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d id="4ea3t"><ruby id="4ea3t"></ruby></td>
  • <track id="4ea3t"><strike id="4ea3t"></strike></track>
    <p id="4ea3t"></p>
    <table id="4ea3t"><option id="4ea3t"></option></table>
  • 當前位置: 首頁 > 碳中和 > 動態

    實現“雙碳”目標,科技創新是關鍵引擎

    科技日報發布時間:2022-03-11 11:53:35  作者:李 禾

      “張北的風點亮了冬奧會的燈”,河北張家口大規模的光伏發電、風電等形成穩定可控電源,三大賽區26個場館100%使用綠電……北京2022年冬奧會成為首個實現“碳中和”的冬奧會。

      3月5日下午,習近平總書記在內蒙古代表團參加審議。審議現場,總書記聽了代表們的發言后,深刻闡述了對碳達峰碳中和的思考。“實現‘雙碳’目標是一場廣泛而深刻的變革,也是一項長期任務,既要堅定不移,又要科學有序推進。”

      作為世界上最大的發展中國家,中國將用全球歷史上最短的時間實現從碳達峰到碳中和,事情的難度可想而知。

      實現“雙碳”目標,科技創新是關鍵引擎,今年兩會上,代表委員紛紛建言獻策,探討如何依靠科技實現碳達峰碳中和。

      盡快轉向技術進步主導的節能減排

      “雙碳”是近兩年的熱點話題。

      繼2021年之后,“雙碳”被再次寫入政府工作報告,提出要“有序推進碳達峰碳中和工作,落實碳達峰行動方案”。

      “出臺碳達峰行動方案,是2021年加強生態環境保護、促進可持續發展領域的可圈可點的工作,我國碳達峰碳中和工作開始步入有序推進的正軌。”全國政協委員、中科院地理科學與資源所研究員樊杰在學習了政府工作報告后說道,“增強碳達峰碳中和工作的核心,是要處理好發展和減排的關系。”

      今年的政府工作報告也提出,要推動能耗“雙控”向碳排放總量和強度“雙控”轉化,完善減污降碳激勵約束政策。

      樊杰指出,我國當前推進碳達峰碳中和工作的難點、也是工作重點之一,是如何提升技術進步對碳達峰碳中和工作的貢獻度。

      “通過技術進步提高全社會的節能降碳效率,通過新能源生產—儲存—輸送—消費等全流程的技術攻關優化我國能源生產和消費結構、建立固碳科技體系增強碳中和水平,促進我國在節能和減排的主要方式上,盡快從產業結構調整優化轉向技術進步主導的方式上,這對實現碳達峰碳中和目標具有重要意義。”樊杰說。

      重塑儲能側,構建新型電力系統

      北京冬奧會被視為技術進步主導節能減排的成功實踐。

      在北京賽區,北京冬奧會唯一新建的冰上體育場館是國家速滑館“冰絲帶”,除此之外的冰上比賽場館均由夏奧遺產變身而來。除了場館整體利用,場館內的改建也著重體現低碳環保。國家速滑館等4個冰上場館,在奧運歷史上首次使用最清潔、最低碳的二氧化碳制冷劑,不僅減少了傳統制冷劑對臭氧層的破壞,還大幅降低制冷系統能耗,與傳統制冷方式相比,可實現節能30%以上。

      張北的風點亮北京的燈、首次使用二氧化碳直冷制冰、奧運場館達到綠色建筑標準……全國人大代表、中國工程院院士王金南總結,“柔性直流輸電技術、被動式超低能耗建筑技術、低碳制冷技術、氫燃料電池車技術等先進技術,在確保冬奧設施高舒適性的同時,實現綠色低碳、安全高效。”

      通過技術創新,光伏發電成本已接近燃煤發電成本,但光伏、風電等新能源發電依然存在不穩定性、間斷性等問題。

      在全國政協委員、中國華能集團有限公司董事長舒印彪看來,儲能是構建新型電力系統的重要技術裝備,對提升電力系統彈性、促進新能源發展、助力實現“雙碳”目標具有重要意義。但電化學儲能作為新型儲能的主要形式,要實現規?;l展,安全性有待進一步提升,成本回收機制亟待建立。

      《2030年前碳達峰行動方案》要求,到2025年,新型儲能裝機容量將達3000萬千瓦以上。

      舒印彪建議,國家有關部門應指導企業、高校及科研院所組建電化學儲能技術“創新聯合體”,整合產學研用資源,加快突破高能量密度、高安全、低成本和長周期存儲等關鍵技術,完善電化學儲能技術標準體系等。

      目前,電化學儲能的主流是鋰電技術。全國人大代表、天能集團董事長張天任說,電化學儲能的技術路線還有很多,在考慮循環壽命、規?;?、安全性、經濟性和能效等指標的基礎上,鼓勵發展多種技術路線的儲能電池,特別是要鼓勵新型高能鉛炭電池的應用,打造更多安全高效儲能電站。

      加強材料創新、標準建設

      “新能源產業發展將帶動新能源材料需求增長。”全國人大代表、聯泓新科董事長鄭月明舉例說,光伏產業發展,帶動了對多晶硅、乙烯—醋酸乙烯共聚物(EVA)光伏膜等光伏材料需求的大幅增長;新能源汽車和儲能產業發展,帶動了對鋰電、氫能等新能源電池材料需求的快速增長。

      鄭月明同時建議,加大對可再生能源技術、材料、應用等方面的創新和攻關的支持力度,提高電網對可再生能源的消納和調控能力等。

      “加強碳達峰碳中和標準建設,有助于促進我國低碳技術及相關產業創新發展。”舒印彪建議,盡快補齊碳排放核算、報告、核查、披露、認證和標識等關鍵環節短板,加強碳排放基礎數據庫建設,推動核算方法與國際接軌,完善核算標準與核查機制,建立低碳產品全生命周期碳足跡標準和標識制度等。(記者 李 禾)

    評論

    用戶名:   匿名發表  
    密碼:  
    驗證碼:
    最新評論0

    相關閱讀

    科技創新助力減碳

    科技創新助力減碳

      我國是人口眾多的發展中國家,產業結構偏重,能源結構“富
    動態2022-03-11
    服務“雙碳” 多管齊下力促綠色金融大發展

    服務“雙碳” 多管齊下力促綠色金融大發展

      綠色低碳發展是經濟社會發展的主要方向。多位代表委員建議,加
    動態2022-03-11

    “碳”索之路,如何實現“先破后立”?

      “碳達峰、碳中和”已經連續兩年寫入政府工作報告
    動態2022-03-11

    “雙碳”行動有序推進 資本市場勇擔重任

      實現碳達峰碳中和,是中國對世界的莊嚴承諾,也是中國貫徹新發展
    動態2022-03-11

    綠色低碳,就是“彎道超車”的發展密碼

      昨天,全國政協十三屆五次會議第三場“委員通道”開
    動態2022-03-11
    【兩會】中國移動黨組書記、董事長楊杰:加快算力網絡創新發展,構筑國家競爭新優勢

    【兩會】中國移動黨組書記、董事長楊杰:加快算力網絡創新發展,構筑

      算力是繼熱力、電力之后新的關鍵生產力,已成為衡量一個國家數
    專家觀點2022-03-10
    全國人大代表,山東重工集團有限公司黨委書記、董事長譚旭光:海洋經濟是未來山東實現“雙碳”目標的重要組成部分

    全國人大代表,山東重工集團有限公司黨委書記、董事長譚旭光:海洋經

      在“雙碳”目標的格局下,全球正加速向清潔能源和新
    專訪2022-03-10
    【兩會】全國政協常委李家杰:大力發展智慧減碳技術,推動高耗能行業高質量綠色轉型

    【兩會】全國政協常委李家杰:大力發展智慧減碳技術,推動高耗能行業

      繼2021年之后,今年雙碳目標再次寫入政府工作報告,中國很多企業
    專訪2022-03-10
    【兩會】洪杰代表:完善“雙碳”相關制度標準 加快建材行業綠色低碳轉型

    【兩會】洪杰代表:完善“雙碳”相關制度標準 加快建材行業綠色低

      【編者按】今年是黨的二十大召開之年,是進入全面建設社會主義
    專訪2022-03-10

    【兩會】強化科技創新支撐 助力實現“雙碳”目標——訪全國政協

      今年政府工作報告提出“有序推進碳達峰碳中和工作&rdqu
    專訪2022-03-10
    人人超碰人人爱超碰国产|秘书高跟黑色丝袜国产91在线|国内少妇偷人精品免费|9久久无色码中文字幕

    <td id="4ea3t"><ruby id="4ea3t"></ruby></td>
  • <track id="4ea3t"><strike id="4ea3t"></strike></track>
    <p id="4ea3t"></p>
    <table id="4ea3t"><option id="4ea3t"></option></tab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