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全球光伏行業權威機構InfoLink Consulting發布2023年電池片全球出貨排名,江蘇中潤光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在長久布局海外渠道與海外擴產后,躋身電池片出貨量全球第三。
這也是繼徐工集團后,徐州又一企業“殺”進全球前三。
在徐州,工程機械產業、綠色低碳能源產業均為千億級產業,是徐州“數一數二”的龍頭產業,在未來,更是分別承載著3000億元級、2000億元級的產業愿景。
占據徐州綠色低碳能源產業近“半壁江山”、徐州光伏產業鏈從上游的材料起步,不斷向著中游的電池片、組件,下游的電站應用等越拉越長,加之光伏支架、光伏設備、電站安裝等延鏈補鏈企業紛紛涌入賽道,徐州光伏全產業鏈發展正加速奔跑“成勢”。
產業鏈上、中游
龍頭企業加速聚集
初夏時節,沿著綠意蔥蘢的城東大道一路前行,徐州經開區金鳳路上,曾經荒蕪的草地已被現代工廠所代替,走進車間,帶有“弘元”字樣的智能產線光影閃耀,硅片、電池片生產正忙。作為徐州近年來招引的百億級項目,弘元光伏產業一體化項目總投資152億元,目前,弘元徐州基地一期25GW單晶硅切片、二期18GW高效電池片項目已投產,今年將力爭沖刺百億元產值。
以這里為參照點,向北不到千米,是硅料“龍頭”協鑫科技徐州基地;向西南不到4000米,是江蘇中潤光能總部所在地。隨著弘元在徐州落子,僅徐州經開區,就聚集了協鑫系、中潤系、弘元系三大光伏巨頭,也形成了硅料、硅片到電池片的上、中游產業鏈格局。
向南,徐州高新區,光伏電池片龍頭企業也在加速集聚。當年建成、當年投產的中潤新能源(徐州)有限公司,可年產14GW高效光伏電池片,2023年產值突破50億元,是徐州當年新增的4家50億元企業之一。
由徐州高新卓曜新能源有限公司投建的卓曜高效光伏電池項目今年初已試生產,可年產高效光伏電池12GW到15GW。預計2024年可實現產值50億元。
在新沂,2021年落地的江蘇中清光伏科技有限公司,已發展成為一家總部型公司,在新沂和湖北均建有生產基地。2023年,江蘇中清光伏組件累計突破出貨量6GW,在“中國光伏企業2023年組件出貨量排行榜”中,排名第17位,作為新一線品牌躋身行業第一梯隊。
從2006年協鑫科技旗下江蘇中能硅業科技有限公司落地徐州經開區、建成國內首條千噸級多晶硅生產線后,徐州各地接續發力,已招引培育了江蘇協鑫硅材料、江蘇中潤光能、江蘇中清光伏、弘元新材料(徐州)有限公司、徐州高新卓曜等一批龍頭型、基地型企業,以及徐州日托光伏、徐州太一光能等一批新秀企業,產業鏈不斷向著“多(單)晶硅—硅片—電池片—組件”方向延伸。
下游應用及配套
中小企業加快成長
綠意盎然的山丘間,一排排光伏電板迎風而立,正源源不斷地將太陽能轉化為清潔電能。在賈汪雞鳴山南,有著曾經國內裝機容量最大的光伏發電站:徐州協鑫光伏電力有限公司地面光伏電站。該電站裝機容量20兆瓦,2009年12月底整體并網發電。
此后,在徐州經開區大黃山、沛縣、睢寧等地,一大批“漁光互補”電站,企業廠房、機關事業單位屋面分布式光伏發電項目陸續并網發電,帶動了一批配套企業的發展。
“技術人員正在山東招遠市阜山鎮項目一線指導安裝,預計5月份安裝完畢。”江蘇新恒源能源技術有限公司(簡稱“江蘇新恒源”)內,一批“農光互補”光伏支架正加緊生產、發運,公司總工程師王永安表示,江蘇新恒源研發的固定可調支架技術,頂部可追光調節,采用了“上可發電,下可種植”的發電模式,實現經濟效益與生態效益的雙贏。作為行業新秀,江蘇新恒源產品已覆蓋國內外市場,迅速成長為10億元以上規模企業。
3月底,國晟科技徐州基地新型電力系統項目一期屋頂分布式光伏8.995MW項目并網發電。該項目由江蘇金瓦太陽能科技有限公司進行施工安裝。作為徐州工商業光伏發電應用端的開發、設計、安裝和后期運維商,金瓦太陽能先后完成了紫莊阮莊光伏村、汴塘朱古村光伏村、塔山殷莊光伏村、耿集曹莊扶貧電站等多個光伏村及多個光伏電站的建設。
為進一步促進行業協同發展,4月30日,徐州市光伏行業協會成立。根據該協會初步統計,全市現有光伏制造、光伏發電及分布式發電與儲能等光伏工程產業鏈規模以上的企業40余家,全產業鏈企業100余家,形成了“硅料硅片—光伏電池—光伏組件—光伏電站(光伏應用)”及輔材輔料和光伏設備等完整的全產業鏈發展模式。尤其是近幾年,光伏應用(光伏儲能)端企業越來越多,龍頭企業領銜、中小企業協同發展之勢更加明顯,光伏行業協會的成立,將進一步促進徐州光伏產業鏈合力發展。
延鏈補鏈
新項目新產能接續追“光”
全球光伏看中國,中國光伏看江蘇。
江蘇是全國光伏制造強省,擁有完備的光伏產業鏈。2023年,江蘇省工商業分布式光伏新增裝機位列全國第一,且戶用光伏躋身前二,成為名副其實的全國第二大分布式光伏市場,全省各市都在加力競逐光伏賽道。
在現有產業鏈發展基礎上,徐州如何保持優勢、擴大光伏產業影響力?
推動更多已投產項目持續增資擴產,圍繞鏈主企業加力招引延鏈、補鏈性項目,引導更多企業轉型光伏賽道,成為當下徐州各地的發力點。
徐州經開區、徐州高新區、新沂、邳州等地積極圍繞光伏產業鏈企業,精準對接、招引相關企業;弘元徐州基地將繼續持續推進三期項目,中清光伏組件項目還將持續向光伏電儲能、充電樁建設運營延伸。
江蘇華辰變壓器產品廣泛應用于電力電網、新能源(風、光、儲)等行業,為進一步擴大新能源發電和儲能產品開發生產,江蘇華辰新能源電力產業裝備基地項目5月9日已開工奠基。
百甲科技在裝配式鋼結構建筑領域基礎上,正積極發力BIPV(光伏—建筑一體化)業務,推廣移動式光伏電站等終端光伏應用產品,2023年相關業務實現從無到有,全年銷售業績近10MW裝機量。
蘇能股份在傳統煤炭、電力的基礎上,積極布局光伏、風電、新型儲能等新能源業務,截至2023年底,已立項新能源項目55個,建成并網項目22個……
眼下,全省整縣(市、區)屋頂分布式光伏開發試點項目正加快推進,江蘇分布式光伏備案數持續“狂飆”。數據顯示,僅今年3月份,江蘇分布式光伏項目備案數量1815個,規模高達4.5GW,同比增長73%。
在新沂、沛縣等地,一大批光伏發電項目也正在持續招標、建設中。巨大市場藍海下,一大批企業正積極迎風而上,徐州光伏產業正全力“追光”。(記者季芳)
來源:中國江蘇網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