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d id="4ea3t"><ruby id="4ea3t"></ruby></td>
  • <track id="4ea3t"><strike id="4ea3t"></strike></track>
    <p id="4ea3t"></p>
    <table id="4ea3t"><option id="4ea3t"></option></table>
  • 當前位置: 首頁 > 光伏 > 價格行情

    硅料漲價效應被放大 平衡機制作用下供需維持“緊平衡”

    證券日報發布時間:2021-02-22 10:04:23  作者:于南

      在“碳達峰、碳中和”目標的催化下,A股光伏板塊價值邏輯或許將發生微妙轉變。

      一方面,固有的、依靠發現產業鏈供需變化,從而按圖索驥的投資策略依然奏效;但另一方面,也應看到,如今肩負著重大使命,又備受矚目的光伏產業,比以往任何時候都更為需要產業鏈協同,一種內生的、市場化的供需平衡機制正愈發有效。

      受到包括中國提出“碳達峰、碳中和”目標在內的全球綠色政策興起影響,業界普遍上調了對2021年、2022年全球光伏新增裝機的預期(165GW-200GW不等)。但根據中國有色金屬工業協會硅業分會(以下簡稱“硅業分會”)數據,截至2021年初,全球太陽能級硅料在產產能約為56萬噸(主要集中于中國,其中海外產能近10萬噸),而這與165GW-200GW裝機對應的約58萬噸-70萬噸硅料需求,存在明顯短缺。

      正是上述預期的改變,與始于去年八九月份的硅料供需失衡實現了“銜接”,兩股力量“接力”推升了曾長期沉寂的硅料價格,也為二級市場演繹行情,提供了及時的“基本面”支撐。

      下游電池、組件價格走勢 與上游硅片、硅料背離

      春節前不久(2月4日-5日),A股中于硅片環節最具實力的兩大標的——中環股份、隆基股份相繼上調了其單晶硅片產品的售價。其中,中環股份三款硅片產品低阻M6(T175μm)、低阻G1(T175μm)、G12(T175μm),售價分別調升0.1元/片、0.1元/片、0.12元/片,對應此前售價漲價幅度依次約為3%、3.17%、2.19%。

      而隆基股份調價也涉及三款硅片產品(182mm、166mm、158mm),其售價分別調升0.15元/片、0.1元/片、0.1元/片,對應此前售價漲價幅度依次約為3.85%、3%、3.17%。

      由于硅片處于硅料下游,業界乃至資本市場普遍將此番硅片價格上漲,歸結于硅料價格的上漲,視其為硅片廠向下游傳導成本壓力的行為結果?;蛟S也正是基于這一邏輯,A股、H股硅料標的股價應聲飆漲,續寫了自去年八九月份以來的強勢。

      不過,值得關注的是,假設硅片漲價源于“成本壓力向下游傳導”的邏輯成立,作為硅片下游——電池片、組件價格,同期卻并未出現水漲船高。根據集邦新能源網于2月上旬公開發布的光伏產業供應鏈價格報告,2月初,部分電池片市場均價維持了1月份均價,部分電池片(M10單晶PERC電池片、G12單晶PERC電池片)則發生了超過2%的降價。

      與電池片一致,2月初,部分組件均價維持1月份均價,部分組件(325W-335W/395W-405W單晶PERC組件、335W-365W/425W-435W單晶PERC組件、182mm單面單晶PERC組件、210mm單面單晶PERC組件)均價降幅均超過了1.1%。

      這顯然有悖于“成本壓力向下游傳導”的邏輯。相關硅片企業人士也向《證券日報》記者證實,此番硅片漲價的底氣,核心來源自硅片的緊缺,而非取決于成本壓力轉移。與此同時,作為下游的電池、組件價格走勢,與上游硅片、硅料發生背離,究其原因,“受制于下游組件需求暫時不旺,其上游——電池片的價格便無法上漲。”

      今年硅料供需 維持“緊平衡”

      就如同硅片漲價并不取決于硅料漲價,而是基于下游需求一樣,硅料漲價實際也由于下游需求發生了變化。

      價格反映供求關系,來自硅業分會的數據顯示,目前單晶致密料價格區間為92元/kg-93元/kg,成交均價為92.5元/kg(9.25萬元/噸)。這一數據較去年上半年約6萬元/噸的均價,上漲了約54%。

      據《證券日報》記者采訪了解,推升此輪硅料價格上行的核心因素大致有三:首先,價格競爭,導致不具成本優勢的產能退出(檢修),減少了硅料市場供給;其二,去年下半年以來,硅片緊俏,觸發了行業擴產,變相刺激了硅料需求;其三,考慮硅料端投資強度、達產周期等客觀因素,新近產能釋放仍需時日。

      日前,業界知名研究人士、中信證券電力設備與新能源首席分析師華鵬偉領銜發布了一份關于硅料供需的研究報告,其基于現階段硅料市場供求關系、已宣布擴產規劃,以及“硅料廠從產能投放到穩定產出較高比例的單晶料需要3個月-6個月”等推演分析——硅料供需緊張或將延續至2022年。

      不過,接受《證券日報》記者采訪的中國有色金屬工業協會硅業分會專家委員會副主任呂錦標,更傾向于將目前硅料的供需環境,定義為“緊平衡”:2021年硅料總體供應還是平衡的,不是供不應求。“漲價的核心原因在于季節性趨緊,和結構性緊張。比如高品質的致密料,供連續拉晶復投的料供應趨緊;但供應多晶鑄錠的非致密料就有富余。”

      一位不愿具名的硅料企業人士向《證券日報》記者坦言,“現階段,硅料的利潤率大概可以做到40%的水平,但是在此前(硅料每噸6萬元時期),即便是最高端(技術先進、成本控制等)的產能,利潤率極限也僅能達到10%,一噸利潤只有幾千元。而這也是為什么很多硅料產能此前選擇退出或進行停產檢修的原因。”

      “但當利潤足夠時,這些產能是可能復產的。除此之外,隨著技術進步,現在的硅料各項品質指標遠高于以往。如現在10萬元一噸的料,可以連續拉晶到第八九根時,累積的雜質也不足以影響最后一根棒的質量,邊皮料頭尾料還可以回用拉晶。與此同時,這幾年硅片厚度只是從180微米減到160微米,但硅耗已經從2012年的5000噸/GW,降到了2020年的2780噸/GW??傊?,考慮如今的硅料效率、硅耗,今年硅料供不應求的局面大概率不會出現。”呂錦標表示,“伴隨有晶體生長等技術提升,更重要的是多晶硅品質提升,讓光伏后端提升效率和降低成本具有了更大的進步空間。”

      硅料今年供給或超預期 不應過度炒作

      相對而言,硅料供需“緊平衡”的狀態可能延續的核心原因在于,硅料端投資門檻較高,以及硅料廠達產周期等客觀因素。

      據《證券日報》記者了解,硅料生產企業除了“從產能投放到穩定產出較高比例的單晶料需要3個月-6個月”外,在生產過程中,也只有滿負荷生產才能實現最低生產成本,頻繁的檢修停產不僅造成成本提升,也將導致產品品質波動,甚至造成安全隱患。

      大全新能源投資者關系部經理何寧向《證券日報》記者表示,多晶硅(硅料)是光伏產業鏈中技術門檻、投資強度和安全穩定生產管理難度最高的環節。“目前大概需要近30億元資金,才能起動一個3萬噸的項目。在此基礎上,還需要技術管理團隊的積累,以及經歷提產能、提品質、穩定生產降成本的過程漫長。”

      但在此基礎上,呂錦標判斷,去年四季度以來,硅業協會預警2021年硅料緊平衡之后,協鑫、通威、特變、大全、亞硅都加緊了擴產項目的推進,“比如通威的4.5萬噸項目就可能提早到今年三季末投產;亞洲硅業的3萬噸項目進展加快;東方希望的4萬噸新產線去年底投產后加緊穩定提產。同時,各主要企業現有產線的去瓶頸提升也會貢獻今年的增量。比如洛陽中硅和內蒙幾個項目復產后也在現有價格支撐下保持運行,逐步提升供應。”

      “除此以外,業界硅料供應80%-90%都已有長協(長期采購協議)鎖定,雖然長協不鎖價格,卻也一定程度上保障了供應。”上述不愿具名人士向記者強調,“資本的敏感、擴產減產、長協種種,匯聚在一起,就構成了光伏產業鏈供需平衡的機制。所以,此輪硅料漲價完全屬于合理的正常范疇,不應過度炒作,不可盲從二級市場行情;更不必加以‘道德綁架’,如今中國光伏倍加呵護‘一榮俱榮、一損俱損’的產業鏈協同,任何不合理的定價也都是短期行為,不平衡的現象會被供需平衡機制快速打破和重塑。”

    評論

    用戶名:   匿名發表  
    密碼:  
    驗證碼:
    最新評論0

    相關閱讀

    早于國家目標37年實現碳中和 ,通威集團“率先交卷”底氣何在?

    早于國家目標37年實現碳中和 ,通威集團“率先交卷”底氣何在?

      2021年2月的第1天,通威集團在四川按下了全面啟動“碳中
    市場脈搏2021-02-20

    華能集團成立碳中和研究所

    為加強碳達峰碳中和前瞻性研究和戰略性布局,中國華能集團有限公司統籌研究資源,于近日成立華能碳中和研究所。
    動態2021-02-20

    李俊峰:我們必須加入全球碳中和的大潮

    我國提出碳達峰、碳中和的奮斗目標,這就要求加快調整優化產業結構、能源結構,以及大力發展新能源。那么,我國通往“碳中和”的道路應該怎么走?我們過去所依賴的化石能源何去何從?可再生能源能不能頂起來?帶
    行業要聞2021-02-20

    李俊峰:我們必須加入全球碳中和的大潮

    我國提出碳達峰、碳中和的奮斗目標,這就要求加快調整優化產業結構、能源結構,以及大力發展新能源。那么,我國通往“碳中和”的道路應該怎么走?我們過去所依賴的化石能源何去何從?可再生能源能不能頂起來?帶
    深度閱讀2021-02-20

    李俊峰:我們必須加入全球碳中和的大潮

    我國提出碳達峰、碳中和的奮斗目標,這就要求加快調整優化產業結構、能源結構,以及大力發展新能源。那么,我國通往“碳中和”的道路應該怎么走?我們過去所依賴的化石能源何去何從?可再生能源能不能頂起來?帶
    專家觀點2021-02-20
    李俊峰:我們必須加入全球碳中和的大潮

    李俊峰:我們必須加入全球碳中和的大潮

    我國提出碳達峰、碳中和的奮斗目標,這就要求加快調整優化產業結構、能源結構,以及大力發展新能源。那么,我國通往“碳中和”的道路應該怎么走?我們過去所依賴的化石能源何去何從?可再生能源能不能頂起來?帶
    專訪2021-02-20

    用碳市場約束互聯網巨頭碳排放

    互聯網行業發展至今一直貼著“高端”、“前沿”的標簽,與鋼鐵、水泥、造紙等制造大氣污染與水污染的重工業相比,往往被認為是清潔產業?;ヂ摼W“云存儲”、“云計算”等業務在其廣告宣傳中也常與“藍天白云”相關聯。
    動態2021-02-20

    下游需求旺盛,光伏企業滿負荷生產

    在碳達峰、“碳中和”等目標的引領下,光伏行業在碳減排中發揮著重要作用。隨著近期一系列擴產計劃密集實施,光伏企業訂單激增。春節期間,多家光伏企業鉚足了勁頭生產。由于下游需求旺盛,加之春節期間下游企業按慣例有提前備貨需要,導致對多晶硅料的需求激增。
    市場快訊2021-02-20

    早于國家目標37年實現碳中和 ,“率先交卷”的通威集團底氣何在?

    2021年2月的第1天,通威集團在四川按下了全面啟動“碳中和”規劃的按鈕。這家全球領先的農業、光伏“雙龍頭”,在“碳達峰、碳中和”遠景目標指引下,領跑全行業!
    企業報道2021-02-20

    早于國家目標37年實現碳中和 ,“率先交卷”的通威集團底氣何在?

    2021年2月的第1天,通威集團在四川按下了全面啟動“碳中和”規劃的按鈕。這家全球領先的農業、光伏“雙龍頭”,在“碳達峰、碳中和”遠景目標指引下,領跑全行業!
    動態2021-02-20
    人人超碰人人爱超碰国产|秘书高跟黑色丝袜国产91在线|国内少妇偷人精品免费|9久久无色码中文字幕

    <td id="4ea3t"><ruby id="4ea3t"></ruby></td>
  • <track id="4ea3t"><strike id="4ea3t"></strike></track>
    <p id="4ea3t"></p>
    <table id="4ea3t"><option id="4ea3t"></option></tab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