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d id="4ea3t"><ruby id="4ea3t"></ruby></td>
  • <track id="4ea3t"><strike id="4ea3t"></strike></track>
    <p id="4ea3t"></p>
    <table id="4ea3t"><option id="4ea3t"></option></table>
  • 當前位置: 首頁 > 資訊 > 地方報道

    云南國資國企奮力推進民族地區經濟社會發展

    云南省國資委發布時間:2025-01-16 11:26:33

      十年來,云南牢記殷殷囑托,完整準確全面貫徹新發展理念,堅持把發展作為解決民族地區各種問題的總鑰匙,在產業升級、項目布局、資金保障等方面充分體現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的要求,推動經濟政策與民族政策同向發力,提升民族地區經濟社會發展水平,不斷夯實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的物質根基。

      新時代以來,云南省民族自治地方實現地區生產總值年均增長9%,高于全省平均水平。2023年,全省經濟總量歷史性邁上3萬億元新臺階,民族地區農民人均可支配收入達到16218元,比2015年翻了一番。云南的實踐成果更進一步證明,只有加快民族地區高質量發展,才能讓各民族在經濟上更加緊密地連在一起、融為一體,匯聚起中華民族構建統一經濟體的強大力量。

      如期脫貧 實現全面小康

      云南國資國企積極開展農村基礎設施建設、地方產業幫扶、地方教育事業發展、扶困助學等工作,有力推動少數民族地區繁榮發展。2024年,56戶牽頭聯系國有企業累計投入幫扶資金8260.62萬元,落實幫扶項目142個,完成消費幫扶9408.99萬元,培訓基層干部群眾213次1.08萬人,培養致富帶頭人156期753人,為民辦理實事263件,惠及群眾6.24萬人,鄉村振興工作不斷取得新成效。

      發揮優勢 夯實發展基礎

      去年底,楚雄彝族自治州雙柏縣白玉村的光伏發電項目成為省委經濟工作會議上的交流研討案例之一。該項目總規劃裝機250兆瓦,建成后預計年發電量可達3.4億千瓦時,項目涉及3個村委會。在開發過程中,云南光伏企業租用荒地,并與村(社區)、縣平臺公司簽訂協議,企業按照“一度電一分錢”的競配價格,向村集體繳納反哺資金,助力鄉村振興。初步測算,光伏項目建成后每年可為村集體增收3180萬元,這些資金將主要用于產業再投資、綠美鄉村建設、人居環境提升、水利設施改善等,無疑是促農增收的一筆“硬投資”。這個案例既啟發各地黨委和政府多渠道促農增收的創新思路,同時也展現楚雄州立足資源優勢和生態優勢,為加快發展新質生產力做出新的努力。

      云南各民族自治州同楚雄州一樣,錨定省委“3815”戰略發展目標,圍繞資源經濟、園區經濟、口岸經濟,精準找到推進經濟現代化的立足點、切入點,增強自身發展活力。

      2024年末,喜訊紛至沓來。大理州把工業突破作為產業振興的核心變量,加快產業結構優化、綠色低碳轉型,新能源電池、硅光伏、綠色鋁延鏈強鏈取得突破,產業增加值分別增長180%、184.4%和33.2%。西雙版納州經濟發展活力迸發,連續7個月獲全省“駿馬獎”,產業投資再創歷史新高。文山州“綠色鋁谷”核心區快速崛起,口岸經濟不斷提質擴容,州委全會提出堅持不懈壯大“三大經濟”推動工業經濟聚勢突破。

      紅土高原上,現代產業取代了刀耕火種,電商走進了邊疆山寨,人工智能、大數據、云計算等數字經濟正在為民族地區現代化建設增添新動能……新的歷史方位中,云南將繼續拓展民族團結進步示范區建設的內涵外延,堅定不移一張藍圖繪到底,奮力把共同富裕的“大寫意”變為“工筆畫”。




    評論

    用戶名:   匿名發表  
    密碼:  
    驗證碼:
    最新評論0

    相關閱讀

    無相關信息
    人人超碰人人爱超碰国产|秘书高跟黑色丝袜国产91在线|国内少妇偷人精品免费|9久久无色码中文字幕

    <td id="4ea3t"><ruby id="4ea3t"></ruby></td>
  • <track id="4ea3t"><strike id="4ea3t"></strike></track>
    <p id="4ea3t"></p>
    <table id="4ea3t"><option id="4ea3t"></option></tab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