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1日,青海省發展和改革委員會、青海省能源局印發《青海省能源領域碳達峰實施方案》,其中提到:
提升多能互補儲能調峰能力
(十五)發展優質調峰電源。持續推進實施新一輪抽水蓄能中長期規劃,積極推動抽水蓄能電站建設。開工建設貴南哇讓、同德、南山口等抽水蓄能電站,開展瑪沁、龍羊峽儲能(一期)等項目前期和研究論證工作,力爭“十五五”建成投產一批抽水蓄能項目。開展太陽能熱發電參與系統調峰的聯調運行示范,提高電力系統安全穩定水平。建設一定規模的清潔高效煤電,有序推動煤電向基礎保障性和系統調節性電源并重轉型。發揮燃氣電站深度應急調峰和快速啟停等優勢,結合天然氣供應能力和電力系統發展需求,因地制宜合理布局一定規模的燃氣電站。
(十六)推進新型儲能設施建設。積極推廣“新能源+儲能”模式,合理布局一定規模電化學儲能電站,推動電源側、電網側百萬千瓦級化學儲能示范基地建設,提升電力系統靈活性,提高電力系統安全穩定水平,實現電力系統中短周期儲能調節。開展壓縮空氣儲能等新型儲能試點,探索發電企業、第三方儲能運營企業聯合投資電網側共享儲能運行模式,推進商業化發展。
加強能源技術研發與創新
(十九)推動儲能技術示范。圍繞儲能關鍵技術、關鍵材料,開展技術研發,建立儲能相關標準體系。積極籌建先進儲能技術國家重點實驗室,謀劃建立儲能實證基地。開展光儲一體化電站實證基地建設,建立具有光儲融合發展綜合效能評價方法和檢測手段,逐步完善技術標準體系。開展儲能并網性能研究,研究制定規?;瘍δ芗褐腔壅{控系統,支撐高比例清潔電力的安全可靠運行。
來源:青海省發展和改革委員會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