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d id="4ea3t"><ruby id="4ea3t"></ruby></td>
  • <track id="4ea3t"><strike id="4ea3t"></strike></track>
    <p id="4ea3t"></p>
    <table id="4ea3t"><option id="4ea3t"></option></table>
  • 當前位置: 首頁 > 氫能 > 動態

    氫能產業亟待全鏈條技術突破

    中工網發布時間:2023-05-15 14:11:19  作者:暴媛媛

      2023年中國品牌日活動近日在上海世博展覽館拉開序幕,中車長春軌道客車股份有限公司研制的全球首列氫能源市域列車亮相。該列車為4輛編組,最高時速160公里,內置“氫能動力”系統,續航可達600公里。

      氫能是一種清潔、零碳的可再生能源,具有能量密度大、獲取方式多樣、制取和使用過程清潔等特點,已被不少國家視為能源轉型的關鍵一環。近年來,氫能產業發展不斷提速,尤其是氫燃料電池產業,從產業規模到成本成效都實現了顯著提升。

      但也要看到,目前氫能產業發展尚處于初期階段,包括使用安全、行業標準、研發制造成本等在內的諸多問題正在對氫能高質量發展形成制約。首先,前沿核心技術受限是面臨的突出問題。尤其是前沿核心技術和關鍵材料方面,國內氫能發展與世界先進水平仍有差距,目前仍或多或少面臨“卡脖子”的技術難題。整體來看,氫能的制取、儲運等關鍵技術和核心部件尚未完全實現國產化。其次,基礎設施配套不足制約了市場應用。氫能產業發展對基礎設施要求較高,盡管加氫站數量逐年增長,但因缺乏完善的建設體系標準,企業投資建設積極性不高。再次,制氫、儲氫成本較高影響開發積極性。目前我國最主要的制氫方法為煤制氫,成本投入高昂,利潤空間不大,企業制氫動力不足。在氫能源產業市場份額不高的前提下,儲氫和用氫成本較高成為現實問題。

      中車長客股份公司新技術研究部新型能源研究室新型能源專業主管孫士杰表示,我國氫能產業處于起步階段,相關標準體系建設有待進一步完善。應對標國際標準,完善標準體系建設,規范氫能制、輸、儲、加、用全環節,提高產業準入門檻,確保氫能安全、高效應用。

      氫能實現產業化發展的關鍵,在于全產業鏈各個環節的技術突破。專家表示,應加強對技術研發的支持,鼓勵和吸引企業積極開展創新,重點發力基礎研究,為核心技術突破和關鍵材料研發打好基礎,實現燃料電池、儲氫系統、氫燃料、電解槽和配套設施的降本增效。同時,可組建企業創新聯合體,推動全社會研發力量開展科技攻關,加快突破技術短板。長期來看,電解水制氫特別是利用可再生能源電解水制氫是行業發展大趨勢,可通過合作資助、聯合研發、應用示范等形式參與國內外相關項目,為大規模、商業化電解水制氫提供基礎研究支撐。

      2022年3月,《氫能產業發展中長期規劃(2021—2035年)》發布。規劃明確了氫能和氫能產業的戰略定位:氫能是未來國家能源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用能終端實現綠色低碳轉型的重要載體,氫能產業是戰略性新興產業和未來產業重點發展方向。孫士杰建議,加快推進氫氣存儲、運輸網絡渠道建設,加快推進加氫站建設。繼續做好全國加氫基礎設施網絡規劃、加氫站建設及經營工作,對加氫基礎設施在融資、采購、運營及后期市場競爭的資產分配方案出臺詳細規劃,盡快形成以市場為主導的氫能基礎設施產業發展模式。同時,鼓勵綠色出行,大力推動氫能源汽車、氫能源軌道交通發展,充分挖掘用戶側消納能力,帶動氫能產業發展。(中工網 記者 暴媛媛)




    評論

    用戶名:   匿名發表  
    密碼:  
    驗證碼:
    最新評論0
    人人超碰人人爱超碰国产|秘书高跟黑色丝袜国产91在线|国内少妇偷人精品免费|9久久无色码中文字幕

    <td id="4ea3t"><ruby id="4ea3t"></ruby></td>
  • <track id="4ea3t"><strike id="4ea3t"></strike></track>
    <p id="4ea3t"></p>
    <table id="4ea3t"><option id="4ea3t"></option></tab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