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d id="4ea3t"><ruby id="4ea3t"></ruby></td>
  • <track id="4ea3t"><strike id="4ea3t"></strike></track>
    <p id="4ea3t"></p>
    <table id="4ea3t"><option id="4ea3t"></option></table>
  • 當前位置: 首頁 > 光伏 > 國內新聞

    躍居第一大電源后,可再生能源如何擔起我國發電主力?

    中國電力網發布時間:2024-01-10 09:39:00
    2023年是我國可再生能源發展進程中具有重要標志的一年。根據國家能源局的數據,截至2023年11月底,我國可再生能源總裝機年內連續突破13億、14億大關,達到14.5億千瓦,占全國發電總裝機比重超過50%,歷史性超過火電裝機,成為我國第一大電源。

    其中,我國太陽能發電裝機容量累計約5.6億千瓦,同比增長49.9%;風電裝機容量累計約4.1億千瓦,同比增長17.6%。成為助力我國可再生能源躍居為第一大電源的主要力量。



    隨著風電光伏裝機規模的擴大,電網對新能源電力的消納能力備受考驗??稍偕茉丛诔蔀槲覈谝淮箅娫春?,新能源裝機量是否會受制于電網的消納能力、中斷行業高速增長的發展趨勢?風電光伏該如何提高自身的利用率,進一步發展成為我國發電的主力?這些關系可再生能源行業未來發展前景的話題成為業內重點關注的方向。

    風電光伏新增裝機增長迅猛,成為全國裝機量的主要來源

    “雙碳”目標提出后,我國加快推動能源轉型步伐,大力發展風電光伏等可再生能源,可再生能源迎來跨越式發展。

    根據國家能源局數據,截至2023年上半年,全國可再生能源裝機量突破13億千瓦,達到13.22億千瓦,同比增長18.2%,歷史性超過煤電,約占我國總裝機的48.8%,可再生能源成為我國“第一大電源”。截至11月底,全國累計發電裝機容量約28.5億千瓦,同比增長13.6%。其中,太陽能發電裝機容量約5.6億千瓦,同比增長49.9%;風電裝機容量約4.1億千瓦,同比增長17.6%。

    從新增裝機容量來看,2023年1-11月,我國新增風電發電裝機容量為0.41億千瓦,同比增長83.79%;新增太陽能發電裝機容量為1.64億千瓦,同比增長更是高達149.4%。風光裝機合計20527萬千瓦,即2.05億千瓦,占全國新增總裝機量的75.4%。風電光伏成為我國可再生能源乃至整體裝機增長的主要來源。

    其中,光伏裝機表現最為亮眼,裝機規模超越水電成我國第二大電源。根據國家能源局數據,截至2023年上半年,光伏累計裝機規模超過4.7億千瓦,超過水電裝機總規模,成為我國裝機規模僅次于煤電的第二大電源。截至2023年11月底,我國并網光伏發電裝機容量達到5.6億千瓦,占總裝機容量近20%,成為我國能源轉型的重要推動力量。

    大規模裝機的背后,可再生能源消納問題越發凸顯

    風電光伏等新能源電力具有波動性和隨機性的特點,而大規模新能源電力上網便會對現有電網的安全性產生較大沖擊。因此,電網對新能源電力的消納能力便直接關系到整個電力系統的安全和新能源電力的發展,乃至影響到我國的能源轉型和碳達峰碳中和進程。

    近期,山東省能源局便下發《關于發布分布式光伏接入電網承載力評估結果的公告》,公告顯示,經評估認為,2024年山東37個縣(市、區)分布式光伏出力將向220千伏及以上電網反送電,新增分布式光伏出力無法在縣域范圍內消納。

    因此,建設具有強大消納能力的新型電力系統就成為推動新能源電力持續健康發展的關鍵。主要分為提高新能源電力就地消納和跨區域間消納能力兩個方面。

    一方面,我國加快建設以儲能為基礎的新型電力系統。國家能源局數據顯示,2023年1-6月,全國新投運新型儲能裝機規模約863萬千瓦/1772萬千瓦時,相當于此前歷年累計裝機規??偤?,新投運新型儲能拉動直接投資超過300億元。同時,不斷深化電力市場改革,推動完善跨省電力交易機制和綠色電力證書制度,提升新能源電力的上網消納能力。

    另一方面,發展微電網等分布式電力系統也是提高新能源電力的就地消納水平的重要途徑。此前,國家發改委、國家能源局便下發《關于新能源微電網示范項目名單的通知》,選擇28個新能源微電網示范項目展開市場化應用,推動提高新能源電力的消納水平。

    距成為發電主力任重道遠,新能源電力發展空間仍舊廣闊

    可再生能源裝機規??焖僭鲩L的同時,我國可再生能源發電也實現同步增長。根據國家能源局數據,2023年前三季度,全國可再生能源發電量達2.07萬億千瓦時,約占全部發電量的31.3%。其中,風電光伏發電量達1.07萬億千瓦時,占比僅為15.5%,與其裝機量比重相差較大,新能源電力距成為我國發電主力仍任重道遠。

    根據國家能源局數據,2023年1-11月份,全國發電設備累計平均利用3282小時,比上年同期減少94小時。其中,水電2927小時,比上年同期減少292小時;太陽能發電1218小時,比上年同期減少42小時;風電2029小時,比上年同期增加21小時。由此可以看出,我國新能源發電利用率還有待進一步提高。

    近期,國家發改委發布的《〈中華人民共和國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四個五年規劃和2035年遠景目標綱要〉實施中期評估報告》顯示,“十四五”規劃的20項主要指標中,4項指標提前實現,12項指標的實現情況基本符合或快于預期。另有4項指標的進展滯后于預期,分別為單位GDP能源消耗降低、單位GDP二氧化碳排放降低,以及地級及以上城市空氣質量優良天數比率、每千人口擁有3歲以下嬰幼兒托位數。

    由此可見,我國產業結構偏重、能源結構偏煤、資源利用效率不高的狀況實現根本改變,還需要一個過程。若要如期實現“十四五”規劃能耗減低和減排目標以及我國“雙碳”目標,必然需要加快實施可再生能源替代行動,進一步推動我國能源清潔轉型和可再生能源的發展進程。

    剛結束的COP28上,近120個國家在COP28上承諾在七年內將全球可再生能源產能增加到目前的三倍,表明COP28的可再生能源發展增長目標基本確立,這將推動全球可再生能源裝機規??焖贁U張。雖然市場上有對風電光伏需求放緩的預期,企業產能和庫存會有所波動。但長期來看,作為未來能源轉型的主力,光伏風電產品將迎來較長的景氣周期。

    來源:新京報

    評論

    用戶名:   匿名發表  
    密碼:  
    驗證碼:
    最新評論0

    相關閱讀

    無相關信息
    人人超碰人人爱超碰国产|秘书高跟黑色丝袜国产91在线|国内少妇偷人精品免费|9久久无色码中文字幕

    <td id="4ea3t"><ruby id="4ea3t"></ruby></td>
  • <track id="4ea3t"><strike id="4ea3t"></strike></track>
    <p id="4ea3t"></p>
    <table id="4ea3t"><option id="4ea3t"></option></tab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