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儲能網訊:9月9日,在青海省海西州州府德令哈,200兆瓦光伏及其配套儲能項目選址基本敲定。這個由寧波企業中哲控股集團有限公司承接的新能源項目總投資8.5億元,建成后,年平均發電量4.3億千瓦時,按行標計算,可節約標煤5.3萬噸/年,減少二氧化碳排放24萬噸/年。
今年8月17日,在德令哈,中哲控股集團有限公司與海西州人民政府簽訂“中哲集團德令哈源網荷儲一體化項目”。200兆瓦光伏及其配套儲能項目是該項目的重要組成部分。
中哲為何會選在海西州建設新能源項目?
中哲控股董事長楊和榮告訴記者,原因有二,首先海西州是浙江援青對口地區,其次海西州也是全國太陽能和風能資源最豐富的地區之一,目前不少央企、國企都在當地進行了新能源產業前期布局,對企業來說,“這是風口,也是商機”。
記者了解到,近兩年中哲控股加快在新材料、新能源領域的布局。由于傳統的新能源儲能電池以鋰電池居多,電解液有毒性,這兩年中哲控股投入5億美金通過資本引才,將水系錳酸電池技術引入寧波。
“目前全球只有兩家企業擁有水系錳酸電池生產技術,中哲是其中之一。”楊和榮說。相比普通的儲能電池,水系錳酸鋰電池最大的特點就是安全性好,更環保,可循環使用3000次到4000次,普通鉛酸儲能電池只能用幾百次 ,成本方面也降低了三成左右。
“項目能夠落地海西州,離不開市對口支援和區域合作局及寧波援青工作組的牽線搭橋。”楊和榮表示,“源網荷儲一體化項目”包括2GW的光伏和風電項目以及1GWh的新型水系電池產線項目,總投資20億元。
值得一提的是,寧波對口支援地區天峻縣也將用上中哲控股的水系錳酸鋰電池。作為寧波市國內投資與合作交流協會輪值會長,楊和榮在天峻實地走訪中發現,當地有七八個鄉鎮僅300多戶牧民,流動性強,目前仍未通電,若通電需要政府投資幾億元。
“像這樣的地方就很適合用儲能電池。”楊和榮說,眼下中哲正著手在這七八個鄉鎮中選擇其中一個鄉鎮做太陽能儲能一體化扶貧示范項目,解決當地牧民用電問題。
在履行企業社會責任的同時,中哲控股集團也有望通過搶灘青海新能源,打開水系錳酸鋰電池的國內市場,實現新突破。按照計劃,中哲控股將持續發力新能源新材料板塊,力爭5年內將打造10GW新能源儲能能力。
原標題:青海天峻牧民有電可用了!甬企投資20億解難題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