潮水升,浪花涌。在京畿門戶西北部,古鎮崔黃口,1238畝魚塘波光粼粼,10萬多塊光伏板整齊排列。撐船穿行其間,魚兒跳躍環繞,儼然一支夏日“漁光曲”。
7月4日15時58分,吉電股份東北區域公司天津崔黃口鎮華信50兆瓦漁光互補光伏項目全容量并網發電。項目采用固定支架、平單軸、柔性支架多種組合的安裝方式和分片發電、集中并網的技術方案,裝機容量50兆瓦,投產后年均發電量約8000萬千瓦時,每年可減少二氧化碳排放近7萬噸。
項目位于第一批中國特色小鎮——天津市武清區崔黃口鎮,近年來,該鎮依托自身和周邊鄉鎮漁業養殖基地優勢,不斷建設現代化漁業綜合開發項目。如何推動當地傳統養殖漁業向“光伏發電+漁業”的“綠色+”產業方向發展,吉電股份探索實施魚塘上面發綠電、光伏板下魚兒歡的“雙豐收”發展模式,即在周邊區域14個魚塘上架設光伏板陣列,下方水域進行漁業養殖,在有效提高原有魚塘資源利用率,給喜陰魚類營造舒適生長環境的同時,為當地村民增加收入,反哺農村漁業經濟發展,實現“一地兩用、一舉兩得”。
近年來,吉電股份堅持綠色發展,不斷探索“光伏+”模式,通過農光互補、漁光互補、牧光互補等方式大力發展新能源產業,實現對陽光、水面等資源的高效利用,讓原有土地資源不斷增值。特別是主題教育開展以來,吉電股份黨委堅持聚焦結果導向,將建新功作為落腳點,以“時不我待爭朝夕”的緊迫感推進項目建設,為建設世界一流清潔能源上市公司提供堅強保障。
來源:吉電股份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