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電力網訊 5月28日,呼和浩特供電公司配電帶電作業處圓滿完成支援阿拉善保電任務,該處黨支部在黨員先鋒隊中選派的5名技術人員和一臺中壓發電車順利返回駐地。
此次保電工作按照內蒙古電力公司統一安排,為配合完成國內首例純新能源黑啟動試驗,該處采用10千伏中壓發電車轉供電方式,實現工程攻堅和供電保障“兩不誤”,此次作業圓滿完成標志著呼和浩特供電公司首次應用中壓發電車“零停”作業,進一步推動可靠供電和優質服務“雙提升”。
5月26日作業當日,中壓移動發電車和絕緣斗臂車到達保電現場。在準備階段,5名帶電作業人員在絕緣墊上敷設柔性電纜,并進行試驗和逐相充分放電,然后核定中壓發電車和供電主網的相序。06時03分,在做好各項檢查工作后,調度人員下達操作指令,作業人員迅速完成主網停電任務和電纜接引工作,隨后中壓發電車啟動運行,“移花接木”順利并網供電。此后,每半小時檢查登記發電車溫度、冷卻液液位、發電機油位,確保發電車正常運行。19時16分,經過13個小時的不停電作業,現場恢復主網供電,10千伏中壓發電車退出運行。至此,當日作業內容全部完成。
一名黨員,一面旗幟。在為期6天的電力保障關鍵時刻,5名黨員沖在前、干在先,在黨旗指引下,發揚“特別負責任、特別能戰斗、特別能吃苦、特別能奉獻”的電力特種兵精神,克服酷暑,奮力拼搏,用實際行動踐行“人民電業為人民”的服務宗旨,圓滿完成保電任務。保電期間,發電車運行時長累計13.22小時,共發電量2957.5千瓦時,相當于近300戶普通居民家庭的用電負荷。
接下來,呼和浩特供電公司配電帶電作業處黨支部將認真貫徹集團公司“1469”中長期發展戰略,積極探索不停電作業的新思路和新方法,通過配置先進裝備和提升技術水平,逐步從帶電檢修模式向綜合不停電檢修模式轉變,提升配網供電可靠性,力爭實現“線路零停電、客戶零感知、負荷零損失”,為集團公司加快建設世界一流現代化能源服務企業作出新的更大貢獻,為地方經濟發展提供堅強的電力保障。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