晶科能源錢晶認為,技術、制造經驗、客戶信任系光伏企業引領N型時代必備“三駕馬車”。
根據晶科能源10月25日披露的2022年前三季度業績預告,就眼下最熱的N型TOPCon技術邀請到了晶科能源副總裁錢晶女士接受采訪:
記者:對于友商推出一種新的182 x 210尺寸的產品,你怎么看待?
錢晶:我們尊敬每一次改善,技術進步沒有極限。當PERC到了效率極限,下一代TOPCon來了。而組件尺寸變大則是有極限的,不僅僅影響安裝、物流、配套,更是安全性的挑戰。晶科接下來的重心,不做尺寸的爭論,也不拘泥在P型的功率比拼,而是要在下一代的N型這個技術節點上, 用最快的速度、最優的N型制程,生產出效率最高、各項性能包括雙面率、衰減、溫度系數、弱光表現更優、同時更具有成本競爭力的N型電池和組件。
記者:從普通單晶到PERC與從PERC到TOPCon轉型的區別是什么?
記者:PERC的效率已經達到了它的物理極限,行業也厭倦了通過硅片尺寸上的拉拉扯扯做功率檔位的數字游戲。全球光伏制造都更倚重真正的技術變革,實現從效率到單瓦發電能力以及各項性能的全方位大幅提升。你覺得要在N型時代領先,需要具備哪些要點?
記者:那資金不重要嗎?
記者:你談到了客戶信任,你怎么理解客戶信任。
記者:在行業進入N型時代后,各家間的競爭壁壘會是什么?
記者:晶科的生產數字化、智能化水平也是業界有名的,你怎么看待產業數字化?
記者:通威、TCL、比亞迪相繼宣布進軍光伏組件行業,晶科如何應對?
記者: 談到生存,你認為光伏行業的生存秘訣是追求規模嗎?制造企業不斷追求更先進的制程,而更先進工藝需要更先進設備,為達到規模經濟以抵消前期投入,企業又追求更大的工廠和產能。那未來什么樣企業才能有真正優勢。
記者:HJT和TOPCon之爭拉鋸了那么久目前看來兩者產能和產量之懸殊還是很明顯的。一邊還沒像樣的成品,一邊已經貢獻利潤,你怎么看?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