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d id="4ea3t"><ruby id="4ea3t"></ruby></td>
  • <track id="4ea3t"><strike id="4ea3t"></strike></track>
    <p id="4ea3t"></p>
    <table id="4ea3t"><option id="4ea3t"></option></table>
  • 當前位置: 首頁 > 碳中和 > 動態

    我國明確“雙碳”標準計量體系建設路線圖

    科技日報發布時間:2024-08-09 09:57:55  作者:劉園園

      8月8日,由國家發展改革委、市場監管總局和生態環境部三部門聯合印發的《關于進一步強化碳達峰碳中和標準計量體系建設行動方案(2024—2025年)》(以下簡稱《方案》)正式公布?!斗桨浮分荚诩涌焱七M碳達峰碳中和標準計量工作,有效支撐我國碳排放雙控(即碳排放總量和強度雙控)和碳定價政策體系建設。

      “建設‘雙碳’標準計量體系,有利于將各地區、各部門的政策實踐成效推動上升為標準規范,為積極穩妥推進碳達峰碳中和提供穩預期、利長遠的重要制度保障。”國家節能中心副主任康艷兵分析認為,該舉措也有利于指導企業有針對性開展節能降碳升級改造,鍛造新的產業競爭優勢,為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提供綠色動能。

      2025年建設100家碳排放管理標準化試點

      “‘雙碳’標準計量工作是支撐碳排放雙控實行和碳定價政策體系建設的重要基礎。‘十五五’時期,我們將在全國范圍內實行碳排放雙控,2024年和2025年是夯實工作基礎的關鍵時期。”國家發展改革委有關負責人說。

      《方案》提出到2025年推進“雙碳”標準、計量工作的原則和目標。

      在“雙碳”標準方面,《方案》明確,2024年,發布70項碳核算、碳足跡、碳減排、能效能耗、碳捕集利用與封存等國家標準,基本實現重點行業企業碳排放核算標準全覆蓋。2025年,面向企業、項目、產品的三位一體碳排放核算和評價標準體系基本形成,建設100家企業和園區碳排放管理標準化試點。

      中國標準化研究院副院長李愛仙認為,《方案》明確2024年到2025年“雙碳”領域標準制定和實施的時間表、路線圖,旨在加快形成一批重大標準成果,著力支撐“雙碳”政策體系落實,為實現碳達峰碳中和目標奠定堅實標準基礎。

      在“雙碳”計量方面,《方案》要求,2025年底前,研制20項計量標準和標準物質,開展25項關鍵計量技術研究,制定50項“雙碳”領域國家計量技術規范,關鍵領域碳計量技術取得重要突破,重點用能和碳排放單位碳計量能力基本具備。

      有針對性部署實施16項重點任務

      “‘雙碳’標準、計量工作是一個有機整體,兩者密不可分,互為協同,共同支撐我國碳排放雙控實施和碳定價政策體系建設。”上述有關負責人介紹,《方案》聚焦當前標準計量工作的短板弱項和薄弱環節,有針對性部署實施16項重點任務,其中“雙碳”標準和“雙碳”計量重點任務各8項。

      圍繞“雙碳”標準工作,《方案》提出,加快企業碳排放核算標準研制,加強產品碳足跡碳標識標準建設,加大項目碳減排標準供給,推動碳減排和碳清除技術標準攻關,提高工業領域能耗標準要求,加快產品能效標準更新升級,加強重點產品和設備循環利用標準研制,擴大綠色產品評價標準供給。

      圍繞“雙碳”計量工作,《方案》明確,加強碳計量基礎能力建設,加強“雙碳”相關計量儀器研制和應用,加強計量對碳排放核算的支撐保障,開展共性關鍵碳計量技術研究,加強重點領域計量技術研究,加強碳計量中心建設,完善“雙碳”相關計量技術規范,加強能源計量監督管理。

      “研制計量基準、計量標準和標準物質,建立完善的碳計量溯源體系,對于實現碳排放量的準確核算尤為重要。”中國計量科學研究院副院長楊平表示,碳計量是一個新興領域,需要統籌各方資源,有效發揮計量支撐作用。

      來源:科技日報 記者 劉園園




    評論

    用戶名:   匿名發表  
    密碼:  
    驗證碼:
    最新評論0

    相關閱讀

    無相關信息
    人人超碰人人爱超碰国产|秘书高跟黑色丝袜国产91在线|国内少妇偷人精品免费|9久久无色码中文字幕

    <td id="4ea3t"><ruby id="4ea3t"></ruby></td>
  • <track id="4ea3t"><strike id="4ea3t"></strike></track>
    <p id="4ea3t"></p>
    <table id="4ea3t"><option id="4ea3t"></option></tab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