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2020年提出“雙碳”目標以來,中國堅定不移履行承諾,加速能源結構轉型。據國際能源署報告,2023年全球可再生能源新增裝機容量5.1億千瓦,中國貢獻超過一半,中國風電、光伏產品已經出口到全球200多個國家和地區,已成為世界能源低碳轉型和應對氣候變化的重要推動者。
在這條快速發展的中國新能源產業鏈上,就有象嶼集團運用大宗商品供應鏈優勢運營能力幫助國內外新能源企業打通光伏、鋰礦等產品的國際供應鏈通路,實現全球資源有效調撥的忙碌身影。象嶼集團旗下的新能源板塊通過多種創新模式,以開放姿態廣泛開展國際合作,為全球能源綠色轉型提供了重要助力。
保供穩鏈強鏈
突破清潔能源體系掣肘
“老兄,江湖救急!”
2024年4月,一通電話打到了廈門象嶼(600057)新能源有限責任公司(以下簡稱“象嶼新能源”)業務經理向往的手機上,電話那頭是焦急的某礦業公司項目負責人。原來,這家老牌能源企業開拓新能源領域的鋰鹽廠即將在7月試車投產,但到了萬事俱備的最后關頭,原料卻開了天窗——原計劃為產線提供鋰輝石精礦的海外礦山建設一再延期,工廠不得不臨時加急搜尋其他的原料供應渠道。但因所剩的交付時間實在緊張,所需礦石的品質又高,找了幾輪都沒能找到合適的替代礦源,新工廠面臨著“無米下鍋”的急迫窘境。還未正式投產就陷入停產危機,這對剛進軍新能源領域的企業而言,無疑是當頭一棒,更有可能動搖投資者的信心。
為了幫助客戶渡過難關,象嶼新能源制定了第一批次供應5000噸、第二批次供應10000噸鋰精礦的分階段供應方案,并立即將手頭的礦源進行合理調配以保障第一批次交付,同時通過期貨市場進行貨量匹配。最終兩批次的鋰精礦于5月下旬和6月初陸續運抵工廠,幫助其如期開展試產。“真的是為我們解了燃眉之急。”談及此次合作,該公司的高級投資總監頗為感動地說道。
這只是象嶼為新能源產業穩鏈保供的尋常一幕。隨著全球新能源產業快速發展,全球鋰礦資源作為關鍵原料逐漸出現供需失衡,2021-2022年甚至出現“一鋰難求”的情況,對全球能源結構轉型與清潔能源體系建設造成了重大影響。提前研判到這一趨勢的象嶼集團,早在2018年就開始對全球鋰礦資源進行重點布局。憑借對上游資源的強大開拓和整合能力,象嶼集團陸續打通澳洲、南美洲、非洲等地的礦產資源:在澳洲地區與行業主流礦山達成常年穩定的鋰礦資源合作;在南美三角地區打通“鹵水回國-加工提純-銷售下游”路線;在非洲地區屬地化布局津巴布韋,提供“礦石檢測-內陸/國際物流-選礦-冶煉-銷售”全流程服務。
近年來,在全面深耕成熟礦源的基礎上,象嶼集團進一步將目光轉向了更多其他地區,全力開拓鋰礦“藍海”,不斷推動深化國際能源合作,力求通過穩定的鋰礦資源供應,為新能源產業發展釋放更多潛力。
2022年,象嶼新能源派遣團隊進駐非洲尼日利亞進行實地走訪踏勘。尼日利亞鋰礦資源豐富,且開采門檻較低,已經吸引了近300家中小型礦石開發商及貿易商進入了這片市場。用6個月逐個拜訪這些客戶進行深入交流,象嶼團隊發現,當地的礦石開發商有一大部分是從其他領域跨界而來的“散戶”,缺乏新能源領域的專業能力和國際大宗商品貿易經驗,導致他們經常陷入鋰礦收購渠道少、國際物流發運能力弱以及受市場價格波動影響大等困境。“有時只能運到碼頭干等”“好多訂單在船上就跌到不到三分之一的價了,這一趟基本白干”的情況時有發生,這也讓當地礦產始終無法進行產業化管理和發展。
面對這樣的情況,象嶼集團再次使出了“搭平臺,促共贏”的拿手好戲,利用自身強大的國際供應鏈綜合服務能力,將鋰礦產業鏈的開采、流通兩大環節串聯起來,鏈動下游的加工方、需求方及金融、物流等生態方。
2023年9月,象嶼新能源在當地客商最集中、最活躍的尼日利亞首都阿布賈成立了集采中心,作為鏈接全球鋰礦需求與當地資源的橋頭堡。針對當地礦石開發商客戶關注的價格管理、物流管理以及后期加工端對接等難題,象嶼新能源發揮象嶼體系的全產業鏈運營能力及供應鏈綜合服務優勢,面向當地礦商集中采購鋰礦石原料,并統一對接下游加工方及需求方,同時利用自身強大的國際物流網絡實現礦石的高效、安全發運,打通當地礦石的銷售及物流堵點。集采時“貨到即付款”的高效支付方式,也大大減輕當地礦商客戶的資金壓力及價格波動風險。
這套“象嶼方案”一針見血地解決了當地客戶的痛點,大大提升了他們的抗風險能力,也緩解了資金壓力,更有效提升了全產業鏈貿易、物流與金融效率。與此同時,象嶼新能源還帶動更多專業開礦、選礦的大型企業進駐,大力促進了尼日利亞鋰礦行業的規范、可持續發展,有效拉動當地經濟增長與就業,促進了共同繁榮。
截至2023年底,象嶼新能源已基本覆蓋尼日利亞鋰礦資源。象嶼集團在尼日利亞市場鋰礦“藍海”的成功開拓,不僅促進了當地相關產業進步與升級,也為全球其他資源潛力地區的開發及可持續發展提供了可參考的模式和成功范本,幫助新能源產業發展突破資源瓶頸,為加速全球清潔能源體系建設注入澎湃動能。
構建綠色通路
全力提升新能源物流效率
除了打通全球鋰礦資源供應渠道,象嶼還在新能源產業的物流環節花了很多心思。非洲港口礦產品發運需求大、集裝箱供給緊缺,等到安排充足的貨柜再裝箱發運,貨物在港口堆積時間過長,企業將面臨價格波動的風險。為了滿足礦山大批量發運和縮短運輸時效的需求,為下游鋰鹽廠持續生產保供原料,象嶼新能源物流團隊很快從以往物流運輸經驗中摸索出一個全新的解決方案:“既然集裝箱不夠,那就不裝箱直接按照散貨來運輸,這樣不僅可以提高速度而且機動性也很高。”
說干就干,2023年8月,滿載著10000噸鋰精礦的散貨船從莫桑比克的貝拉港順利啟航,駛向中國。這是浙江華友鈷業(603799)股份有限公司和象嶼新能源合作,在該港口首次通過散貨船方式實現噸袋鋰精礦裝運作業。與傳統集裝箱發運相比,鋰精礦以散貨船發運無須裝箱、無須在不同卸貨港中轉,裝載量大,能實現點對點的直達運輸,不僅解決了原先的發運難題,相比集裝箱運輸平均還可縮短15天以上運輸時間,大大提高了物流效率。“我們想要建立的是在以后的十次、一百次發運任務中都能良好高效運轉的一套柔性解決方案。”象嶼新能源團隊如是說道。
非洲鋰精礦采用集裝箱加散貨船的柔性發運方案,是象嶼竭力滿足新能源產業國際物流新需求新趨勢的一次縮影。截至2023年底,象嶼已構建了延伸至東南亞、非洲、南美洲等地的國際物流網絡,針對“把設備運過去,把資源運回來”的新需求,從礦山建設期的物資設備出口服務到投產后的礦石成品進口服務,打造出涵蓋項目建設期、投產期、成長期全生命周期的物流鏈路,以“國內出口+海運+海外清關+內陸運輸”全程一站式服務,大大提高物流效率,縮短項目建設工期。
而針對國內光伏產業,象嶼則憑借在物流樞紐節點的有效布局和長期積累的公鐵聯運資源,設計出綠色高效的綜合性物流解決方案。2023年9月,一趟滿載光伏組件的專列自浙江嘉興站緩緩駛出,穿越大半個中國駛往西部。這是象嶼為光伏領域龍頭企業隆基綠能(601012)打造的“象嶼-隆基光伏項目鐵路保供專列”,所服務的項目將有效改善當地以煤炭為主的能源消費結構。
“無論面臨什么樣的挑戰,象嶼團隊始終表現出色。我們非常感謝能夠與這樣專業、真誠的伙伴共同前行。”隆基綠能團隊的這份信賴,得益于象嶼新能源為其設計的物流綜合解決方案。這一方案能夠真正實現“門到門”全程服務,有效幫助新能源客戶解決運輸途中調度難度大、貨損風險高、運輸工具銜接難等問題,最大限度降低了貨物在途時間和延誤風險。截至2024年7月,象嶼新能源為光伏龍頭企業打造的象嶼保供專列已成功發運15趟,共計超2,000車次,光伏發運累計超過1吉瓦,有力促進國內新能源產業高質量發展。所保障的光伏項目每年可發電超13億度,相當于減少碳排放約65.4萬噸。
開拓創新模式
深化國際綠色產業合作
在光伏行業,產業鏈前后端資源信息不匹配導致產品制造企業與終端市場對接困難、產業配套的物流及金融服務不完善等都是阻礙產業鏈上下游企業高效聯通協作的突出痛點。
對此,象嶼集團充分發揮覆蓋全產業鏈的資源整合能力,依托海外渠道和物貿聯動優勢,以自營出口、海外倉備貨、海外品牌代工整合、聯合客戶共同銷售等方式,助力光伏產品直通終端廠商及客戶群。2023年12月,象嶼集團旗下新加坡聯威有限公司與全球領先的太陽能產品制造商賽拉弗能源集團股份有限公司合作在新加坡成立合資公司,拓展了全球超25個國家的光伏產品及服務,產業合作的國際朋友圈進一步擴大。
國際太陽能光伏與智慧能源(上海)大會暨展覽會
2023年,象嶼集團累計出口光伏4800TEU,出口額同比增長117%。全球海外倉累計資源庫容超過18萬平方米,服務國內光伏行業客戶超20家。在歐洲區域光伏組件制造產能排名第一的土耳其,象嶼新能源已成為前十大光伏組件廠的一站式供應商,原料供應占比達20%。
2023年7月,美國某公司在服務美國上市電力公司AGR的220MW的地面電站組件供應項目過程中,由于美國本土產能不足,需要在東南亞尋找代工廠進行組件生產。象嶼新能源接到這一需求后兵分兩路,一組團隊飛往越南、泰國、印尼等地對當地的組件廠進行逐一實地考察篩選,另一組在美國的團隊也深入項目現場進行查勘溯源,以更好地了解、匹配上下游兩端的需求。在最終幫客戶選定某印尼老牌光伏組件廠作為代工后,象嶼新能源派遣監造人員進駐工廠進行全程監造,確保了生產效率和品質。
“紅海不太平,我們的貨會受影響嗎?”2023年11月,紅海航道危機爆發,正好撞上物流運輸周期,客戶深感不安。而象嶼團隊再一次發揮了強大的國際物流能力,通過安排合理的航線方案規避了風險,實現了貨物如期交付,在2024年4月完成了整體200MW的項目組件交付任務。這一地面光伏電站預計每年可減少排放二氧化碳約24.2萬噸。AGR公司也為這次合作打出了歷史最高分9分,感謝象嶼團隊為清潔能源發展及降碳減排做出的積極貢獻。
除了在包含資源端、物流端、銷售端的全鏈條服務中以深度運營能力優勢賦能產業鏈上下游客戶,象嶼集團還積極響應國家“綠色金融”發展號召,靈活運用保理、融租、產業基金、直投等金融工具以及象嶼打造的“嶼鏈通”數字供應鏈服務系統為產業鏈上的客戶提供定制化的綜合金融服務,助力客戶實現資源整合、擴容擴產、技改升級。2024年1月,象嶼在天津寧河庫落地新能源行業首單光伏組件“嶼倉融”業務,為客戶英利能源發展(天津)有限公司提供數字供應鏈金融服務,開創了新能源行業數字化倉單質押融資的先河,進一步提高了綠色產業鏈的發展韌性和靈活性。
不同利益相關方之間的密切合作對于全球經濟綠色轉型的成功至關重要。象嶼集團踐行創新驅動,通過不斷革新服務模式與合作模式,促進綠色產業鏈上下游高效協作,將供應鏈變為聯通綠色產業各個環節的“共贏鏈”,激發綠色經濟增長新動能。
綠色低碳轉型必然伴隨著廣泛而深刻的能源變革,中國作為全球生態文明建設的參與者、貢獻者、引領者,正加速推動構建清潔低碳、安全高效的新型能源體系。未來,象嶼集團將繼續以供應鏈、產業鏈的優勢運營能力賦能新能源產業發展,持續廣泛開展國際合作,與各國共享綠色發展、共贏發展的機遇,為共建清潔美麗的世界作出貢獻。
來源: 廈門象嶼集團有限公司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