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電力網訊(通訊員:王龍)芒種過后,氣溫升高,光照時間變長。國網旬邑供電公司通過數據微應用“電力生產明細-分布式電源”對全縣23座光伏扶貧電站進行巡查,發現馬坊村、陽坡頭、恒安州、葛村等光伏扶貧電站的發電量遠低于平均水平。
旬邑地處渭北丘陵溝壑區,常年刮有大風,沙塵易附著光伏面板,由于缺乏智能高效運維手段,導致光伏電站安全運行風險加劇、百姓收入受損。 面對鄉村分布式光伏運維難題,6月15日,國網旬邑縣供電公司組織共產黨員服務隊,使用光伏清掃機器人,在不損傷光伏面板的前提下進行有效清潔,延長光伏組件使用壽命,提升發電量,增加百姓收入。
據悉,2018年以來,旬邑縣將光伏扶貧項目作為重要扶貧舉措,在全縣23個貧困村建設了聯村光伏扶貧電站23座,總容量8.718兆瓦,光伏電站的運行惠及群眾1000余戶,累計節約標準煤約50000噸,有效減排二氧化碳、二氧化硫、氮氧化物的排放量,具有顯著的節能、環保和社會效益,對拉動地方經濟發展,助推鄉村振興具有積極作用。
產業發展,電力先行。國網旬邑縣供電公司始終把“不斷滿足人民群眾追求美好生活的用電需要”作為工作的出發點和落腳點,發揮電力行業特色和專業優勢,為農業高質量發展、農民增產增收、鄉村產業振興當好電力先行官,為實現農業強、村莊美、農民富的鄉村振興、共同富裕圖景添足馬力。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