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雙碳目標”與構建新能源為主的新型電力系統理念的提出,以光伏為代表的新能源電力系統開始迎來波瀾壯闊的大發展時代。無論是出于歷史使命還是投資轉型,光伏發電的市場前景被社會各界投資機構所看好,對應的市場新增規模也開始呈現爆發式增長。
市場快速增長之下,光伏運維領域也開始呈現出一定變局,尤其是在光伏全面平價之后,發電量成為衡量項目收益的關鍵因素,運維要求日益嚴苛,突破與求變成為當下運維企業的新主張。
根據有關數據統計,從2009年特許權招標算起,11年內中國建起了超過200GW的光伏電站,受限于當時搶裝、降本的大環境,國內存量光伏電站難免存在帶病運行的現象。對此,青島薩納斯新能源總經理耿文強表示,“有些電站在當時的設計或施工環節就存在一定問題,這不是簡單只靠后期運維就能解決的,類比于基因問題,基因的好壞決定了電站質量的好壞與發電量的上限?!?/p>
但同樣,運維企業想要在當前的市場環境實現突圍,重點也在于此。在運維能夠觸及的具體工作中,薩納斯從兩方面入手進行切實的提升:一方面,從設備管理、人員管理、技術革新以及電站技改等切入,以細節改進為手段,多方位進行精細化運維;另一方面,針對新建項目,秉承運維先行的理念,從電站建設乃至設計環節就開始與業主對接,依托多年運維經驗,對常見、易發生的問題進行技術規避,減少“帶病電站”的數量,從根本保障光伏電站的質量,從而促進發電量的提高。
除了上述的工作細節和思路方法,耿文強更多談論到的是運維理念的變革。隨著光伏進入平價時代,運維理念的變化亦開始提速,發電量指標成為電站業主對運維單位關鍵考核,對應的運維費用在成本的壓力下屢破新低。
“平價時代光伏運維的一個最顯著的變化就是收益壓力下,業主從關注安全平穩,逐步開始關注到效率與發電。特別是一些超大體量的電站,大規模的投資,也就對應更大的壓力。例如,我們曾經接手的一個電站,設備分布最多遍布70個片區,單純依靠傳統運維手段是很難做的?!惫⑽膹娭赋?,“在這個變化形式下,智能化的運維理念和配套體系,就成為一個非常必要的變革。從幾十兆瓦級到百兆瓦級甚至吉瓦級項目,規模愈大,運維數據愈復雜,已然是人力不可為了。這時候就必須要建立起符合時代需要的理念,積極介入數字化與智能化等新型技術手段。當然,智能化運維固然要普及,但同時也要兼顧成本與需求,層層遞進的實現,以傳統運維為基礎,逐步進行智能化改造,最終真正實現光伏電站的智慧化管理?!?/p>
據光伏們了解,目前薩納斯在運營的光伏電站達3.8GW,其智能監控體系已接入10GW光伏電站,管控數據的類型也全面涵蓋了包括細粒度的發電數據、運營數據、發電指標數據、生產管理數據、資產運營數據等,實現全業務流程的數據化,已經開始逐步體現出數據資產的價值。未來,薩納斯將通過融合智能設備、信息科技、管理科學,在變幻無常中求證光伏資產運營的最優解。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