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d id="4ea3t"><ruby id="4ea3t"></ruby></td>
  • <track id="4ea3t"><strike id="4ea3t"></strike></track>
    <p id="4ea3t"></p>
    <table id="4ea3t"><option id="4ea3t"></option></table>
  • 當前位置: 首頁 > 碳中和 > 動態

    碳中和:限塑減塑絕不是“配角”

    中國環境報發布時間:2022-03-11 11:33:20  作者:王珊

      在剛剛落幕的全國兩會上,多位代表委員將目光投向塑料污染治理。

      全國政協委員、民盟中央常委萬捷帶來兩份關于治理塑料污染的提案,涉及完善一次性塑料制品使用和回收報告制度,以及從源頭上利用循環替代品減少塑料制品使用等。全國政協委員、中國科學院院士、清華大學教授李景虹也帶來了聚焦農膜殘留污染防治、廢塑料化學循環、城市塑料回收體系建設等提案。

      2月28日—3月2日,在肯尼亞首都內羅畢舉行的第五屆聯合國大會第二階段會議上,各國通過了一項旨在削減塑料污染的重要決議——《終止塑料污染決議(草案)》。

      2022年春,治理塑料污染議題在第五屆聯合國大會(UN BA5.2)和中國全國兩會上形成了共鳴。

      塑料簡史:它從何處來?

      時光倒流200年,你一定想不到,塑料的起源可以追溯到一個小小的臺球。

      19世紀,過度捕獵使得大象種群數量下降,臺球生產商開始尋找替代材料,并許以巨額獎勵。1863年,一位名叫約翰·韋斯利·海厄特的美國人接受挑戰,用5年時間發明了一種新材料,這就是賽璐珞——塑料的源頭。

      1909年,另一位美國人L.H.貝克蘭取得突破性進展,獲得第一個熱固性樹脂——酚醛樹脂的專利權,這是第一個完全合成的塑料,它的可燃性比賽璐珞弱得多,原材料也更易獲取。

      酚醛樹脂只是一個開始。

      20世紀20年代,研究人員發現了聚苯乙烯并將其商業化,這是一種泡沫狀塑料,用于絕緣。不久,柔軟又結實的聚氯乙烯面世。1933年,聚乙烯成為功能最多的塑料制品,我們生活中的購物袋、礦泉水瓶都由此而來。

      伴隨著材料大暴發的是新的加工技術。

      一種名為注射成型新技術的發明,使得熔融狀態下的塑料可以被注入任何形狀的模具,并在模具中快速變硬,這讓塑料的生產變得廉價、快速且大規?;?。

      最初,科學家們希望這種經濟實惠的材料能讓更多人用上原本負擔不起的商品。但事與愿違,塑料被推向了二戰戰場。

      二戰中,美國的塑料產量增加至原先的4倍,士兵們用上了塑膠雨衣、塑料頭盔襯里和堅韌尼龍制作的降落傘。二戰結束后,戰時塑料加工企業將目光對準了民用市場。

      塑料開始取代木材、玻璃、布料等,在家具、服裝、鞋子中遍地開花,制成的包裝材料也讓食品獲得了更長的保鮮期。塑料垃圾袋、可拉伸塑料薄膜、塑料瓶、塑料盒……僅僅幾十年時間,“塑料世紀”便開啟了,在擁有便捷與良好性價比的同時,也帶來了令全球關注的環境問題。

      碳排放貫穿塑料全部生命周期,需全鏈條綜合考量

      多數塑料來自于不可再生能源,并設計為一次性用品,降解期長達百年。“塑料世紀”來臨后,全球塑料材料(合成樹脂)的年產量從1950年的200萬噸增加到2020年的3.67億噸,預計到2050年將超過10億噸。根據聯合國環境規劃署(UNEP)的研究,全球僅14%的塑料在使用后被收集回收,沒有收集回收的塑料污染海洋,造成的損失約為750億美元。

      湖北省長江生態保護基金會常務副理事長王利民,講述了一段發生在今年春節的故事。

      正月初九,一位攝影志愿者在長江宜昌段拍到一頭江豚,江豚被塑料繩纏住了尾巴,活動非常困難,他馬上向協助巡護員報告,后者又通知了漁政部門。江豚得救后,一位巡護員抬起了鮮血淋漓的手。原來,為了盡快讓江豚恢復自由,他在割斷塑料繩時一著急把手割破了。

      “看得見的塑料繩能割斷,看不見的微塑料卻已經遍布整個水環境,極地、深海都有微塑料的痕跡,生態風險非常高。證據表明,微塑料在魚體內富集以及聯合傳帶的毒性效應,對魚類的健康會帶來負面影響,甚至會造成種群生態的風險,需要引起高度重視。”王利民說。

      塑料污染不僅在于微塑料等物質對生態系統的破壞。北京大學能源研究院氣候變化與能源轉型項目(CCETP)主任鄭平表示,作為重要的石化產品,塑料的碳排放跨越其全部生命周期,其碳排放占全球總排放約3.8%,加速了全球變暖進程。

      數據顯示,每千克塑料從原材料生產到聚合形成樹脂顆粒,共釋放2.3千克的二氧化碳。根據中國石油消費總量控制和政策研究項目初步統計,“如果按照目前的模式發展,到2050年,僅塑料產生的二氧化碳就將達約13億—14億噸。因此,為實現碳達峰、碳中和目標,調整優化化石及塑料生產行業規??滩蝗菥?。”鄭平認為。

      事實上,我國一直積極應對塑料污染問題。

      1991年,我國發布第一個限制塑料制品使用的政策——《淘汰落后生產能力、工藝和產品的目錄(第一批)》;2007年12月出臺 “限塑令”,即《關于限制生產銷售使用塑料購物袋的通知》;2009年9月開始實施《中華人民共和國循環經濟促進法》;2020年1月頒布《關于進一步加強塑料污染治理的意見》;2021年9月,印發《“十四五”塑料污染治理行動方案》(以下簡稱《方案》)。

      這些努力取得了很大成效,但困難依然存在,如塑料產品類型多、產品鏈長而復雜、從資源采掘到后處理涉及產業部門眾多等。

      相關專家表示,應對和消除塑料污染,需要從全產業鏈綜合考慮,以預防為主,系統性削減污染。天津市西青區零萌公益發展中心副主任岳彩絢認為,從政策上,應由材質替代思路轉向源頭減量、系統替代和總量控制,并且設置評估機制,保障實施。在監督匯報機制方面,設置匯報機制,收集一次性用品的使用數據,評估最終減量效果。

      各方行動:每一份努力能推動改變什么?

      UNEP駐華代表涂瑞和指出,《終止塑料污染決議(草案)》具有歷史意義。根據決議要求,2022年下半年UNEP要協調組成政府間談判委員會,并在2024年之前為控制塑料污染達成一項具有法律約束力的國際協定,這將是繼《關于汞的水俁公約》之后,另一項具有里程碑意義的環境協定。

      政府間以條文的形式對塑料污染形成上層約束,而最終的推動還需要每一位普通人的參與。

      綠色創新發展中心無廢城市項目經理陳思敏告訴記者,公眾對于塑料污染的認識更多停留在塑料焚燒導致空氣污染,進而對人體造成傷害。“我們一直在思考,如何把公眾減塑意識轉變成為實實在在的生活行為。”

      “我們通過與社區合作舉辦禁塑未來青少年藝術行動、慢跑加撿拾塑料垃圾活動以及環保集市、社區減塑杯展覽等活動,發現公眾對于自身參與減塑的重要性認識有所提升。下一步,我們希望結合不同的生活場景,例如居家、旅行、工作、學校等,提出一個非常明確的減塑行動清單,讓公眾可以簡單輕松地減少塑料廢棄物的產生。”陳思敏說。

      和公眾聯系密切的另一領域——外賣行業的塑料垃圾管控也有所進展。外賣下單時,多了一個“無需餐具”的選項。

      在生物可降解塑料目前尚存一定爭議的情況下,《方案》將塑料源頭減量作為工作重點之一,電子商務和快遞包裝以及機關場所采購,將是未來5年“減塑”的重點領域。不過,在廣東省深圳市零廢棄環保公益事業發展中心塑料議題項目主任牟曉寧看來,目前電商領域仍存在監管盲區,仍有電商在銷售已經明令禁止產銷的一次性塑料制品,包括發泡餐具、塑料棉簽等。

      “電商平臺不應該成為塑料污染防治的盲區,應管控電商經營者違規銷售一次性塑料制品的行為,明確強調電商平臺對塑料產品的資質審核、商品審核義務和上報責任。”牟曉寧說。

      近日,北京大學能源研究院氣候變化與能源轉型項目(CCETP)聯合多家民間機構共同發起了“積極行動 清除塑料污染”倡議,這是我國民間機構對于全社會共同行動、消除塑料污染的最新呼吁。

      塑料治理工作需要全社會共同參與,在已有工作成績的基礎上,總結經驗教訓,聯合企業、民間組織、智庫和公眾,積極響應政府號召,推動塑料污染治理工作進入一個新階段。(王珊)

    評論

    用戶名:   匿名發表  
    密碼:  
    驗證碼:
    最新評論0

    相關閱讀

    大唐先一科技公司承接的碳中和項目正式啟動

      中國電力網訊 日前,海南大唐先一科技有限公司承接的碳中和目
    動態2022-03-10

    騰訊宣布“凈零行動”:數字科技企業助力實現碳中和

    作為首批啟動碳中和規劃的數字科技企業之一,騰訊落實碳中和目標行動的意義不僅在于自身的節能降碳,更重要的是以碳中和為契機,推動低碳科技研發和應用創新,并與消費互聯網、產業互聯網融合創新,不斷普及低碳生活方式,促進傳
    國內新聞2022-03-10

    推廣應用甲醇汽車助力交通領域碳中和

    ——訪全國人大代表、吉利控股集團董事長李書福 □ 本報記者 焦紅霞 我國甲醇汽車的發展已經有40余年的歷史。作為低碳、含氧燃料,甲醇具有燃燒高效、排放清潔、可再生綠色屬性等特點,且常溫常壓下為液態,儲、
    國內新聞2022-03-10

    推廣應用甲醇汽車助力交通領域碳中和

    ——訪全國人大代表、吉利控股集團董事長李書福 □ 本報記者 焦紅霞 我國甲醇汽車的發展已經有40余年的歷史。作為低碳、含氧燃料,甲醇具有燃燒高效、排放清潔、可再生綠色屬性等特點,且常溫常壓下為液態,儲、
    動態2022-03-10

    【兩會】中國科學院科技戰略咨詢研究院副院長王毅:有序推進碳達峰

      實現碳達峰碳中和目標是一場廣泛而深刻的變革,是貫徹新發展理
    言論觀點2022-03-09

    【兩會】中國科學院科技戰略咨詢研究院副院長王毅:有序推進碳達峰

      實現碳達峰碳中和目標是一場廣泛而深刻的變革,是貫徹新發展理
    專訪2022-03-09
    歐陽明高:從有序充電到消納綠電,V2G技術應更有作為

    歐陽明高:從有序充電到消納綠電,V2G技術應更有作為

      2022年的政府工作報告就“有序推進碳達峰碳中和工作&rd
    專家觀點2022-03-09
    歐陽明高:從有序充電到消納綠電,V2G技術應更有作為

    歐陽明高:從有序充電到消納綠電,V2G技術應更有作為

      2022年的政府工作報告就“有序推進碳達峰碳中和工作&rd
    專訪2022-03-09

    “碳中和”智慧城市群課題成果圓滿收官

    近日,公司聯合中國水力發電工程學會、中國電機工程學會承接的中國科技協會立項課題《可再生能源與負(零)碳技術融合打造低碳經濟核心的“碳中和”大型智慧城市群規劃建設研究(以粵港澳大灣區城市群為例)》(簡稱課題)完成研
    電力朋友圈2022-03-09

    “碳中和”智慧城市群課題成果圓滿收官

    近日,公司聯合中國水力發電工程學會、中國電機工程學會承接的中國科技協會立項課題《可再生能源與負(零)碳技術融合打造低碳經濟核心的“碳中和”大型智慧城市群規劃建設研究(以粵港澳大灣區城市群為例)》(簡稱課題)完成研
    專訪2022-03-09
    人人超碰人人爱超碰国产|秘书高跟黑色丝袜国产91在线|国内少妇偷人精品免费|9久久无色码中文字幕

    <td id="4ea3t"><ruby id="4ea3t"></ruby></td>
  • <track id="4ea3t"><strike id="4ea3t"></strike></track>
    <p id="4ea3t"></p>
    <table id="4ea3t"><option id="4ea3t"></option></tab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