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d id="4ea3t"><ruby id="4ea3t"></ruby></td>
  • <track id="4ea3t"><strike id="4ea3t"></strike></track>
    <p id="4ea3t"></p>
    <table id="4ea3t"><option id="4ea3t"></option></table>
  • 當前位置: 首頁 > 碳中和 > 動態

    實現碳中和并不輕松 關鍵是科技創新

    科技日報發布時間:2021-09-06 10:09:42  作者:陸成寬

      碳中和國際合作發展論壇、碳中和綠色技術服務展區、碳中和與交通運輸可持續發展論壇……談到2021年中國國際服務貿易交易會(以下簡稱服貿會),碳中和是一個繞不開的熱門話題。

      9月5日,在服貿會舉行的2021中國碳中和發展論壇上,與會專家深入解讀了我國實現碳中和面臨的挑戰、碳減排的路徑選擇以及可能帶來的變革。

      碳中和絕不是輕輕松松就能實現的

      截至2020年底,全球已有100多個國家或地區作出了碳中和承諾。目前,英國、日本、墨西哥、歐盟、韓國、菲律賓等國家和地區通過了應對氣候變化的專項法律。

      我國也向世界作出莊嚴承諾:力爭于2030年前二氧化碳排放達到峰值、2060年前實現碳中和。“這是一場廣泛而深刻的經濟社會系統性變革,絕不是輕輕松松就能實現的。”中國工程院院士、清華大學環境學院教授賀克斌說。

      在賀克斌看來,碳中和與生態文明建設、美麗中國建設密切相關。“碳中和目標與空氣質量目標具有高度一致性,低碳能源轉型對中國空氣質量長期持續改善起到決定性作用。”賀克斌說,據測算,碳中和情景下,能源轉型對2060年中國PM2.5濃度改善的貢獻可達到75%左右;在全球溫控1.5攝氏度情景下這一貢獻將進一步提升到80%左右。

      考慮到現階段的國情,賀克斌指出,我國實現碳中和面臨巨大挑戰。

      “首先是我國的高碳能源結構,2019年主要國家的能源結構中,化石能源占比50%—85%,我國約為85%,但歐美國家化石能源中煤炭占比僅為3%—17%,我國卻高達57%;二是我國的高碳產業結構,在全球產業鏈分工里,水泥、鋼鐵、石化這樣高耗能的工業,在我們整個產業中的比例還比較高,實現碳中和,煤電二氧化碳排放要基本清零,非化石能源發電要達80%以上,低碳轉型非常艱難。”賀克斌說。

      同時,我國是世界上最大的發展中國家,還在中高速發展階段,工業化、城鎮化仍在推進之中。在這個過程中,減碳也不是可以輕松實現的。

      此外,“我國承諾實現從碳達峰到碳中和的時間,遠遠短于發達國家所用時間。實現碳達峰、碳中和時間短、任務重,挑戰非常大。”賀克斌直言。

      “五碳并舉”攻克難關 實現碳中和

      那么,我們未來該怎么逐步完成碳中和任務呢?

      賀克斌表示,我們可以通過“五碳并舉”來攻克難關。“首先,資源增效減碳,達到同樣的經濟目標,但將能源需求降到最低,當前消費水平下,能耗每降1%,可減排1億多噸二氧化碳;其次,能源結構降碳,大幅提升非化石能源比例,我們要重新認識我國的能源資源稟賦,只講‘富煤’‘缺油’‘少氣’不能全面準確表述我國能源資源稟賦,豐富的可再生能源資源是我國能源資源稟賦的重要組成部分。”賀克斌指出。

      同時,我們要利用地質空間存碳,通過碳捕集利用和封存(CCUS技術)來解決一部分二氧化碳。

      “生態系統固碳也是實現碳中和的重要路徑,通過各種生態建設手段,增強生態系統的碳匯能力。”賀克斌說,此外,市場機制融碳也可以發揮重要作用,碳市場會通過市場機制來推動各類技術更合理有效地應用。

      賀克斌表示,“五碳并舉”實現碳中和將帶來政府行為、企業行為和個人行為的重大變化,這場經濟社會系統性變革涉及觀念重塑、價值重估和產業重構,會帶來廣泛影響。

      減碳控溫事關人類命運。從具體路徑來看,中國綠色租賃發展共同體主席張利鈞認為,應堅持“3+3”的模式,即堅持集中發電端、增加新能源的消費端和固碳三端發力,統籌政府、民眾和企業三方參與。

      中節能生態產品發展研究中心有限公司黨委書記、執行董事霍中和表示,實現雙碳目標需要產業界和社會各界的協同行動,在產業鏈科學創新方面進行更大力度的協同創新。

      “實現碳中和的關鍵是科技創新,將推動社會經濟發展從資源依賴型走向技術依賴型。”賀克斌指出。

      國際能源署(IEA)今年發布的《2050年凈零排放:全球能源行業路線圖》指出,2050年實現凈零排放的關鍵技術中,50%目前尚未成熟。賀克斌說,這就需要對可再生能源發電、儲能技術,與之匹配的技術等加大研發力度,形成國際競爭力。(陸成寬)

    評論

    用戶名:   匿名發表  
    密碼:  
    驗證碼:
    最新評論0

    相關閱讀

    “雙碳”目標下的綠色轉型路

    通過產業零碳化推進節能減排和能源結構優化調整,做到經濟發展與生態環境保護齊頭并進,是實現中國“雙碳”目標的必然要求。新能源、新材料、新技術將為中國產業帶來前所未有的綠色變革,助力傳統產業在基礎設施、生產制造、供應鏈、循環利用等多個環節、多個場景的減碳,也為戰略性新興產業孕育了巨大商機。
    動態2021-09-06

    警惕“減碳”跑偏 下好全國一盤棋須有規可依

    中國提出了“二氧化碳排放力爭于2030年前達到峰值,努力爭取2060年前實現碳中和”的莊嚴承諾。為了如期實現這一目標,“碳達峰、碳中和”被納入生態文明建設整體布局。
    深度閱讀2021-09-03

    “雙碳”目標下 棄煤不能一刀切

    今年以來,在減碳任務壓力下,各地加大了關停煤電機組的力度,部分地區出現“一刀切”的情況,快節奏地直接關停大批煤電,有的地區甚至提出了關停全部煤電機組的時間表。疊加二季度市場電煤價格迅速攀升,不少煤電企業陷入經營困難,同時也引發了局部區域用電緊張的局面,給電網安全帶來挑戰。
    深度閱讀2021-09-03

    “雙碳”目標下 棄煤不能一刀切

    今年以來,在減碳任務壓力下,各地加大了關停煤電機組的力度,部分地區出現“一刀切”的情況,快節奏地直接關停大批煤電,有的地區甚至提出了關停全部煤電機組的時間表。疊加二季度市場電煤價格迅速攀升,不少煤電企業陷入經營困難,同時也引發了局部區域用電緊張的局面,給電網安全帶來挑戰。
    動態2021-09-03

    碳達峰碳中和目標倒逼煤企主動發展新能源

    核心閱讀礦區有大量的土地、風、光等其他資源,具有發展新能源的先天優勢,可以充分將煤礦區建設成為地面-井下一體化的風、光、電、熱、氣多元協同的清潔能源基地。但從煤炭產業到新能源業務,實際是從資源依賴型產業向技
    動態2021-09-02

    碳達峰碳中和目標倒逼煤企主動發展新能源

    核心閱讀礦區有大量的土地、風、光等其他資源,具有發展新能源的先天優勢,可以充分將煤礦區建設成為地面-井下一體化的風、光、電、熱、氣多元協同的清潔能源基地。但從煤炭產業到新能源業務,實際是從資源依賴型產業向技
    焦點頭條2021-09-02

    警惕“減碳”跑偏 下好全國一盤棋須有規可依

    此前,中國提出了“二氧化碳排放力爭于2030年前達到峰值,努力爭取2060年前實現碳中和”的莊嚴承諾。為了如期實現這一目標,“碳達峰、碳中和”被納入生態文明建設整體布局。
    動態2021-09-02

    我國首個碳封存項目正式啟動

    中國海油8月30日宣布,我國首個海上二氧化碳封存示范工程在南海珠江口盆地正式啟動,將海上油田開發伴生二氧化碳永久封存于800米深海底儲層,每年封存約30萬噸、總計超146萬噸。這是我國海洋油氣開發綠色低碳轉型的重要一步,為國家“碳達峰、碳中和”目標的實現探出了一條新路。
    動態2021-09-01

    南方電網公司成功發行全國首只公募碳中和資產支持商業票據

      南網報訊 8月31日,“南網融資租賃公司2021年度融資租賃第一期綠色資產支持商業票據(ABCP)”成功發行。發行規模16億元,票面利率2.58%。該債券系全國首只公募碳中和資產支持商業票據,也是南網融資租賃公司首次在公開
    動態2021-09-01

    南方電網公司成功發行全國首只公募碳中和資產支持商業票據

      南網報訊 8月31日,“南網融資租賃公司2021年度融資租賃第一期綠色資產支持商業票據(ABCP)”成功發行。發行規模16億元,票面利率2.58%。該債券系全國首只公募碳中和資產支持商業票據,也是南網融資租賃公司首次在公開
    焦點頭條2021-09-01
    人人超碰人人爱超碰国产|秘书高跟黑色丝袜国产91在线|国内少妇偷人精品免费|9久久无色码中文字幕

    <td id="4ea3t"><ruby id="4ea3t"></ruby></td>
  • <track id="4ea3t"><strike id="4ea3t"></strike></track>
    <p id="4ea3t"></p>
    <table id="4ea3t"><option id="4ea3t"></option></tab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