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中國氫能聯盟聯席理事長單位中國石油化工集團有限公司(以下簡稱“中國石化”)在北京、呼和浩特、鄂爾多斯三地舉行啟動儀式,宣布中國石化內蒙古鄂爾多斯風光融合綠氫示范項目正式啟動開工。項目電解水制氫產能3萬噸/年,為目前全球最大綠氫耦合煤化工項目。
該項目為2021年中國石化啟動建設新疆庫車綠氫示范工程之后,又一個大型綠氫示范項目,由中國石化子公司中國石化集團新星石油有限責任公司負責實施,利用鄂爾多斯地區豐富的太陽能和風能資源發電直接制綠氫,就近用于中天合創鄂爾多斯煤炭深加工示范項目降碳減碳。項目總投資約57億元,包括風能及光伏發電、輸變電、電解水制氫、儲氫、輸氫五部分,其中風力發電裝機容量和光伏發電裝機容量分別為450兆瓦和270兆瓦,電解水制氫能力3萬噸/年,儲氫能力28.8萬標立方。項目投產后,預計可減少二氧化碳排放143萬噸/年。
作為中國石化首個集風能、光伏發電于一體的綠氫生產-利用全流程項目,突破性地解決了可再生波動電源條件下制氫的多項技術難題:
采用先進的風光發電和電解水制氫技術,依托中國石化工程建設公司自主開發的綠電制氫配置優化軟件等,形成成套綠電制綠氫技術,解決風電、光伏發電等新能源發電直接制氫的產氫波動性和下游化工企業用氫需求穩定性之間的矛盾,并達到整體制氫成本最低。
適應復雜工況的電解制氫系統配置優化與過程控制技術,使風光發電功率與制氫設備負荷同步均衡荷載,在確保設備安全可靠的同時,提升系統效率,對推動風光資源優勢省份實現風光電的穩定消納具有重要意義。
綠氫煉化是氫能產業實現規?;瘧玫闹匾獔鼍爸?,也是中國石化氫能戰略兩大核心方向之一。2022年9月,中國石化發布實施氫能中長期發展戰略,提出按照“加氫引領、綠氫示范、雙輪驅動、助力減碳”的思路,以打造規模最大、科技領先、管理一流的“中國第一氫能公司”為目標,圍繞氫能交通、綠氫煉化兩大領域積極推進產業示范。提出力爭在高性能燃料電池催化等材料、質子交換膜電解水制氫關鍵設備國產化等領域實現更大突破,大力發展可再生電力制氫,逐步在煉化領域替代化石原料制氫。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