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3日至14日,國務院國資委舉辦中央企業負責人研討班,進一步深入學習貫徹黨的二十大精神和習近平總書記重要指示批示精神,集中研討當前國資央企工作面臨的問題,統一思想認識、明確目標任務,以更大力度更實舉措推動國資央企做好各項工作。
國務院國資委舉辦中央企業負責人研討班
會議強調,要深化學習領悟習近平總書記重要指示精神,牢牢把握新時代新征程國資央企新使命新定位。要牢記堅定不移做強做優做大國有資本和國有企業是總目標;堅持和加強黨對國有企業的全面領導是總原則;積極服務國家重大戰略是總要求。要切實用好提高企業核心競爭力和增強核心功能“兩個途徑”;要充分發揮科技創新、產業控制、安全支撐“三個作用”,更好地服務黨和國家事業大局。
記者從研討班上獲悉,今年上半年,國資央企堅持完整、準確、全面貫徹新發展理念,扎實開展提質增效專項行動,努力克服各種不利因素影響,經濟運行總體符合預期,經營效益基本穩定,有效投資明顯擴大,運營質量持續提升,主要實物量指標穩定增長,整體呈現出銳意進取、奮發有為的良好精神狀態。
針對下半年工作,國務院國資委黨委書記、主任張玉卓在會上提出,要深入學習領會習近平總書記關于國有企業改革發展和黨的建設的重要論述,貫徹落實黨中央、國務院決策部署,著力強化黨建引領,突出效益效率,突出科技自強,加快推進高質量發展,不斷提高企業核心競爭力、增強核心功能,為國家經濟運行持續好轉、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開好局起好步作出新貢獻。
咬定全年目標不動搖,持續價值創造能力
提高核心競爭力是中央企業成為世界一流企業的根本之道。
近年來,國資央企始終突出高質量發展這個首要任務,主動對標世界一流企業,持續提高創新能力和價值創造能力,不斷塑造獨特競爭優勢,一大批企業市場競爭力、科技創新力、產業引領力、品牌影響力和國際化水平明顯提升,部分產業領域的龍頭企業綜合實力達到了全球同行業領先水平。
近期,國資委組織了十大領域的39家央企與全球同行業一流企業進行全面對標。研究發現,電網、建筑、通信、發電和航空航運等領域中已經涌現出世界一流企業,其中有些已處于世界一流企業前列;石油石化、煤炭、鋼鐵等領域的相關央企已經接近世界一流水平。
同時,也有一些領域與世界一流水平還有較大差距。從整體上看,國有企業仍存在“大而不強”“全而不優”的問題。
為推動中央企業進一步提升核心競爭力,今年初,國資委提出了中央企業生產經營實現“一增一穩四提升”的目標。
“一增”即確保利潤總額增速高于全國GDP增速,力爭取得更好業績,增大國資央企穩定宏觀經濟大盤的分量;“一穩”即資產負債率總體保持穩定;“四提升”即凈資產收益率、研發經費投入強度、全員勞動生產率、營業現金比率4個指標進一步提升。通過“一增一穩四提升”,引導企業更加注重經營成果的真實性和“含金量”,更加注重提升價值創造能力。
南水北調中線關鍵性控制性工程——穿黃工程
作為央企新兵,中國南水北調集團加快實施價值創造、品牌引領等專項行動,促進工程效率和企業效益同步發揮。中國南水北調集團黨組書記、董事長蔣旭光表示,今年上半年企業利潤總額、年化凈資產收益率、研發投入強度等均優于上年同期。
中國稀土集團黨委書記、董事長敖宏透露,2022年組建的中國稀土集團當年營業收入、利潤總額、凈利潤、全年勞動生產率分別同比增長25%、69%、69%、44%。今年上半年相關指標又有明顯增長。
上半年,中國電氣裝備統籌推進重組整合與經營發展,營業收入同比增加20.8%,利潤總額同比增長38.12%。
當前,世界政治經濟形勢錯綜復雜,國內結構性、周期性矛盾交織疊加,對多個行業造成持續沖擊,部分央企經營壓力增加。
對此,張玉卓提出,下半年經濟工作要咬定實現“一利五率”“一增一穩四提升”的目標不動搖,在國民經濟中更好發揮穩定器、壓艙石作用。
一是要加快打造高端化差異化競爭優勢,引領帶動行業發展,增強市場信心。
敖宏提出,中國稀土集團將堅持“上游資源做強、中游冶煉做精、下游應用做深”的產業發展原則,明確“存量提質、增量升級”的產業結構調整思路,圍繞產業整合集中、布局優化和延伸發展,推動資源開發綠色高效利用、冶煉分離集約數智升級、材料應用高端高質拓展,增強示范引領、主體支撐和融通帶動作用。
二是要充分發揮有效投資的關鍵作用,推動國家“十四五”規劃重大工程和企業重大投資項目落地,力爭項目早開工、早投產、早見效。
中國移動黨組書記、董事長楊杰表示,目前國內已建成各類數據中心幾萬個,其中大型數據中心幾百個。然而,現階段這些數據中心之間封閉獨立,算力之間彼此隔離。針對這一現狀,中國移動落實國家“東數西算”工程部署,開創性地提出以算為中心、網為根基,網、云、數、智、安、邊、端、鏈等多種信息技術深度融合的算力網絡,推動算力成為像電力一樣,可“一點接入、即取即用”的社會級服務。
蘇州高鐵新城,由中國移動和輕舟智航聯合部署的“全國首個常態化運營5G無人公交”
三是要堅持眼睛向內、管理挖潛,加大全產業鏈、全價值鏈降本節支、扭虧治虧力度,持續提升經營創現能力。
中國中車聚焦主責主業、強身健體,堅持應退盡退,全部完成“兩非”剝離和“兩資”處置目標,累計壓減法人152戶,實現三供一業分離移交,廠辦大集體改革和退休人員深化管理的全面收官。
四是要切實防范化解經營風險,繼續把債務風險防控擺在突出位置,完善司庫體系建設,堅決守住依法合規經營底線。
前一段時間,新興際華發展陷入了困境之中。近兩年來,新興際華深化改革、優化布局,加強合規管理,企業發展面貌有了明顯變化?!俺藘蓚€資產處置平臺以外,其他二級公司都已經是盈利狀態。我認為目前新興際華已經走上了良性發展軌道,不會出現重大風險了?!毙屡d際華黨委書記、董事長賈世瑞說。
發力重大任務攻關,當好科技創新國家隊
中國式現代化的關鍵在于科技現代化。習近平總書記對中央企業科技創新工作寄予厚望。
今年以來,國資央企以科技創新為根本,短期內強化關鍵核心技術攻關,中長期聚焦構建未來發展領先優勢,努力做原始創新和核心技術的需求提出者、創新組織者、技術供給者、市場應用者。
重大任務攻關是央企科技創新的發力重點。各央企立足國家所需、產業鏈供應鏈所困、產業所趨,以開辟新領域新賽道的重大前沿顛覆性技術為主,優化攻關布局,加強基礎研究。
新型電力系統是一個涉及全社會各環節的開放的復雜巨系統,其構建需要統籌發展與安全,保障電力持續可靠供應,保障電網安全穩定運行,促進新能源高效消納。
今年來,國家電網大力攻克特高壓分接開關、電力工控芯片等關鍵核心技術,推動特高壓套管等核心零部件國產化研制取得重大突破;新開工建設金上—湖北、隴東—山東、寧夏—湖南等特高壓工程;推進電網數字化升級,增強電網氣候彈性、安全韌性、調節柔性,全力支撐沙漠戈壁荒漠大型風光電基地和西南水電大規模開發、高水平外送。
針對海上風電諸多關鍵設備依賴于進口的問題,中國電氣裝備主動圍繞國家重大需求和產業鏈安全開展技術布局。經過各單位不懈努力和持續攻關,已在塔筒變壓器、海上升壓站GIS、海上升壓站變壓器等設備方面實現技術突破,并應用于福建長樂外海、華電廣東陽江青洲等海上風電場。
近年來,5G、云計算、大數據、人工智能等新一代信息技術快速發展,形成多種技術之間相互支撐、齊頭并進的鏈式變革,呈現有機融合、系統創新的發展態勢,并加速融入經濟社會民生各領域、全過程。
為支撐新一代信息發展,中國電科32所量子計算創新中心基于自主研發的20比特超導量子計算機工程樣機、超導量子操作系統,完成多比特量子門算法驗證,具備20比特超導量子計算機整機算力。
超導量子比特是公認最有希望實現量子計算的幾個物理系統之一。32所布局整機架構、量子芯片設計與加工、量子操作系統、量子微波調控、量子算法多個方向,成功研制超導量子計算機工程樣機,研發超導量子操作系統,突破系列關鍵技術,初步形成20比特超導量子計算機整機算力。
中國電科承研承建的子午工程二期圓環陣太陽射電成像望遠鏡
中國保利錨定“加快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目標,在制漿造紙設備智能制造、微生物菌種培育、表面活性劑自主創新、光纖光纜技術研發等領域居于世界前列?!笆奈濉币詠?,保利累計發布國家及行業標準近500條,累計授權專利和軟件著作權7000余項。
中國物流集團加快建設物流聯合創新實驗室,積極探索新技術新裝備創新應用及場景示范,有序推進分布式屋頂光伏、智慧物流園區等項目,優化迭代“智運”“智倉”“數字油料”“鋼軌全壽命”“鋼超”“易有色”“貨兌寶”“流云采”等數字平臺。
提高創新成果轉化效率是央企科技創新的努力方向。各央企構建以實效為導向的科技創新工作體系,加快科技成果向現實生產力轉化。
“企業是創新的主體,要按照市場規律搞創新,既有長遠眼光又看投資回報,這樣才能保證科技創新工作成為企業自覺行動?!辟Z世瑞舉例說,之前新興際華科研課題沒少做錢沒少花,但最終都沒有形成完整的研發體系和良好的產業轉化。這導致了一些曾經的優勢產品得不到創新支撐,逐漸進入了衰退期。
為了更好補齊新興際華在科技創新方面的固有短板,新興際華專門組建了科技公司,并針對主業需求設置了材料技術研究院、智能裝備技術研究院兩個科研機構,舉集團之力進行投入,并推動研究院與產業板塊聯動合作。
其中,材料技術研究院就是致力于推動際華股份成為功能性、防護性材料的領軍者,最具競爭力的職業服裝鞋靴供應商?!艾F在看來這樣的創新方式已經取得了不錯的效果,我們要繼續下去,久久為功?!辟Z世瑞說。
統籌資源協同創新是央企科技創新的有效路徑。各央企積極參與國家實驗室、國家技術創新中心等研發平臺建設,大力推進產學研深度融合。
7月13日,全球首個陸上商用模塊化小堆玲龍一號反應堆核心模塊完成出廠驗收,發運前往海南核電。玲龍一號通過單個模塊標準化設計、制造,批量化生產,縮短了建造周期,在提高安全性的同時,降低了制造成本。模塊式小型堆系統簡化、設備尺寸小、運輸方便、運行操作更為簡便,可根據用戶負荷需求,靈活組合規模,滾動開發建設,經濟效益顯著。
該產品由中核集團中國核動力研究設計院自主設計和采購,中國第一重型機械股份公司承制,是100%的“中國制造”,也是央企聯合完成的又一重大突破。
建強人才隊伍激發人才活力是央企科技創新的關鍵一招。各央企不斷優化創新生態,構建以創新價值、能力、貢獻為導向的科技人才評價體系。
目前,中國電科各類總師達400余人,其中40歲以下的占比超過30%。專業技術人才12.7萬人,占員工總數的62%,其中工程院院士12人,國家萬人計劃專家30人,享受國務院政府特殊津貼360人,國家級科技人才1000多人。
中國電科黨組書記、董事長王海波介紹,中國電科強化科技創新及關鍵技術攻關工資單列支持,2022年單列支持超過200億元。137家子企業開展了中長期激勵,累計激勵6萬人次,其中科技人才占比超過75%。
為了激發科研人員創新活力,新興際華對科研工作設置特區,法無禁止即可嘗試,可辦可不辦的要辦。在薪酬待遇方面,對關鍵人才實施一對一談判薪酬方式。賈世瑞說:“這樣才能充分體現出來科研人員價值。當然同時要匹配相關的任務和時間節點要求?!?/p>
張玉卓表示,國務院國資委將堅持出資人政策“應給盡給、能給盡給”,支持企業打造科技創新政策“特區”,支持科技人才以“十年磨一劍”的韌勁和“一輩子辦成一件事”的執著,在攻關高精尖技術中成就有價值的人生。
全力以赴發展戰略性新興產業,加快建設現代化產業體系
戰略性新興產業代表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的方向。加快發展戰略性新興產業,是國資央企新征程上發揮科技創新、產業控制、安全支撐作用的關鍵著力點,也是建設現代化產業體系的“重中之重”。
近5年,中央企業戰略性新興產業年均投資增速超過20%,實現了新能源、新能源汽車、新材料、生物技術等領域的布局,覆蓋產業鏈主要環節。部分領域占據優勢地位,一批核心技術取得重大突破,龍頭企業帶動作用明顯增強。
“同時也要看到,中央企業在高技術產業、戰略性領域比重仍然偏低,引領作用發揮不夠,在事關競爭新賽道、制高點的未來產業領域發展滯后、存在空白?!敝凶晒狙芯恐行母敝魅紊旰Q啾硎?。
為推動央企加快發展戰略性新興產業,今年以來,國資委成立了由張玉卓擔任組長的專項工作領導小組,并聚焦戰略性新興產業啟動了央企產業煥新行動,針對未來產業實施了中央企業未來產業啟航行動。
為消除中央企業布局戰略性新興產業的后顧之憂,國資委對考核、薪酬、主責主業、投融資、選用人、模式創新、資本金支持等國資監管政策,開展戰略性新興產業“適用性改造”。將專項行動執行情況與企業主要負責同志的選任、考核掛鉤,做實“一把手工程”。
“對于關系國家戰略安全的戰略性新興產業,不能只做可不可以做的技術判斷,要多做應不應該做的價值判斷?!睆堄褡空f,要堅持長期主義、穩定投入,邊發展、邊突破、邊布局,抓緊打造一批具有國際競爭力的戰略性新興產業集群和產業領軍企業。
研判行業發展趨勢,研究國家社會所需,立足企業優勢所在,中央企業積極開展相關布局。
新能源產業是當前央企發力戰略性新興產業的重點方向之一。
中國中車研制的CJ6 型城際動車組
中國中車黨委書記、董事長孫永才說,中國中車在立足軌道交通裝備核心業務的基礎之上,以風電裝備、新能源商用車、新材料器件為重要增長極,以工業電區、半導體芯片等為新的增長點,加快構建一核三級多點業務布局,以數字化、綠色化、智能化、高端化、國際化為方向,加快轉型升級,全力打造具有全球競爭力的軌道交通座位和清潔能源裝備制造體系。
光熱發電既是新能源,也是儲能,能夠較好地解決傳統太陽能存在的波動性、隨機性問題。中廣核依托國家能源太陽能熱發電技術研發中心,聯合產業鏈優勢企業和高校、科研單位,加快推動光熱產業關鍵核心技術攻關、裝備研制和試驗示范,形成光熱產業重大技術裝備體系,支撐我國光熱產業高質量發展。
當前,人類正加速步入信息文明時代。楊杰表示,下一步將聚焦新一代移動通信、人工智能、未來網絡、未來信息等重點牽頭領域,圍繞帶動產業整體發展的關鍵環節,深入推進云和算力網絡、人工智能、6G、大數據、能力中臺、安全等六大領域的創新布局,構建面向未來的核心競爭力,增強核心功能。
稀土號稱“工業維生素”,多個戰略性新興產業都離不開稀土。在此過程中,中國稀土集團積極發力。
“牽頭推進3個項目,參與配合推進3個項目?!卑胶晖嘎?,中國稀土還在未來產業中參與多項任務。
戰略性新興產業項目往往不確定性強、資本投入大、風險高、投資回報期長,單純依靠政府財政或企業積累難以滿足資金需求。國投、中國國新、中國誠通等國有資本投資運營公司充分發揮基金投資的戰略功能和孵化培育作用,加大布局戰略性新興產業。
國投運用“直投+基金”雙輪聯動,加大投資布局力度。參與培育科創板上市企業超過100家,占科創板總數的近三分之一。其中,國投招商先進制造產業投資基金重點投資智能制造、新能源智能汽車、生命科學、信息和通信技術等領域,目前已投資超過160家科技創新和行業龍頭企業,其中超過45家被投資企業已走向資本市場。
中國國新發起設立的中國國有資本風險投資基金等11只基金,發揮國有資本放大功能,直接出資近300億元,引導帶動社會資本2100億元,孵化和培育出了一批“專精特新”企業和單項冠軍企業。
今年上半年,中央企業戰略性新興產業完成投資額同比增長超過40%,在全部投資中的占比超過四分之一。
“戰略性新興產業的發展,需要充分發揮市場決定性作用,激發企業作為市場主體和創新主體的積極性,實現要素有效配置、快速流動交易,加快產業技術、核心資產迭代發展?!鄙旰Q嘟ㄗh,要充分發揮中央企業巨大應用場景與規?;枨髢瀯?,以大市場培育大產業,大產業帶動大創新,以應用為牽引,統籌科技攻關、試驗驗證、工程應用,貫通創新鏈、產業鏈,暢通國內外雙循環。
央企超過70%的資產集中在石油化工、冶金礦業、能源資源、建筑建材等傳統產業。加大傳統產業轉型升級力度是建設現代產業體系的根基所在。
國資委提出,發展戰略性新興產業的同時,要積極推進傳統產業高端化、智能化、綠色化轉型升級,打造自主可控、安全可靠、競爭力強的現代化產業體系,聚焦重點領域提升產業鏈韌性,更好地服務黨和國家事業大局。
學思想、強黨性、重實踐、建新功,推動黨建再上臺階
今年以來,國資央企堅持以深入學習貫徹黨的二十大精神為主線,深入開展學習貫徹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主題教育,加快建設與全面從嚴治黨體系相匹配、與中國特色現代企業制度相銜接、與企業改革發展中心任務相適應的黨建工作格局,取得積極成效。
近日,國內規模最大的超高壓跨越長江輸變電工程——泰州鳳城至無錫梅里500千伏輸變電工程正式建成投運,圖為作業人員進行高空導線施放作業
國家電網創新開展三個專項行動,讓主題教育有依托、有抓手、見成效。
一是開展“察實情、出實招”專項行動,各級班子成員靈活運用解剖式、蹲點式、靶向式、督察式等形式開展調研,將“問題清單”轉化為真抓實干的“成績單”。
二是開展“破難題、促發展”專項行動,聚焦電力安全可靠供應、強化科技創新等方面,組織各級單位列出破解難題清單,著力打通制約高質量發展的堵點難點。
三是開展“辦實事、解民憂”專項行動,聚焦助力鄉村振興、提升供電服務質量、為群眾辦實事等12個方面,把惠民生、暖民心、順民意的工作做到群眾心坎上。
中國南水北調集團以開展主題教育為抓手,聚焦學思想、強黨性、重實踐、建新功,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16字治水思路,國家水網建設規劃綱要,建設世界一流企業等重點內容,發揮中心組領學教學作用,接續舉辦主題教育讀書班專題培訓班,不斷深化對推進南水北調質量發展規律性的認識。
蔣旭光提出,要錨定調水供水行業龍頭企業,國家水網建設領軍企業,水安全保障骨干企業的戰略定位,確立“通脈、聯網、強鏈”總體思路,服務國家重大戰略實施。
主題教育開展以來,中國化學黨委注重主題教育與中心工作相統一,推動了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在中國化學見行見效。
中國化學黨委書記、董事長戴和根要求,要抓緊抓實加快打造“兩商”、落實國際化發展戰略、推進生產經營一體化、強化科技創新引領作用、推進全面精細化管理、推進全面數字化轉型、加強品牌建設等工作,加快建設世界一流企業,以高質量黨建引領保障高質量發展。
中國誠通堅持以學促干,從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中找到破解企業發展難題、持續高質量發展的“金鑰匙”?!?/p>
一是深刻學習領會總書記關于加快戰略性新興產業發展的重要批示精神,采取積極主動舉措,加快研究推動和支持戰略性新興產業發展。
二是深入落實新一輪國企改革深化提升行動,加快建設產品卓越、品牌卓著、創新領先、治理現代的世界一流企業步伐。
三是加快破解制約發展的突出問題,做大做強服務國資央企高質量發展‘改革工具箱’,提升資本運營的質量和核心競爭力?!敝袊\通黨委書記、董事長朱碧新說。
中國物流集團以刀刃向內的自我革命精神,全面梳理集團在政治思想組織建設和高質量發展等方面難點難題,形成問題發現、研辦、解決、反饋閉環。
國資委提出,要著力鞏固拓展學習貫徹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主題教育成果,聚焦學思想、強黨性、重實踐、建新功,切實將學習教育成果轉化為做好工作的生動實踐。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