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記者從岳陽經開區獲悉,投資約5億元、落戶西塘鎮的農光互補光伏發電項目完成了建設用地手續、土地租賃協調等前期工作,該區已與中石化新星湖北新能源開發有限公司簽訂框架協議,并完成了項目前期可研方案、項目申報等多項工作,這意味著,不久后,該項目就能正式進場啟動。
“項目進展如此之快、如此之順利,得益于經開區各部門單位的大力支持。”中石化新星湖北新能源公司岳陽分公司總經理江登臨感慨,“岳陽經開區的營商環境,讓我們企業暖心。”
西塘鎮農光互補光伏發電項目是岳陽市大乙烯和乙內酰胺項目的配套工程,也是湖南省“十四五”第一批集中式光伏發電項目,具有可觀的經濟和社會效益,同時為實現“碳達峰、碳中和”目標、推動岳陽市綠色化工產業園區建設意義重大。其項目用地面積約1500畝,建設規模為100兆瓦,投資約5億元,項目建設后,年發綠色電量約為1億千瓦時,年節約標煤約3.5萬噸,減排二氧化碳8.7萬噸,可解決經開區標煤能耗指標約3.5萬噸/年。項目全部投產后25年綜合產值可達15億元,綜合創稅1.8億元以上。
為促成項目早日開工建設,早日建成并網發電,岳陽經開區工委副書記、管委會主任謝春生多次召開調度會,要求各級各部門高效協同,強化要素保障,強力推進項目建設,著力把經開區打造成大乙烯和乙內酰胺的配套新能源基地。
經開區迅速成立工作專班,明確任務清單,主動協助客戶解決光伏項目推進過程中存在的困難。該區產業發展局積極作為,牽頭起草西塘鎮農光互補發電項目入區協議,支持新星公司在政策允許范圍內繼續布點集中式光伏發電項目;區自然資源局、生態環境分局、農村工作部、西塘鎮等部門單位和鄉鎮積極協調,開通“綠色通道”,上門服務,極速“審批”,重點保障,推動項目早日落地。
近年來,岳陽經開區大力優化營商環境,以改革創新為突破口,聚焦服務助企、政策惠企、環境活企等措施,著力打造審批最少、流程最短、體制最順、機制最活、效率最高、服務最好的“六最”營商環境,穩步提升紓困增效幫扶成效,切實讓企業“引得來”“留得住”“發展好”,以更優營商環境為高質量發展注入更強動力。
來源:紅網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