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d id="4ea3t"><ruby id="4ea3t"></ruby></td>
  • <track id="4ea3t"><strike id="4ea3t"></strike></track>
    <p id="4ea3t"></p>
    <table id="4ea3t"><option id="4ea3t"></option></table>
  • 當前位置: 首頁 > 光伏 > 國內資訊

    “自律+創新”,光伏行業探索健康可持續新路

    中國城市報發布時間:2024-12-19 10:55:23  作者:康克佳

      在經歷持續“失血”后,光伏行業自發調控力度再加強。

      日前,在四川宜賓召開的2024光伏行業年度大會上,與會企業代表就如何防止“內卷式”惡性競爭進行了充分探討,并在上一輪會議基礎上,就下一步工作進行了安排,堅決致力于促進光伏行業的健康可持續發展。

      行業發展困境重重

      對于光伏行業而言,2024年可以說是處于周期底部,面臨的挑戰前所未有。

      “經過近20年發展,光伏已成為形成國際競爭優勢并有望率先成為高質量發展典范的戰略性新興產業,也是推動能源變革的重要力量。但也要看到,在快速發展的同時,行業步入新一輪調整期,非理性競爭加劇,產品價格有所回落,企業經營承壓。”工業和信息化部電子信息司副司長王世江說。

      根據中國光伏行業協會給出的數據,今年前10月,國內制造端、應用端都呈現規模擴大的態勢,如國內光伏新增裝機181.3吉瓦,同比增長27.17%;多晶硅產量約158萬噸,硅片產量約608吉瓦,電池片產量約510吉瓦,光伏組件產量約453吉瓦,產量同比增長均超20%。

      與產量增長相伴而來的,是產業鏈各環節價格均有所回落,不少企業舉步維艱。

      中國光伏行業協會相關統計數據顯示,今年前三季度,在121家光伏上市公司中,39家陷入虧損。其中以頭部企業虧損更為嚴重,總計15家產業鏈頭部企業中有12家的凈利潤處于虧損,有11家凈利潤的降跌幅超過了100%。

      “長期虧損將嚴重影響企業的研發投入與技術進步,降低行業長期競爭力。”中國光伏行業協會名譽理事長王勃華介紹,今年前三季度,光伏制造端產值下降逾44.7%。

      虧損,讓不少企業開始在組件價格上步步退讓。

      12月9日, 中國電力建設集團(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中國電建)發布了2025年度光伏組件框架采購開標公告,組件招標規模高達51吉瓦,外界紛紛稱這是“史上最大組件框采”。在中國電建公布的2025年度光伏組件框架入圍集中采購項目開標一覽表(標段一)中,中國城市報記者看到排在第44位和45位的投標單位以0.2672元/瓦和0.0676元/瓦的投標單價參與該標段的投標。

      “這樣的價格假如中標了,連支付組件邊框的錢都不夠。”胡楊新能創始人盧洋說。

      中國光伏行業協會理事長、陽光電源董事長曹仁賢在2024光伏行業年度大會上表示:“現在有企業低于成本價投標,這就是自殺式行為。這種想法是極其錯誤的。大家要多考慮困難,多推遲不必要的投資,這樣才能更好地避免過度競爭和資源浪費。”

      無下限的價格戰帶來的另一個問題是產品質量的下降。

      “因為不掙錢,一些企業為了減少虧損就要降低產品質量。而這一行為將導致我國的光伏產品在國際市場上競爭力降低,讓‘出海’這條路變得更艱難。”一位業內人士說。

      強化行業自律

      破解行業困境迫在眉睫,“自律”幾乎成為2024年整個光伏行業出現的最高頻詞匯。

      中國城市報記者在采訪中了解到,多家光伏組件電池企業簽訂了自律公約。一位光伏企業高管告訴記者:“本次自律公約簽訂企業超30家。根據所簽訂的自律公約,將從下個月開始管控產能,(簽約)各家都有配額。”

      究竟如何自律?限價、限產是當前光伏行業普遍采取的行為。

      在限價方面,10月14日,中國光伏行業協會在上海召開關于防止行業“內卷式”惡性競爭的閉門會議。根據目前披露的信息,此次會議商討了關于“反‘內卷式’競爭、反低于成本傾銷”等內容的行業自律公約,商討了有序化解供需失衡、出清過剩產能等相關措施,以及引導行業健康有序發展的其他建議。10月18日,中國光伏行業協會發文表示,經匯總、統計、分析與整理,測算出2024年10月份的光伏組件成本為0.68元/瓦。11月20日,中國光伏行業協會再次發文,明確11月上旬光伏主流產品含稅成本(含最低必要費用)為0.690元/瓦。

      對此,是否繼續跟進,提高光伏組件價格,考驗著各光伏組件企業的誠意。

      中國光伏行業協會執行秘書長劉譯陽坦言:“對于追求卓越和可持續發展的優質企業來說,價格與銷量之間有著最佳的平衡點,成本與售價之間也有一條涇渭分明的底線。光伏行業快速發展的今天,無數實例證明,在丟市場份額保價格和保市場份額降價格之間,采取低價競爭的企業往往前景堪憂。”

      造成價格一再探底的另一個原因,是行業內一些企業的無序生產。因此,單純限價不限產并不能達成光伏行業的自救目的。

      中國有色金屬工業協會硅業專家組副主任呂錦標表示,經歷了去年四季度以來的虧損出貨,行業龍頭企業已經意識到,在優質產能過剩的情況下,唯有降負荷控庫存、不接價格低于成本的訂單,才是走出困境的唯一出路。

      然而,限產的難度要比限價大得多。“行業協會可以測算一些產品的平均成本價,但沒權利規定誰該生產、誰該關停,誰生產多、誰生產少。各家企業都是根據市場、訂單情況確定自己的開工率與產量。”一位業內人士告訴中國城市報記者。

      在2024光伏行業年度大會期間,多位企業家代表提到,如何確保自律協議被遵守是關鍵。特別是如果缺少有效的監督措施,不遵守自律協議的企業反而成為受益方。

      正泰新能源董事長陸川認為,如果作出了承諾,怎么確保能實際落地?這在推行過程中還是會有一些不同的聲音。此外,若企業沒有落實自律行為,如何進行一些懲罰性手段?對此也是需要繼續探討的。

      創新或引領行業突圍

      如果說自律是光伏行業的守正,那么有針對性的創新或將帶領整個行業脫離困境、擁抱春天。

      不少業內人士認為,光伏行業回暖是肯定的,現下只是時間問題。

      安徽華晟新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首席科學家王文靜認為,降低水、電、氣等資源的消耗,既是當下度過行業寒冬的必然選擇,也是長遠來看生產工藝提升的必然要求,是實現行業可持續發展的關鍵。

      中國能源研究會常務理事李俊峰表示,解決當前困境,首先是行業自身要找到健康的發展方式,強調“投資有收益”,自己把賬算清楚。

      “過去十幾年光伏技術創新主要聚焦于降本,讓每度電的成本從幾元降到一元多,再到一毛、兩毛,成效顯著。如今,光伏發展已進入新時期,未來的技術創新更多還要聚焦于推動光伏的應用。”隆基綠能黨委書記、副總裁李文學表示,未來場景應用是行業創新的方向,比如分布式源網荷儲協同發展。

      除了健康的現金流與投資收益,多數業內人士認為,為本地制造的全球化、差異化提供解決方案,尋找并滿足增量細分市場,是當前光伏企業的新出路。

      “光伏行業需堅持以科技創新推動產業升級,從而打造國際市場核心競爭力。同時,還應凝聚行業力量,構建良性生態,以此促進光伏行業健康發展。”商務部貿易救濟調查局副局長顧宇表示,作為行業主管部門,商務部將繼續探索建立外貿產品全生命周期碳足跡追蹤體系,鼓勵并引導企業推進綠色環保轉型;進一步發揮重要展會的示范作用,打造綠色貿易發展平臺;細化產業跨境布局和國別指導目錄,引導企業合理有序進行跨境布局;指導企業應對貿易摩擦,全力維護中國光伏行業的利益。

      曹仁賢也提出,面對目前光伏行業的困難與挑戰,要堅持創新驅動,深化產學研合作,突破核心能力,提升行業競爭力;加強產業優化布局,進行產能理性規劃,實現資源共享;抓住國際機遇,持續拓展海外市場。

      ■中國城市報記者 康克佳




    評論

    用戶名:   匿名發表  
    密碼:  
    驗證碼:
    最新評論0
    人人超碰人人爱超碰国产|秘书高跟黑色丝袜国产91在线|国内少妇偷人精品免费|9久久无色码中文字幕

    <td id="4ea3t"><ruby id="4ea3t"></ruby></td>
  • <track id="4ea3t"><strike id="4ea3t"></strike></track>
    <p id="4ea3t"></p>
    <table id="4ea3t"><option id="4ea3t"></option></tab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