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東省工業和信息化廳等多部門近日聯合印發《山東省光伏產業高質量發展行動方案》,聚焦綠色低碳需求、前沿技術驅動和未來發展戰略支撐,山東將提升光伏產業高端化、智能化、綠色化、融合化發展水平,打造光伏產業發展高地,到2025年,力爭全省光伏產業規模突破300億元,鈣鈦礦等新型電池技術研發及產業化加快推進,實現25%以上光電轉換率太陽能電池的量產及應用。
《方案》提出,突破光伏硅片降本增效、光伏電池迭代升級、光伏組件提質發展、光伏配套不斷完善、光伏應用跨界融合等五大重點方向,明確實施產業創新引領、產業布局優化、支撐載體提升、智能光伏推廣、產業生態完善等5方面15項重點任務。
鼓勵企業加大研發創新投入,重點突破隧穿氧化鈍化電池(TOPCon)、異質結電池(HJT)等新一代高效晶硅電池,以及高端光伏材料、智能組件、逆變器等量產工藝。聚焦下一代光伏產業發展的技術瓶頸,圍繞高效能鈣鈦礦等新型材料、高精度硅片切割等制造設備開展基礎研究和技術儲備。通過“定向委托”“揭榜掛帥”“競爭賽馬”等方式,推進光伏產業鏈技術創新。
支持濟南、臨沂、東營等市結合現有產業基礎,緊盯光伏制造關鍵環節,加快形成并擴大產能規模,培育完善從硅片、電池片、組件及配套,到逆變器、系統集成及應用等較為完整的光伏產業鏈條。光伏應用方面,支持依托棗莊、濟寧、泰安、菏澤采煤沉陷區土地資源,建設魯西南采煤沉陷區“光伏+”基地,依托濰坊、濱州、東營鹽堿灘涂地資源,建設魯北鹽堿灘涂地風光儲輸一體化基地。
引導光伏企業與系統集成、軟件開發、大數據等企業協同合作,打造多元化智能光伏應用場景,鼓勵光伏企業與交通、建筑、農業及能源等領域企業探索可推廣可復制的智能光伏建設模式。
來源:大眾日報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