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6日下午,韶關市湞江區100MW漁光互補光伏發電綜合利用項目開工儀式在犁市鎮黃沙村舉行。
開工儀式據悉,漁光互補光伏發電綜合利用項目采用“光伏+”創新技術,通過“板上發電、板下養殖”的模式,科學開發、綜合利用,打造新型特色綠色生態產業鏈,實現綠色能源與現代農業的有機結合,推動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對促進區域產業結構,能源結構調整,加速新能源產業及應用的快速發展意義重大。
韶關市湞江區漁光互補光伏發電綜合利用項目規劃總裝機容量為300MW,分3年建設,預計總投資額12.89億元。項目一期規劃裝機容量為100MW,建設地點位于新韶鎮府管村和犁市鎮黃沙村、黃塘村、群豐村,坑塘面積約1900畝;其中,犁市鎮坑塘面積約1020畝,規劃建設60MW光伏電站。此次動工的19MW漁光互補光伏發電項目(黃沙項目)用地約300畝,投資約8000萬元,力爭3個月建成并接入電網。
近年來,犁市鎮“板下經濟”蓬勃發展,堅持“生態優先、綠色發展”,把光伏產業項目建設作為推動高質量發展的重要抓手。目前,全鎮在建及擬建地面光伏項目的企業共10家,總投資達到41.87億元。
來源:羊城派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