都無法解決歐洲燃眉之急。但長期來看,這可能會是一個緩慢減少的過程。在當前政治氛圍下,歐洲國家下了決心要與俄羅斯切割,這將對未來全球能源市場格局產生相當大的影響。誰能夠填補這個缺口,可能會是多種因素、多方博弈的過程,涉及美國及北美油氣資源、歐洲可能進行能源轉型等,不是單純的幾百萬桶石油由誰代替的問題。

      最近一段時間,隨著歐洲國家為“去俄羅斯能源”從長計議、四處奔波,輿論開始關注另一個問題:世界能源格局是否會出現新一輪大洗牌?

      “自本世紀10年代美國實現能源獨立以來,全球能源格局是美、俄,以及沙特為代表的海灣產油國三足鼎立。未來,三極中的一極——俄羅斯會受到削弱、地位有所下降。”鄒志強說,以海灣產油國為代表的歐佩克的地位在短期內可能會進一步凸顯、回升。但這個過程是否具有可持續性仍要打個問號,因為總體來看,傳統油氣生產國的地位呈下降趨勢。美國未來的地位可能也會上升。但歐洲是否接受從北美進口價格較高的油氣資源,仍要看美歐之間如何博弈。如果歐洲從北美的進口量較少,只有幾十萬桶,也就無法構成對現有能源貿易格局的改變。

      值得一提的是,鄒志強指出,俄烏沖突背景下,能源安全問題愈發凸顯,各國可能都在反思和審視自己的能源供應穩定性問題。對外來說,與傳統產油國(海灣國家、非洲國家等)的關系,正受到能源消費國更大的重視。對內而言,各國是否會對能源政策進行調整,比如對氣候變化的承諾、國內能源布局、新能源投資等,同樣值得關注??偟膩碚f,與長期的氣候變化比,歐洲更優先考慮的議程是中短期內的能源安全問題。而美國已實現能源獨立,其政策選擇的余地要比歐洲國家大得多。(記者 安崢)

    評論

    用戶名:   匿名發表  
    密碼:  
    驗證碼:
    最新評論0

    相關閱讀

    能源安全保供不容放松 能源保供著重四大方面

      國家能源局21日發布的今年1月份至2月份全國電力工業統計數據
    重要新聞2022-03-22

    外媒:韓國汽油均價突破每升10元 創9年半來新高

      據韓聯社報道,因俄烏沖突推升國際油價,截至3月15日下午4時,韓國
    國際新聞2022-03-16

    廣東公司持續壓實責任抗擊疫情保障能源供應

    連日來,廣東省多地出現新冠肺炎陽性病例,國家能源集團廣東公司嚴格按照屬地政府、集團公司防疫要求,持續壓實疫情防控“四方責任”,統籌做好疫情防控和安全生產經營各項工作,構筑疫情防控堅實防線。截至3月14日,公司年
    基層動態2022-03-16

    我國第一大原油生產基地累產油氣當量創下新高

      我國第一大原油生產基地累產油氣當量創下新高?! ?月14日,
    產業財經2022-03-15

    夯實煤油氣產業鏈

      近來,俄烏沖突加劇國際油氣市場動蕩,布倫特原油期貨價格已創8
    產業財經2022-03-15

    英國將在今年年底前逐步結束從俄羅斯進口石油

      法新社剛剛消息,英國方面當地時間8日表示,將在今年年底前逐步
    國際新聞2022-03-09

    美國汽油價格升至每加侖4.17美元

      當地時間3月8日,美國汽車協會表示,當天全美平均汽油價格升至每
    國際新聞2022-03-09

    深挖潛能,精細管理:中國海油氣電集團莆田燃氣電廠節能降耗在行動

    中國海油氣電集團莆田燃氣電廠始終樹立“過緊日子”思想,持續開展節能降耗工作,堅持在成本上精打細算、設備上精細檢修、生產上精耕細作,杜絕設備“跑、冒、滴、漏”現象。
    燃氣發電2022-03-09

    中國海油氣電集團莆田燃氣電廠召開1號機組A檢啟動會暨安全技術交

    2月23日,中國海油氣電集團莆田燃氣電廠在行政樓299會議室召開1號機組A檢啟動會暨安全技術交底會,為1號機組A級檢修吹響號角。公司領導、部門經理、專工及承包商人員出席會議。
    燃氣發電2022-03-09
    國家能源集團廣東公司打好安全組合拳保障“兩會”能源供應

    國家能源集團廣東公司打好安全組合拳保障“兩會”能源供應

    全國“兩會”召開期間,國家能源集團廣東公司持續強化責任擔當,全力打好隱患排查、疫情防控、設備巡查“組合拳”,保障“兩會”期間粵港澳大灣區電力熱力穩定供應。截至3月7日,公司年累計完成發電量51.93億千瓦時,供熱
    各地報道2022-03-09
    人人超碰人人爱超碰国产|秘书高跟黑色丝袜国产91在线|国内少妇偷人精品免费|9久久无色码中文字幕

    <td id="4ea3t"><ruby id="4ea3t"></ruby></td>
  • <track id="4ea3t"><strike id="4ea3t"></strike></track>
    <p id="4ea3t"></p>
    <table id="4ea3t"><option id="4ea3t"></option></tab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