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國家電投黨組副書記、董事栗寶卿公布了一組數據:7年時間,光伏裝機增長超8倍,累計超6500萬千瓦,新能源裝機超1億千瓦,清潔能源裝機突破1.6億千瓦。
從2016年光伏裝機突破千萬千瓦,躍居世界第一起,國家電投已經連續7年占據全球光伏裝機第一的位置。
在五大發電集團擅長的集中式光伏領域,卻遇到了光伏組件價格暴漲,許多項目算不過賬來的窘境。國家電投光伏裝機之所以繼續高歌猛進。采購模式的創新是其中的重要原因之一。
國家電投開創組件長單采購模式,“以時間換空間、用規模促優惠”,助力光伏產業平穩有序發展。國家電投商務招標中心主任、中國電能成套設備有限公司董事長張勇表示:“長單采購創造了全新的‘定價、核算、補償’機制,與傳統采購有較大差異,每一步都是大膽的突破與嘗試,必須思慮詳盡、準備周全、審慎行事。”
3、創新央企電站融資模式
光伏電站業務是重資產業務,資金需求量大,因此許多電站企業通過市場化的運作方式,上市融資,借資本的力量運營光伏電站。日前,華潤電力、中國華電、中國電建分拆新能源業務獨立上市也是同樣的模式。
其實,在電站融資方面,國家電投走在許多企業的前列。早在2019年國家電投為開發青海大型清潔能源基地,引入工商銀行、國投集團、浙能集團等8家戰略投資方,募集金額高達242億元。這是2019年央企混改引戰第一大項目,也是五大發電集團迄今為止最大規模的對外募集現金方式的股權融資項目。
2023年3月,國家電投首單境外清潔能源權益融資計劃產品成功落地,本次權益計劃募集資金規模約3300萬美元,用于中電國際境外清潔能源項目。據了解,這是中央企業首例通過權益融資方式支持境外清潔能源發展的成功案例。
這種與市場資本接軌的模式,有助于央國企引進市場機制,提升光伏電站建設、運營效率。
4、從服務電站項目的角度發展光伏制造產業
在光伏制造產業版圖中,央國企所占份額極少。國家電投是為數不多的布局光伏制造的能源央企。在光伏制造領域,國家電投也創造了屬于自己的輝煌成績。
2017年,國家電投在全國率先形成了"多晶硅制造—切片—太陽能電池組件一光伏電站建設一光伏電站運營一科技研發”為一體的完整的光伏產業鏈。
2018年,國家電投黃河公司開展國內首條規?;疦型IBC電池及組件項目建設,并開展異質結電池研發。2019年,國家電投建成我國首條N型IBC電池和組件生產線。2020年,黃河公司IBC電池量產平均效率突破23.6%,是當時國內量產轉換效率最高的晶硅太陽能電池。2022年,黃河公司光伏IBC電池量產平均效率達24.2%,達到國內最高水平。
近年來,隨著光伏制造業景氣度高漲,許多央國企都試圖涉足這一領域,但據了解,許多項目都無疾而終,只有黃河水電始終在堅持。原黃河公司董事長謝小平在接受媒體采訪時表示,黃河公司涉足光伏制造業這一產業鏈,不是為了壯大規模,而是為了更好的建設光伏電站,把它作為一項必不可少的輔助產業。為什么制造業里央企不多,而黃河公司能成為唯一幸存下來的幾家之一,是因為黃河公司走的是“差異化”發展路線,希望通過對電站、對制造業提出新的要求,從而促進全行業的發展。
5、建設全系列實證平臺
2016年,國家電投建成全球最大的青海共和百兆瓦國家級太陽能發電實證基地。據了解,這一基地共有6個試驗區,包含了26種類型規格的組件、21種類型規格的逆變器、17種型式的支架,30種設計理念,15種新設備和30種新材料。為全球光伏行業設計、施工、研發、編制等提供實測數據,為最終實現平價上網提供技術支撐。
2021年,國家電投建成全球首個光伏、儲能戶外實證實驗平臺。同年,全球首個超高海拔光伏實證基地建設——正斗光伏實證實驗基地項目投入使用。2022年,國家電投建成國內首個深遠海風光同場500千瓦漂浮式光伏實證項目。
一系列實證基地的建設,為光伏項目建設,光伏產品性能、認證,光伏標準的建立提供可靠數據,助力中國光伏產業健康發展。
國家電投的光伏戰略
國家電投曾經是五大發電集團里中實力最弱的一家企業,然而國際能源網/光伏頭條(PV-2005)查詢發現,截止到2022年末,國家電投總資產一舉超越華能,在五大發電集團中排名第二。清潔能源裝機方面,華電47.2%、大唐42%、華能41%、國家能源集團31%,國家電投清潔能源以65.87%遙遙領先。國家電投之所以能取得如此成就,概因于其在光伏領域的整體判斷以及戰略轉型。
國家電投成立之初的戰略定位是做核電自主化發展的引領者。事實上不論是國家電投前身中電投,還是與國家核電合并成立國家電投,其本身具有濃厚的核電色彩。前后兩任董事長、黨組書記王炳華、錢智民均為核電出身。國家電投在2015年重組指出也提出,做核電自主化發展的引領者做能源革命的推動者的戰略地位。但國家電投不拘泥于核電的定位,踐行以光伏新能源為代表的清潔能源戰略。
2018年錢智民出任國家電投董事長。同年,國家電投提出“2035一流戰略”:即第一階段到2020年,建設成為國內領先的清潔能源企業,實現電力裝機1.76億千瓦,清潔能源裝機占比達56%。第二階段到2025年,建設成為有一定國際影響力的清潔能源企業,清潔能源裝機占比超過70%。第三階段到2035年,全面建成具有全球競爭力的世界一流清潔能源企業,清潔能源裝機占比提升到90%。
國際能源網/光伏頭條(PV-2005)根據國家電投的清潔能源裝機情況來看,2020年,其電力裝機為1.7628億千瓦,清潔能源裝機占比達56.09%,實現了第一階段的戰略目標。2022年,國家電投清潔能源裝機占比為65.87%,已經接近第二階段,清潔能源裝機占比超過70%的目標。
2016年,習近平總書記考察國家電投所屬黃河公司,要求國家電投一定要將光伏產業做好,讓清潔能源更好地造福人民。國家電投牢記總書記囑托,將光伏戰略更加具體化。2019年,國家電投首次發布《建設世界一流光伏產業宣言》。此后,2021年,2022年、2023年又先后3次發布《建設世界一流光伏產業宣言》?!缎浴分?,國家電投提出,到2025年基本建成全球光伏裝機規模最大、核心技術領先、產業深入融合、具有綜合競爭力和國際影響力、生態環境友好的“世界一流光伏產業”。
2020年,我國提出實現“雙碳”目標,近年來中央各部委以及省市地府紛紛出臺清潔能源轉型以及構建新型電力系統的指導性文件。曾經的主力電源——火電面臨轉型壓力。核電受安全約束性高、場址限制,水電大規模增長空間有限,唯有光伏、風電才能成為清潔能源轉型重要推動力量,也是構建新型電力系統主體能源。為此眾多央國企開始轉型新能源。而國家電投早已先行一步,在光伏領域建立巨大優勢。
以大基地項目為例,由于國家電投的先發優勢,從2015年到2018年,“領跑者計劃”共進行了三輪招標。國家電投參與了所有三批光伏領跑者項目投標,共中標14個基地,21個項目,合計容量2175MW,為中標最多的企業。2021年國家發改委提出建設風光大基地,此后接連下發三批風光大基地項目名單。國家電投斬獲頗豐,一舉獲得了青海、內蒙、山東、江蘇、廣東、四川、貴州等地十大新能源基地的開發權,風光項目合計規模61.35GW。
據國際能源網/光伏頭條(PV-2005)認為,在歷史的洪流中,在產業化急劇變動的大潮中,即便如國家電投這樣的能源央企,其發展戰略也要符合產業以及經濟發展規律,方能在發展轉型過程中,立于不敗之地。而國家電投的發展歷程也表明,選擇將清潔能源、將光伏重要突破口,是一個正確而富有遠見的戰略。惟其如此,國家電投才能在時代時代的洪流中脫穎而出,成為新能源產業發展的領軍企業。
后記
從單一光伏電站到“水光互補”“牧光互補”“多能互補”;從光伏裝機大戶,到光伏制造、光伏運維、光伏產品回收全布局;從從傳統能源巨頭到清潔能源全球第一。國家電投在多個領域,多個維度引領中國光伏產業的發展。中國光伏產業也在國家電投等企業的引領之下,從光伏制造,光伏應用場景開拓、光伏建設運維等多個方面領先全球。國際能源網/光伏頭條(PV-2005)期望國家電投,能夠全面踐行其《建設世界一流光伏產業宣言》,建設世界一流光伏產業,為中華民族永續發展和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作出新的更大貢獻!
來源:國際能源網/光伏頭條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