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d id="4ea3t"><ruby id="4ea3t"></ruby></td>
  • <track id="4ea3t"><strike id="4ea3t"></strike></track>
    <p id="4ea3t"></p>
    <table id="4ea3t"><option id="4ea3t"></option></table>
  • 當前位置: 首頁 > 碳中和 > 政策

    電企積極準備碳交易 成本壓力助推企業低碳轉型

    證券日報發布時間:2021-07-15 10:22:17  作者:向炎濤、賀王娟

      碳交易真的來了。7月14日,生態環境部副部長趙英民介紹,國務院常務會議決定,將于今年7月份啟動全國碳排放權交易市場上線交易,目前各項工作已準備就緒。

      根據國務院批準的全國碳市場建設方案,在市場運行初期,只在發電行業重點排放單位間開展配額現貨交易。

      部分電力企業告訴《證券日報》記者,初期或暫時無法參與全國碳市場交易,但會積極跟蹤市場動態、開展能力建設等,為后續參與全國碳市場做好準備。

      電企積極準備

      首批被納入全國碳排放配額管理電力企業之一的京能電力在接受《證券日報》記者采訪時表示,全國碳排放權交易系統上線后,公司不會參加首次交易。

      “碳市場的建立對發電企業一方面產生了碳配額約束;另一方面又為減排措施得當的發電企業提供了出售配額獲取收益的途徑。在全國碳市場交易初期,發電企業仍以完成年度履約考核工作為主。未來,隨著碳市場交易的進一步活躍,碳配額資產屬性會進一步釋放,包括抵押融資、委托管理、保值增值,從而激發各方參與的積極性。” 京能電力有關人士表示。

      該人士補充道,京能電力積極主動融入全國碳市場建設,做了多方面的準備工作。一是及時跟蹤、認真研究政策,了解碳市場的運行機制;二是抓好基礎工作,尤其是數據管理,準確掌握排放數據和核算方法;三是開展培訓,提高專業化管理能力。

      三峽能源是國內較早進入可再生能源發電行業的央企,其有關人士告訴《證券日報》記者,公司早在2005年歐盟碳市場啟動時就發現了機遇,通過參與歐盟碳市場獲取了一定的減排收益,并在參與過程中,積累了大量碳減排項目開發管理的經驗,建立了完善的內部流程管理,正是基于這些經驗,2014年國內碳交易試點啟動之后,三峽能源積極參與其中,成功備案了一批中國溫室氣體自愿減排項目并參與了試點省份的碳交易。

      廈門大學能源政策研究院院長林伯強在接受《證券日報》記者采訪說,政府的配額分配及執行配額的松緊程度是電力企業參與碳市場交易積極性的主要影響因素,配額直接影響碳價的高低以及市場參與的企業數量、影響碳市場的活躍度。

      成本壓力促轉型升級

      碳市場的推出凸顯企業成本壓力,這無疑將推動相關企業轉型升級。

      “碳市場交易的基本原則始終是加大高耗能企業的減排壓力,提升清潔能源或環保企業的競爭力。”林伯強認為,隨著碳中和進一步加深,減排技術的進步和清潔能源轉型將成為發電企業降低碳成本的關鍵。

      三峽能源有關人士告訴《證券日報》記者,對煤電增加碳約束,很可能使其成本上升、利潤下降,同時,社會對于煤電的需求也會有所下降;但對于電力系統來說,煤電對于維持系統穩定的作用也非常重要,兩者之間的矛盾將會促使煤電技術的進一步轉型升級。在國外成熟的電力市場中,碳排放權的價格也是電力市場價格的影響因素之一。

      京能電力方面表示,碳交易對公司帶來挑戰,也存在機遇。“火電是京能電力的主業,同行業比較,公司具有一定優勢,碳市場初期公司對足額履約、適當獲利具有較強的信心。但從長期來看,隨著國家配額的收緊,公司未來經營中要把碳成本納入生產經營考慮。”

      “對于三峽能源來說,碳交易提供了一種除電能量市場之外,能夠實現新能源電力環境價值的方式。一方面,在雙碳目標下,隨著碳市場的進一步活躍,碳定價機制的成熟完善,新能源企業可以通過碳金融獲得更多融資渠道;另一方面,由于附加的環境屬性,電力用戶對于新能源電力的需求將會不斷增加,有利于促進新能源電力的消納,也有利于提高新能源在電力市場中的競爭力。”三峽能源方面表示。

      對于碳市場交易方面的規劃,京能電力表示,將依靠信息化提升管理能力,建設統一的碳排放信息管控中心,從技術上不斷探索獲得準確數據的方法,提高碳資產管理智能化水平和碳價走勢分析預測能力。同時加強減排潛力的挖掘,追蹤CCUS等技術的發展趨勢,因時因地開展試點探索依靠科技進步實現二氧化碳減排,在節能、余熱利用、燃煤摻燒及生產管理各個環節挖掘減排潛力,發展新能源,開展CCER自愿減排,用于抵消部分碳排放使用,適當降低履約成本,發揮碳配額的資產屬性,同時為集團帶來收益。

    評論

    用戶名:   匿名發表  
    密碼:  
    驗證碼:
    最新評論0

    相關閱讀

    全國碳市場本月啟動上線交易

    生態環境部副部長趙英民14日表示,全國碳排放權交易市場相關建設任務已經基本完成,各項準備工作已經就緒。本月7日,國務院常務會議決定于今年7月啟動全國碳市場上線交易。
    國內新聞2021-07-15

    國家能源局公布2021年6月全國電力安全生產情況 死亡2人

    2021年6月份,全國發生電力人身傷亡事故2起、死亡2人,同比事故起數減少3起、死亡人數減少5人。
    重要新聞2021-07-15

    國家能源局公布2021年6月全國電力安全生產情況

    2021年6月份,全國發生電力人身傷亡事故2起、死亡2人,同比事故起數減少3起、死亡人數減少5人。
    月度數據2021-07-15

    高比例消納新能源關鍵在于提升電力系統靈活性

    構建以新能源為主體的新型電力系統,以風電、光伏為主的新能源將成為新增電能供應的主體,但由于新能源發電固有的強隨機性、波動性和間歇性,大規模新能源接入電網后,電力系統的電力電量時空平衡難度將顯著加大。因此,要保障
    焦點頭條2021-07-14

    高比例消納新能源關鍵在于提升電力系統靈活性

    構建以新能源為主體的新型電力系統,以風電、光伏為主的新能源將成為新增電能供應的主體,但由于新能源發電固有的強隨機性、波動性和間歇性,大規模新能源接入電網后,電力系統的電力電量時空平衡難度將顯著加大。因此,要保障
    重要新聞2021-07-14

    高比例消納新能源關鍵在于提升電力系統靈活性

    構建以新能源為主體的新型電力系統,以風電、光伏為主的新能源將成為新增電能供應的主體,但由于新能源發電固有的強隨機性、波動性和間歇性,大規模新能源接入電網后,電力系統的電力電量時空平衡難度將顯著加大。因此,要保障
    政策2021-07-14

    高比例消納新能源關鍵在于提升電力系統靈活性

    構建以新能源為主體的新型電力系統,以風電、光伏為主的新能源將成為新增電能供應的主體,但由于新能源發電固有的強隨機性、波動性和間歇性,大規模新能源接入電網后,電力系統的電力電量時空平衡難度將顯著加大。因此,要保障
    焦點新聞2021-07-14

    高比例消納新能源關鍵在于提升電力系統靈活性

    構建以新能源為主體的新型電力系統,以風電、光伏為主的新能源將成為新增電能供應的主體,但由于新能源發電固有的強隨機性、波動性和間歇性,大規模新能源接入電網后,電力系統的電力電量時空平衡難度將顯著加大。因此,要保障
    行業要聞2021-07-14

    高比例消納新能源關鍵在于提升電力系統靈活性

    構建以新能源為主體的新型電力系統,以風電、光伏為主的新能源將成為新增電能供應的主體,但由于新能源發電固有的強隨機性、波動性和間歇性,大規模新能源接入電網后,電力系統的電力電量時空平衡難度將顯著加大。因此,要保障
    焦點頭條2021-07-14

    高比例消納新能源關鍵在于提升電力系統靈活性

    構建以新能源為主體的新型電力系統,以風電、光伏為主的新能源將成為新增電能供應的主體,但由于新能源發電固有的強隨機性、波動性和間歇性,大規模新能源接入電網后,電力系統的電力電量時空平衡難度將顯著加大。因此,要保障
    行業要聞2021-07-14
    人人超碰人人爱超碰国产|秘书高跟黑色丝袜国产91在线|国内少妇偷人精品免费|9久久无色码中文字幕

    <td id="4ea3t"><ruby id="4ea3t"></ruby></td>
  • <track id="4ea3t"><strike id="4ea3t"></strike></track>
    <p id="4ea3t"></p>
    <table id="4ea3t"><option id="4ea3t"></option></tab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