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電力網訊 “采集裝置安裝完畢,平臺數據接入成功,連發五金可進行獨立計量。”11月2日上午,國網余姚市供電公司順利完成連發五金制品有限公司的采集裝置安裝工作,這也是該公司積極推進“智慧甬鏈”平臺建設的一個場景。
為推動產業數據與能源數據深度融合,助力經濟領域整體智治工作,國網寧波供電公司從“政府視角”出發,在寧波范圍內開展產業鏈預警機制建設,創新打造“智慧甬鏈”多跨場景應用,全面接入轄區內規上工業企業用電數據,推動能源要素深度嵌入經濟社會數字體系,更好服務政府能源智治。
自2013年浙江啟動“小升規”行動以來,余姚地區規上企業隊伍不斷壯大,截至目前全市共有1479家,且僅2021年余姚規上工業企業研發費用就達77.5億元,在產業驅動力方面也是可圈可點,基于此,“智慧甬鏈”多跨場景應用選擇在余姚試點開展。
試點工作推進中,發現由于部分企業“戶企”不一致,導致無法獨立計量來讀取數據,為此,國網余姚市供電公司全面排查梳理余姚全市規上工業企業,通過戶號系統比對、人工核實比對以及現場核查,共有122家企業為與多家企業共用同一戶名的合租企業。
“通過在規上工業企業電表側低壓側安裝數據采集器,對企業用電數據進行每日采集、自動傳輸,再通過平臺進行分析研判。”國網寧波供電公司營銷部專職許巍介紹道,“智慧甬鏈”可實現惡劣氣候、節假日、疫情等多跨場景下企業生產影響分析,為政府、企業提供精準的能源數據支撐。
在政府側,通過精準掌握全產業鏈運行態勢,構建短期和中長期的產業鏈智能化預警調節機制,切實防范化解產業鏈斷鏈斷供風險;在企業側,通過產業鏈供應鏈上下游分析,幫助企業提升市場預判能力、經營決策能力、能效和碳賬戶管理能力。
據悉,連發五金制品有限公司位于余姚市梨洲街道,該企業由于廠區為租賃,無法獨立計量,企業日常用電數據獲取十分不便。“這真是太有必要了,安裝一個采集器,不但可以直接了解到自己公司的實時用電數據,還能知道我們在生產、辦公過程中的一些用電問題!”企業負責人如是說。
下一步,國網余姚市供電公司將繼續推動“智慧甬鏈”業務平臺上線工作,獨立開戶企業的用電數據梳理與接入工作,爭取在年底前完成轉供電規上工業企業分路采集終端安裝,有效助力政府推進暢循環穩工業和穩企業強主體行動。(苗云夢 余夢婷)
評論